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405|回复: 2

警惕“土地财政”末路狂奔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7

99

主题

6006

帖子

7411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7411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2-9-4 18:3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的疯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65

主题

816

帖子

1451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451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2-9-4 17:4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创]黎明:夺命养生的土地爷

新一轮卖地潮汹涌而来。近日,浙江温州一次性推出52宗共计3220亩土地,是过去几年推出净地的总和。8月27日,杭州7宗地块低调出让,单日吸金45亿元。许多地方的“地产盛宴”即将上桌,北京9月将交易地块达23宗;石家庄将公开出让8宗土地使用权;武汉市今年将有36宗地集中推出;厦门市将公开出让17幅地块……
舆论再次聚焦于土地财政,卖地的“土地爷”则顾左右而言他。卖地的公益理由有好多,诸如提升城市形象、改善投资环境、新农村建设、保障房建设、旧城改造、土地整理、预留发展空间等等,堂而皇之的说法简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更大的夺地手笔亦呼之欲出,河南开封、山西大同被曝光的复古造城计划,还有许多地方的新城区开辟,其背后真实初衷其实皆为拿地,而拿地已成为地方权力系统发展和“养生”的主要手段,甚至是不二法门。
人民网8月31报道,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教授陈国强做客强国论坛在线访谈时表示,只要城市化的过程没有完成,只要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的地位没有根本性的改变,要终结土地财政是不现实的;对多数城市而言,地方财政高度依赖土地财政的局面恐怕还会再延续相当时间。敢情,中国城市化乃至中国经济和国计民生,都要靠土地财政,咱这儿就仗着卖地盖房发展和崛起,如是,这确实是一条地球人中独特的崛起新路。
我承认短期内终结土地财政不现实,但承认其不现实的原因并非如某些专家所说的“改变土地财政是一个系统工程”。我更现实一些,认为不结束土地财政的原因很简单,仅仅是权力不会放弃土地财政的甜头;权力越是无能,经济越是蹒跚,就越发舍不得土地财政这一取财之道。
本来在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中,土地出让金已达70%以上,而上半年全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1430亿元,同比减少4342亿元,下降27.5%;随经济下行,近四成省份财政收入未完成“双过半”任务。土地出让金收入和房地产税收土地出让金大幅度下滑,让养成了大手大脚习惯的地方官员人心惶惶。和普通人群一起过紧日子的计划,提不上桌面上来,纵然“突击收税”,能挖出大钱的企业毕竟有限。再苦不能穷公仆啊,想想看,地方财政明显吃紧,即便温州市这样的富庶之地,“有些单位的奖金已拖了好久未发”,是可忍,孰不可忍?
土地财政成了地方财政的命根子,维系这个官家的命根子,需要“修理”农民和其他国民的命根子;土地财政,压根就是和国民生计为敌的,在权力通吃一切的制度下,中国土地资源紧缺,反而成了权力敛财的最大优势条件。
有土地私有化的条件制约,或者有不许政府从土地交易中获益的法律规定,政府参与土地交易,难以对社会形成多大的危害。但在我国,“国有土地”归政府所有,政府垄断所有土地,而卖出土地后,土地仍然是政府的。在使用权有效期限内,政府想再征再拆再建,也是一句话的事。实际上,“终极地主”与“终极资本家”即不出产一物的权力,它没卖出任何东西,只是收钱而已,和江湖黑道上的无本生意相比,本质上没有区别。严格地说,中国的土地财政并不进行土地交易,它只是一种被赋予某种理论或诸多理由的抢掠活动。
耕地减少会危及粮食安全,食品成本高抬,居民生活压力加大,大肆圈地实为“民口夺食”,但官员就怕夺食不甚顺当。像北京、杭州、温州等地,官员其实庆幸卖地能卖得出去,有人投标就高兴,有人出高价就更高兴,他们根本不在乎土地资源紧缺问题。因为他们可以合理合法的拿地,也能将非法圈地变通成合法,只要有人要地,就能不断地拓展圈地范围。而那些能圈地却没人出高价买的地方,官员们为不得已而节约了土地资源,才心里发堵。
政府倒地牟取暴利,开发商高价买地囤地,最终都由居者买单,买房无望或不堪承受房价租金的人就愤怒、就折腾。土地财政的无本生意,必得开动印钞机日夜加班哗哗地印票子,通货膨胀、经济泡沫当然会特别关照中国人,金融风险演变成金融海啸,这预言显然并非空穴来风。
土地财政来钱来的容易,既然有此法宝,对权力来说,“经济结构”和经济环境好的没治了,故而,操心实体经济尤其小微企业就没什么必要。地方权力以私利为标准,各种资源均朝着权力系统的财源方向倾斜,其他领域皆因土地财政的扩张而雪上加霜。
土地财政祸国殃民的道理,许多官员与官方的专家也知道。对权力体系的长久利益而言,享用土地财政也等于饮鸩止渴。不过,另一套非财政的机制,可以保证土地财政的尽量延时。任期内当家的一地官员都不会放弃土地财政,毒药是给老百姓以及不知哪一届的继任官员喝的,那毒药对现任来说,是必不可缺的养料和美味。
土地财政肆虐究竟到几时?这要看中国“土地爷”的寿命长短。土地财政的终结方式有两种:一是某种崩盘或崩溃,二是通过制度的设计与展开,让人莫予毒的“土地爷”自然消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9

主题

780

帖子

1264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264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2-9-4 18:4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时有只隐形的手已经伸向我们农村土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