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byht 于 2012-9-5 09:16 编辑
.
. 【历史钩沉】洪湖有个李金玉 、没有饿死一个人 湖北省洪湖县也有一个感人的县委书记,名叫李金玉。他1955年到洪湖上任。头一年为了保住下游的武汉,洪湖县被定为泄洪区,全境被淹,满目疮痍。李金玉顶住了合作化运动的大潮,鼓励洪湖百姓加强生产,搞副业,洪湖的经济很快得到恢复,市场活跃,野鸭、鱼、虾、藕、莲蓬、菱角,到处都有卖的。周围的县市因为害怕,不敢这么搞,都很羡慕洪湖人,说洪湖人生活好,连湖南人也跑过来买东西。1958年大跃进,洪湖县也出现了粮食、渔业、棉花产量下降,物价一路上扬的现象。1959年6月开始,浮肿病人大幅攀升。周边地区开始饿死人。地委书记找李金玉调粮食,说,“我给你们磕头也可以,作揖也可以,只要你们给粮食。”李金玉软磨硬顶,说,我先要解决洪湖自己人吃饭问题。“不管咋样,都要把群众的坛坛罐罐装满。”他鼓励农民搞副业,可以大养鸡鸭鹅猪,并一再叮嘱,“大家闷头干,莫吭声。”这样,三年困难洪湖没有饿死一个人,人口还有一定的增长。而洪湖所在的荆州地区,仅1960年就死了115,844人,远高于每年5、6万人的平均死亡人数。灾荒过后,李金玉因抗上付出了沉重代价。《洪湖县志》记载:1964年10月,中共荆州地委在江陵召开社会主义教育万名干部大集训,认为中共洪湖县委已经“烂掉”。《荆州地区志》记载:1965年4月,中央和省联合调查组织对洪湖县新堤镇集贸市场进行调查,认为投机倒把活动猖獗,有“企图复辟资本主义”等七大过错。《中国共产党湖北省洪湖市组织史资料》记载:1966年2月,由荆州地委组织的洪湖县四清工作总团,在全县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前县委书记李金玉,副书记韩耀辉、马香魁、徐伟,县长辜呈清被错误打成“反革命修正主义集团”。文革中,李金玉先被关进牛棚,又到乡下劳动。但农民知道他是救命的好官,处处护着他。直到1978年,李金玉才恢复职务,1984年离休,2002年病逝,享年80岁。 古人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做到这一点其实很不容易。县委书记李金玉在极左思潮占主流的年代,为救百姓于水火,做出了超常的努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历史不会忘却他们,后人永远敬重他们。我并不奢望如今的官员能像先贤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但面对手中掌控的公共权力,保持一些慎重;面对普通的民众,心存一些敬畏,并非苛求。 (转贴整理.谢谢原作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