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成本高 家长吃不消
本报讯(记者王瑞)随着暑期结束,再过几天各高校就陆续开学,90后的新生们都将背上行囊走进校园。孩子考上大学对每个家庭来说都是好事,可随之而来的消费也不少。尤其是这几年消费水平水涨船高,除了学杂费、生活费等费用,大学生入学的“装备”也多种多样起来。尤其是一些高端化电子产品 ,动辄花费万元以上。记者采访发现,多数家长都表示会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但还是感觉有些吃不消。家住西山公园附近的徐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女儿丝丝已经被湖北大学录取了,从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起,全家都在为开学做准备。丝丝的高考分数一出来,为奖励她考得好,徐女士就带她去买了苹果手机,花费4000多元。收到录取通知书后马上又去选了笔记本电脑,既要好品牌也要高配置,花了6000多元。家里没接网线,又要接线办宽带。七七八八算下来,用徐女士的话说就是,“什么都没准备就已经花了一万多了”。 “包括新衣服新鞋子新袜子,到现在为止已经花了1万几千块,加上学费生活费怎么也要2万几了。不买怕孩子难过,买了自己也怪心疼的。”徐女士告诉记者,这段时间一直在给女儿买生活必需品,大到床单被套,小到衣架纸巾,能想到的都买齐了。据了解,新时代的新生装备,越来越高端化,新潮化。大尺寸触屏手机、高端笔记本电脑、单反相机、PSP游戏机成为大学新生的新选装备,甚至有新闻说不少大学生要花费近两万元买齐“苹果”三件套,急坏家长。记者通过采访发现,家长们大多与徐女士心态一样,都感觉这样的消费有点吃不消,但还是会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现在每家就一个孩子,宝贝都来不及,生怕别家孩子有的东西自己的孩子没有,输在了起跑线上,所以哪怕是贵点的东西,节约一点也就买了。”一位退休教师告诉记者,其实这种现象都是缘于父母担心孩子远离家乡受委屈,但过度的“开学消费”会成为“开学浪费”,90后大学生及其家长都应充分考虑实际需要和家庭负担能力,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适度消费,算好大学的第一份账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