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冷眼向阳 于 2012-8-30 20:22 编辑
享受自由地阅读 文 张宽胜 有人说:当人从事无目的的活动时,真正的乐趣才会产生。就好像看球、下棋,散步。读书亦如此。只有无目的的读书,单纯为读书而读书才是一种高雅的享受。反之,一旦读书有了目的,读书就变得索然无味,就如同写作一样,把写作当成一种休闲放松的方式,文章往往会写得得心应手,一旦写作带有功利,那无疑如苦行僧一样的戴着镣铐跳舞。
林语堂说过:在风雪之夜,靠炉围座,佳茗一壶,淡巴菰一盒,哲学经济诗文史籍数十本,狼籍横陈于沙发之上,然后随意听之,取而读之,这才得了读书的兴味,而现在,手拿一本书,计算及格不及格,升级不升级,为何靠这一本书,骗一只较好的饭碗,娶一位漂亮的老婆。——这能称作读书,岂作“读书谬书”。林语堂先生的话道尽了自由阅读之精妙。为了领略先生的自由读书之佳境,我常常把自己交给狭小的斗室。尽管室外的情景时时变换,有人在树下天南海北地神侃一通,且为了一个话题争论得面红耳赤几经动武,有人在晃晃室里钱来钱去的一掷光阴,还有室外永远也不能停息的喧闹吵杂声轻歌曼舞声。有时室外烈日炎炎,热流滚滚亦或北风呼啸,暴雨如注,我便轻轻地拉上窗帘,将眼前这个多变且浮躁势利的世界隔开,然后坐拥书城,享受着自由阅读的安详惬意。
当摆脱了任何世间宿务,或坐或倚或躺,沉浸在书中自由地阅读,实在是一件幸福的事。青灯下,左手执黄卷,右手捧一杯浓茶,如果窗外有一轮明月就更好了。在月光与灯光交相辉映下,呷一口浓茶,聆听作家们敲响的岁月回声,激起心海的浪花朵朵。所以当处在自由的阅读时,我的湛蓝的心空上也会点缀着一轮明月。
一册在手,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那些千百年来一直闪耀着人性光华的作品,那些古今中外散发着真善美的睿智文字,一次次令我沉醉痴迷,使我暂离开了迷乱无绪又毫无意义的所谓生活。我可以暂时不去考虑那些美丽的乡村逐渐被工业园的塔吊与打桩机所包围,赖以生存的土地一天天减少,那些化工厂,造纸厂疯狂地向长江排放污水,也不去纠结在今天连同性恋也能登大雅之堂,一个处女和一个妓女到底有怎样的区别,更不会去思考为什么坏人好人全翻了个儿了,富二代官二代靠拼爹在社会上横行霸道,为所欲为,有钱人吹嘘只要自己高兴,花钱买个市长或什么代表之类的头衔只是小菜一碟等等一地鸡毛的事情。
有学者把自由的阅读比喻为串门,这个比喻多精妙!是啊,当你的阅读处在一种纯粹自由的状态跟串门又有什么不同。在阅读中,你可以东走走,西瞧瞧 。去李白家,和他一起攀登天姥山,采摘白云红霞;去清照家,和她共赏绿肥红瘦,梅子黄时雨;去徐志摩家,和他在康桥上信步徜徉,共同采摘桥下河中水草,去海明威家,帮助老渔夫桑地亚哥共同抗拒鲨鱼的肆虐。在多次反复的串门中,你还可以和孔子、司马迁,曹雪芹、莎士比亚、雨果、托尔斯泰成为知心朋友,和鲁迅、沈从文、巴金、老舍、贾平凹在书中畅谈。此种收获可谓大矣。
这样自由的阅读谁说不是富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