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2
上尉
  
- 积分
- 5496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
中国现在high得很,连续发射了4次战略导弹(7/24 DF41,8/16 JL2,8/20 DF5A,8/30 DF-31A),美国已经监测到导弹发射,美政军两界鹰派坐不住了。
先是9月4-5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访华。9月中旬,美国防长帕内塔将进行上任以来的首次访华。
由此已经清晰可见,美国高官紧急频繁访华是因为中国进行如此高调战略导弹威慑,一反中国昔日在对美关系中的低调和谨慎,或者说韬光养晦的策略,对美国进行直接的战略威慑,其压力之大在前苏联之后是首次。可能更令美方心惊的是,中国核心决策层的这次亮剑,显然不在美国决策层的意料之中,更增添了其冲击力,令美国政军两界的鹰派坐不住了,迫切访华一探究竟。
在美国决策层此前的预估中,他们或许认为,中国最高层仍处于18大前的最激烈的争夺阶段。因此,恰是时机——在钓鱼岛和南海问题上对中国进一步施压,扶持代理人挑衅中国(如美国官方首次正式称钓鱼岛为“尖阁群岛”),以迫使中国退却过关键红线,埋下战争的种子,并增强美国重返亚太的威势,迫使中国在经济金融等方面让渡更多的利益给美国。
显然,美国这一次打错了算盘,中国这些年对美政策韬光养晦,是因为1996年台海危机的惨痛教训让中国决策层深省:没有强大的足以威慑美国本土的战略能力,与美国正面抗衡是不明智的。而发展强大的军事力量和战略威慑能力是需要时间的。现在已经是中国初步具备这种能力的时候了。
据8月26日《解放军报》头版头条《大国长剑铸就和平之盾》报道:中国二炮以“核心军事能力建设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战略导弹已发展为近程、中程、远程和洲际导弹多型并存,而且无论常规还是核导弹都可采用固体燃料,同时体积更小、重量更轻;导弹精度更高、更机动、更快;所有导弹装备都可采用车载发射方式,实现全道路机动、全地域发射、全方位控制、全天候突击等等。”
自1996年以来,解放军16年磨一剑,如今终于亮剑,而且这一剑就直指最要害——对美国本土的战略威慑,这是对美国重返亚洲,试图通过地缘政治摩擦激怒中国,通过代理人常规战争削弱中国的策略进行的最有力反击。
中国的这种绝地反击是不得已而为之,中国的对美利益输送——主要是人民币升值和外储购买美国国债等已经达到极限,如果再继续就会导致经济崩溃和金融危机,中国将因经济金融危机而不战而溃;而日本在美国的支持下,正试图越过中国在钓鱼岛上的最后红线,如果日本将钓鱼岛国有化,则中国决策层在捍卫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的政治合法性将丧失;对于解放军来说,钓鱼岛更是不容有失,失去它意味着中国海军的太平洋出口被更严密封锁。
此次强硬的反击对美国的巨大压力是可以想象的。在前苏联与美国相互核威慑的时期,两者间从未发生过直接的战争,双方的冲突均是代理人战争,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东战争等,这是因为双方都知道,两者间一旦爆发直接战争,就可能引发整个人类玉石俱焚的核灾难。这种压力对于美国决策层更大,因为美国人繁荣富裕安逸已久,其国民更民主化的表达会给决策层更大的政治压力。即美国对华鹰派将遭遇巨大政治压力。
与之相反,中国决策层将赢得绝大多数国人的支持,因为来自于美国咄咄逼人的政治军事压力,以及大量利益的输送,已经让中国人无法承受;更严重的是,中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以及中国不对美国本土进行战略威慑,使得美方容易误判中国的战略军事实力,并在冲突升级时产生侥幸心理——利用先发优势一次性摧毁中国绝大部分战略核武器,并利用导弹防御系统彻底破解中国对美核反击——从而对中国发动常规战争乃至核攻击。倘若如此,那就是中华民族亡国灭种之灾。
此次中国亮剑的含义是非常明确的,即中国在东亚不接受代理人战争,如果爆发战争,那就是中美间的全面大战。此次亮剑似乎使世界增加了更多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其实是大大增加了中美间乃至中日间的和平系数,即因钓鱼岛冲突升级而爆发战争的概率正在下降,此前我们评估此战在3年内爆发的概率已不低于50%。现在至少是时间是延后了。
在东亚的危机降温后,中美的较量绝不会因此而停止,伊朗危机或将升温,这可能是中美避免直接冲突而较量继续的新爆破口。倘若伊朗战争爆发,波斯湾被封锁,将是美国对中国对中东石油依赖度过高软肋的重重一击。
不过,从更长远的战略上看,中美由此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美国向中国转嫁危机,要求中国进行利益输送将更难;中国也基本不可能再指望美国外需,中美两国的决策层将不得不更直面国内难题,解决自身弊端,国内的政治和经济改革或将得到更重视。双方相互借鉴学习,更多良性互动的需求反而会增加。
中国此次亮剑透露的另一个重大信息是,中国新的最高权力核心应已定局,而且这个核心是强有力,敢于使用他们的力量的,这对于中国是一个好消息。至于这个好消息将意味着什么,尚需要进一步观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