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56
上校
人民群众的忠实代表
  
- 积分
- 37030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
荆门日报8月31日刊发《给公共场所水浪费加道“阀门”》一文后,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不少市民感叹,“节约用水”口号虽响,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却不多。
市民涂女士来电称:大家明知道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却很少有人付诸行动。公共场所用水,均由公家或单位出钱,不关乎自己的腰包,因此大部分人没有自我约束力,用起来也就不心疼。此外,部分市民觉得节约用水很麻烦。举例来说,在公共场所洗手,洗干净后再去关水阀,难免觉得很脏。这时,有些人干脆不关,心里想总会有人再去用水。
据市民赵女士回忆,以前家里没装天燃气时,冬天经常去澡堂泡澡,由于没有时间限制,有些人干脆在里面洗一大盆子衣服,明明半小时就能出来,结果洗了2个小时。
市民宋先生认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普遍存在,长期以来许多人已经养成了“公家东西不值钱,不用太上心”这种观点。再者,其他人也有示范作用,“比如我明明想站出来关掉水龙头,但是看到别人没有这么做,感觉自己也没必要这么做。”
从事教育工作的张先生表示,一些家长在孩子面前,没有起到引导示范作用,也没有纠正不良习惯。他曾经见到这样一个场景,水龙头开着,一个小孩跑过去要关,家长看见后不仅不表扬他,还大声吼道:“快给我回来!”随后拧着孩子的衣服批评他多管闲事。“书本上教导孩子要节约用水,可是现实生活中,家长真的起到示范作用了吗?孩子真的这么做了吗?”
在市内一家事业单位上班的刘女士坦言,公共场所水资源浪费似乎是一种常态,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有时候小孩子在水龙头的地方玩水,让水白白流走。“我会觉得比较可惜,但是,通常我还是选择不去说,如果看到有人忘记关水龙头,我会及时关上。”
爱好摄影的董先生告诉记者,他曾在北京参观过一些摄影展,其中就有关注水资源污染和浪费的题材。“作品很震撼,看了以后无法忘记,我们不仅需要用镜头记录,还需要采取实际行动。”(据荆门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