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时岁节令的“上元节”、“中元节”和“下元节” . 中国岁时节令有所谓“三元”,指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和十月十五“下元”。上元也就是天官大帝诞辰,唐代以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称上元、中元、下元:上元祭天官,中元祭地官,下元祭水官,各地奉祀三官大帝的寺庙都会举办盛大的庆贺活动。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和“下元节”。 上元节---正月十五 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中元节---七月十五
中元节定于农历七月十五,俗称七月半。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按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系中国民间最大的鬼节。 下元节---十月十五
农历十月十五,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下元节,亦称“下元日”、“下元”。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 信则有不信则无,“鬼节”里不可不知的禁忌:
1.八字轻的人在“鬼节”千万不要夜游,以免自找麻烦。
2.祭品为祭祀之用,未经被祭祀之人同意擅自吃掉,则会为自身招来厄运。
3.午夜时分,是阴气最重的时候,此时更不可熬夜。
4.拖鞋的位置千万不要放错了,不能将其朝床头的方向摆放。
5.有很多人吃饭时习惯将筷子插在饭中央,和祭拜一样,这是很忌讳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