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广东
- 精华
- 2
贵宾
独钓寒江雪
   
- 积分
- 5417
IP属地:广东省珠海市
|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 记者 贺介飞
早在100多年前的清朝年间,阳新民间就养殖一种黑猪。它肉质鲜嫩、口感佳、肉香浓。1957年湖北省进行地方家畜良种调查时,这种黑猪以其主要产于阳新而定名为“阳新猪”,与鄂西猪、通城猪、清平猪并称为湖北省四大地方良种猪。当人们日益怀念早些年间农村的土猪肉时,“阳新猪”却沦落到靠国家投入资金来养的地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荣誉:“阳新猪”的由来
“外地的朋友可能知道有‘阳新 ’,其实还有‘阳新猪’。” 3日上午,阳新县畜牧局副局长刘元东笑着说,“阳新猪”体格中等,皮毛黑色或有少量白斑,鬓毛粗长,耳大下垂,皮多皱纹,四肢粗壮,背腰稍凹,蹄质坚硬,腹部很大但不拖地。“阳新猪”外形很好认,头像狮子头,也有的像象鼻头。
衰落:被洋猪打败
“大概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从国外引进的‘外三元猪’开始风靡整个中国。”跟猪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刘元东说,当今市面上吃到的猪肉基本上是“外三元猪”,这种猪通身白色,长得快(4—5个月能长成),成年猪长到300斤很正常、产瘦肉多(瘦肉比例64%—65%)。与之相比,“阳新猪”一是长得慢,一般为一年。二是瘦肉较少(瘦肉比例60%)。三是个头小,成年“阳新猪”能长到200斤就很不错了。由于养殖“外三元猪”成本相对低,猪肉价格每斤比“阳新猪”便宜2元钱左右。时间一长,基本上无人养“阳新猪”了。但作为地方优良品种,政府出钱在阳新种畜场进行“保种”养殖。
希望:已经陆续有人养殖
“人嘴是很刁的,市面上的猪肉吃多了,就怀念以前的土猪肉了。”刘元东说,现在,阳新市面上零星有人卖黑猪肉,肉一上桌,就被人抢购一空。许多乡镇,有些个体户已经开始重新养“阳新猪”。
“我们一直在研究,通过杂交,使‘阳新猪’的生长周期变短,能产生更高、更快的经济效益。”刘元东说,目前改进“阳新猪”生长周期的工作有了明显进展,只是没有大型企业的规模养殖和开发,“阳新猪”走向餐桌还需等待时日。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