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委常委、襄阳市委书记范锐平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报告会上强调,要重塑七省通衢的枢纽地位,为襄阳在更大范围赢得地利,创造条件。并以此为支点,大规模的推动襄阳新兴产业的发展。
(记者熊朝阳)8月25日,湖北省委常委、襄阳市委书记范锐平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报告会上强调,要重塑七省通衢的枢纽地位,为襄阳在更大范围赢得地利,创造条件。并以此为支点,大规模的推动襄阳新兴产业的发展。
范锐平说,襄阳历史的繁荣和昌盛,均得于控扼南北的地利。但是,随着水运地位的下降和汉江航运的萎缩,固有的优势已经不复存在。历史上襄阳的繁盛都是因为是南北经济的通道,北方文化向南方文化流传的主渠道,主要以水运物流为载体。但是襄阳在地理版图上的地位仍然是可以通过立体的综合交通优势的培育来强化。应该说,襄阳在西安、郑州、武汉、重庆四个大城市的中间,是我们从战略上确定襄阳地位的重要指导原则。但是光有原则和理念是不够的,必须要有支撑。什么做支撑?区域性的交通和物流来支撑。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铁路货运主枢纽的地位。武西铁路开工建设和郑渝线的启动将进一步强化襄阳在全国13个铁路特大路网性编组的枢纽地位。襄阳未来货运上的地位和武汉市客运上的定位在全国是相当的。襄阳要真正成为区域性的中心城市,支点就是郑渝线和西武线在东津交汇,没有这一点襄阳的中心城市地位就无法确定。
二是要区域性的高速公路。现在襄阳的高速路是一纵一横270公里,我们希望在"十二五"期间形成"两纵两横一环"670公里的高速公路。两纵就是襄荆高速和东外环高速,两横就是汉十高速、麻竹高速,一环就是借助东外环的启动,形成108公里的中心城市外环的后备线。这意味着在"十二五"期间,最迟在"十三五"初期,襄阳要新增400公里高速公路。"十三五"初期,我们还将在"两纵两横一环"的基础上,加"一支",就是保宜,高速公路接近800公里。
三是襄阳机场。我们希望在2014年,最迟到"十二五"做到一百万。我们这次规划是一步到位,两百万人,真正把襄阳的机场优势变成重要的吸引高端人群、促进旅游和改进襄阳产业结构的重要平台。除此之外,要启动老河口机场功能的运用。
四是水运。国务院讨论促进中部崛起的实施方案文件中加入"加快汉江流域的开放开发"句话是襄阳的贡献。随着这一战略进入中部崛起的议程,汉江的航运水电水利的优势将在"十二五"末期和"十三五"再次显现。
五是通讯网络。国家投资的五条一级光缆干线和四个一级数字微波通道在襄阳交汇,这将为襄阳建设区域性的信息传输云计算、网络呼叫和技术中心建设奠定最为坚实的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