- 来自
- 广东
- 精华
- 2
贵宾
独钓寒江雪
   
- 积分
- 5417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
首付高达7成 交房时涨价 办房产证卡住了
金湖大道经济适用房 2010年第一份购房合同 房价1500元 2011年签订协议书,房价上涨成1700元㎡ 为何经济适用房首付高达70%?到期未交房应赔付的违约金去哪里了?签完购房合同后怎么又涨房价?入住后房产证多交4%的契税迟迟办不下来?
近日,家住大冶金湖大道迎湖花园小区的居民联名向本报求助称:他们好不容易凑钱买的经济适用房,遇到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一周来,记者走访了大冶市房地产管理局、房地产公司、住房保障局、地税局、民政局、低保局、社区居委会及该小区物业管理处,试图解开这一谜团。
多方求助无果 联名求助本报
21日上午,记者接到家住大冶金湖大道迎湖花园小区居民张长胜(化名)的求助电话,“我们实在走投无路了,求求咱们大冶本地媒体帮帮我们!”当天,记者又接到该小区其他多位居民求助电话。
据张长胜介绍,两年来,他和小区其他居民先后求助了多家媒体,均遭到婉拒。“我这次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给你打的电话,如果也遭拒的话,那我只好带着全家睡大街了!”
张长胜,大冶刘仁八镇人,目前在大冶城区经营一家小餐馆,月收入千余元。他家共有10口人,原先居住在单位40㎡的福利房内。2009年10月,大冶市在金湖大道启动经济适用房建设项目。符合申请条件的张长胜,获得购买资格。据了解,张长胜购买的这套房子面积共80多平方米,原定价每平方米1500元,总房价13万余元,签购房合同时却被告知要求首付70%。
“买商品房也用不着这么高的首付啊!”如此高额首付,不仅难倒了张长胜,也同样难倒了小区内其他低收入家庭。“如果我们能支付得起70%的首付,那何不去购买地段好、面积大的商品房?”
首付凑齐了 房价却涨了
无奈之下,张长胜只得四处借钱,终于凑齐了9万多元的首付款。2011年5月1日,交房的日子,张长胜和家人乐坏了。结果,没想到房子没见到,反而被告知房价涨了。在原先每平方米1500元的基础上,每平方米又多加了200元,变成了每平方米1700元。
“到期没交房,反而还涨价?”张长胜气不打一处来。记者在购房合同上看到,逾期不超过60日之内,从5月2日起至实际交房日止,出卖人须按日向买受人支付已交房价款万分之五的违约金。
事实上,张长胜是到2011年11月才领到房屋钥匙的。
“违约金的问题我们和住户早就协商妥了。我们没有涨价,你拿合同来证明,我们不可能卖每平方米1700元!”面对记者的追问,经济适用房出卖方大冶市房地产公司的余(音)姓经理反问道。
然而,多位居民提供的该公司在2011年7月份与他们重新签订的协议书和第二份购房合同上显示,房价那栏的确写着每平方米1700元,比原先每平方米1500涨了200元。如张长胜购买的房子原先总价13万余元,涨价后近15万元。
二套房需交4%契税 房产证卡住了
几经波折,终于能够入住迎湖花园,谁料房产证又卡住了。
张长胜告诉记者,由于自己原先单位发了福利房,后购买的这套经济适用房就成了二套房,需交4%的契税,否则房产证办理不下来。
记者不由得疑惑,既然张长胜已有一套住房,为何还能申请经济适用房?大冶市低保局汪姓科长表示,经济适用房主要针对城区低收入家庭。只要家庭成员中至少有1人为本市城区常住户口且在城区连续居住3年以上,家庭成员之间有法定的赡养、抚养或抚养关系;无住房或现住房建筑面积低于本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的60%;符合市民政部门确定的低收入家庭标准便可申请。
张长胜一家10口人,原先住房面积40㎡,人均4㎡;月收入千余元,人均收入100余元,且持有低保户证明,完全符合申请条件。
经济适用房本是让利于低收入家庭,哪料购买居民却遭遇重重困境。“那能不能减免相关契税呢?”大冶市地税局办公室主任戴建平解释说:住房面积140平方米、不是唯一一套房(二套、三套等)的,需交4%的契税。
“房屋交易契税是由省级部门决定的,地方市级部门无权更改。”戴建平表示,像张长胜有两套房这样的情况,就算是低收入家庭,也得按政策规定交4%的契税。
经济适用房闹心 公租房浮出水面
除了上述需揭开的谜团外,经济适用房的住户们还得烦恼今后的生活。
“我们购买的经济适用房在金湖大道上,但我个人开的小餐馆却在墈头附近。”如此一来,每天交通费就得花费不少,张长胜苦恼道。另外,小区内配套设施缺乏、且离超市、菜场等生活区域较远。
“综合居住成本低!”相对于经济适用房,更多低收入家庭还是偏向于廉租房和公租房。“廉租房每月租金低,公租房也只需支付月租就能入住。”大冶市房管部门负责人介绍说。
近年来,大冶市已陆续开建各类保障性住房,如2011年全市最大的公租房项目—大冶经济开发区团垴1600套公租房。此外,大冶市住房保障局还将继续加大住房租赁补贴发放范围,确保大冶市低收入家庭尽快尽早解决住房困难问题,改善民生。
记者 郭晓丹 文 胡琪 殷乐源 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