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4978|回复: 15

蜂蜜真假的鉴别!

[复制链接]
来自
浙江
精华
0

1

主题

12

帖子

43

积分

列兵

Rank: 1

积分
43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12-9-7 10: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闻味 单花蜜有本植物特有的花香味,混合蜜有天然的花香味气息,假蜂蜜有的是蔗糖味、有的是香料味。

二:眼观

1.看蜜的浓度,取一根筷子插入蜜中,垂直提起。浓度高的蜂蜜往下淌的慢,粘性大可拉丝,断后可收缩成蜜球。假蜂蜜或浓度低的蜂蜜则反之,即便能拉长丝,断丝也没弹性,不会收缩成蜜珠。

2.可取一滴蜂蜜滴在报纸上,浓度高的纯蜂蜜是半球状、不易浸透报纸,浓度低的或假的蜂蜜容易浸透报纸。

3.取一杯水,加入少许蜂蜜。真正的蜂蜜会很快沉入杯底,不易融化,用筷子慢慢搅动时,会有丝丝连连的现象。如果是假蜜,则很快就会溶到水里。

4.看结晶,蜂蜜的结晶与其植物的种类和温度有关,一般纯天然的蜂蜜在13--14摄氏度时容易结晶。能够全部结晶的蜂蜜一般含水分低、浓度高,不容易变质,所以是优质蜜。结晶的纯的蜂蜜用手搓捻,手感细腻,无沙粒感。假的蜂蜜,不易结晶,或者沉淀一部分,沉淀物是硬的,不易搓碎。

三:口感 纯正天然的蜂蜜,味道甜润,略带微酸,口感绵软细腻,爽口柔和,喉感略带辣味,余味清香悠久。掺假的蜂蜜味虽甜,但夹杂着糖味或香料味道,喉感弱,而且余味淡薄短促。

四: 化学检验 掺有淀粉的蜂蜜加入碘液颜色会变蓝,掺有饴糖的蜂蜜加入高浓度乙醇后出现白色絮状物,掺有其他杂质的蜂蜜,用烧红的铁丝插入蜜中,铁丝上附有粘物。

冷藏结晶检验:蜂蜜在4至14摄氏度的环境下保存一段时间后会变成固体,这是蜂蜜的一种物理现象。真蜂蜜的结晶体用筷子一扎一个眼,很柔软,假蜂蜜扎不动。真蜜用手捏,其结晶体很快溶化,假蜜有硌手的感觉,溶化慢或不溶化。真蜜结晶体用牙咬声音小,而假蜜结晶体则清脆响亮。倒出蜂蜜等它稍为凝固后,如果是真的蜂蜜会形成如蜂巢状的六边形结构,假的没有。
总之,鉴定蜂蜜的真假,单用一种方法有可能出现某些误差,你可同时应用多种方法去鉴定一种蜂蜜,一般情况下,便可断定蜂蜜的真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0

1

主题

12

帖子

43

积分

列兵

Rank: 1

积分
43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12-9-7 10: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陕西
精华
0

881

主题

3561

帖子

5013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13

IP属地:陕西省咸阳市

发表于 陕西省咸阳市 2012-9-7 22:55: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全民打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0

1

主题

12

帖子

43

积分

列兵

Rank: 1

积分
43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12-9-8 08:58:07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样的蜂蜜才是天然成熟蜂蜜?
蜜蜂在采集花蜜时分泌转化酶和淀粉酶混入花蜜中,采回的花蜜又被内勤蜂吮入蜜囊中,然后返回到口器中,反复多次后再将蜜汁移入巢房中。在反复的过程中,蜜蜂不断加入转化酶和淀粉酶,并加以混匀,使蔗糖、糊精和淀粉转化为单糖并除去花蜜中多余水分,这样才形成成熟蜂蜜。
这种经蜜蜂充分酿造,含水量在20%(41.2波美度)以下的蜂蜜才可以称为天然成熟蜂蜜。天然成熟蜂蜜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约占蜂蜜重量的65-85%,此外还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有机酸、芳香物质的高级醇、生物活性物质等180多种物质,更由一些少量物质尚待人们去研究确-认。天然成熟蜂蜜具有营养心肌、保护肝脏、润肠胃、降血压、防止血管硬化的效果,自身具有强大的杀菌力,耐储藏。
什么是浓缩蜂蜜?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99%都是人工浓缩的蜂蜜。蜂蜜加工企业为降低成本,不愿收购生产成本高(成本是低度蜜的2-3倍)的成熟蜂蜜,蜂农为了提高收入,只好提高产量,将原来三至五天取一次蜂蜜,改为一天或两天一摇蜜,这种被提前取出的是低浓度蜜。
浓缩蜂蜜原料主要来源于低浓度蜜,这种蜜还未经蜜蜂充分酿造,营养价值本身较低,再经过人工的过滤、澄清,可导致维生素减少33-50%,同时加热灭菌去水分,又使维生素、酶和生理活性物质几乎完全被破坏,蜂蜜抗菌能力下降。加工过程,还增加了蜂蜜二次污染的机会。另外,某些出口退回的蜂蜜,陈年发酵变质的蜂蜜,都可以重新加工利用。
这些蜂蜜在加工过程中,除了糖以外,其它营养成分所剩无几,且蜂蜜无法区分品种,大都只有一个味道,有的工厂就采取添加香精等添加剂做出桂花、荔枝等不同的花蜜。
浓缩蜜在我国是允许的,但却不符合国际市场的需求。在国内,对浓缩蜜的用途没有明显界定,而在国外发达国家,浓缩蜂蜜是不允许食用的,进口中-国浓缩蜂蜜,只作为白糖的替代品用于食品工业用途,或用于制药、化妆品等工业用途。国内消费者其实对蜂蜜行业的“潜-规-则”并不了解,相信他们更愿意接受天然成熟蜂蜜。
成熟蜜和浓缩蜜明显的区别就是成熟蜜带有本身花种的花香味而浓缩蜜花香没有或极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0

1

主题

12

帖子

43

积分

列兵

Rank: 1

积分
43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12-9-8 09: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一点就是浓缩蜜在加工过程中里面的活性成分糟破坏蜜的表面不会出现一圈白沫。而成熟蜜侧有一圈白沫除非经过高温才可去除!产生气泡的属于含水量高的未成熟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0

0

主题

35

帖子

87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87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12-9-8 09: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8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0

1

主题

12

帖子

43

积分

列兵

Rank: 1

积分
43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12-9-8 09:4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蜂王浆,蜂王浆一般很少造假!但什么样的才是最好的呢!蜂王浆的作用很大部分是里的活性成分起作用!而蜂王浆从蜂箱取出后3个小时后活性成分开始流失!活性成分必须冷冻才可保存所以从蜂箱取出后3小时内必须放入冰柜。由于蜂王浆都是一小勺一小勺挖出来的所以在瓶里也呈一朵一朵的朵状!假如放入冰柜不及时或中途解冻它的朵状就会消失!所以朵状最能说明王浆的保鲜程度!而现在市售的多以普通王浆为主!此王浆几乎都不冷冻其营养价值和牛奶相差不远!根本没有朵状!
另外还有蜂种问题有浆蜂和蜜性蜂种之分!浆蜂产浆是蜜种的好几倍,但营养不如蜜性的好!口感上蜜性的浆酸涩辛辣味重浆蜂的较轻!所以越是难吃的王浆才是好王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0

1

主题

12

帖子

43

积分

列兵

Rank: 1

积分
43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12-9-8 09:54:30 | 显示全部楼层
蜂蜜结晶是在食用蜂蜜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随着时间的延长及气温的变化,往往蜂蜜会从液态变为结晶状态,颜色由深变浅。蜂蜜的这种变化常常会引起一些人的误解,认为这是由于蜂蜜掺入白糖而造成的。其实这是蜂蜜的自然变化,不是掺糖的结果。



[color=#CC0033,strength=3);]蜂蜜是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葡萄糖、果糖过饱和溶液
。[color=#CC0033,strength=3);]由于葡萄糖具有容易结晶的特性,因此分离出来的蜂蜜,在较低的温度下,放置一段时间,葡萄糖就会逐渐结晶。其结晶的速度与其含有的葡萄糖结晶核、温度、水分蜜源有关。



蜂蜜中的葡萄糖结晶核非常细小,存在于花蜜中和贮存过蜂蜜旧巢脾中。在一定条件下,蜂蜜中的葡萄糖就围绕这些细小的晶核长大结晶。蜂蜜内含有结晶核越多,结晶的速度就越快。



蜂蜜结晶速度的快慢也受到温度的影响,在13——14℃时最容易结晶。若低于此温度,由于蜂蜜的粘稠度提高,致使蜂蜜结晶迟缓;若高于此温度,由于提高了糖的溶解度,从而减少了溶液的过饱和程度,也使结晶变慢。因此在保存蜂蜜的过程中,就要控制好温度以延缓蜂蜜结晶的过程。



蜂蜜的结晶还与蜂蜜的种类、含水量有关。如紫云英蜜、刺槐蜜、枣花蜜则不易结晶;而油菜花蜜、野坝子蜜、棉花蜜、向日葵蜜就易于结晶。[color=#FF0000,strength=3);]全部结晶的蜂蜜,一般含水量较低,宜长期保存不易变质。含水量多的未成熟蜂蜜由于溶液的过饱和程度降低,结晶速度也会变慢或不能全部结晶。使结晶的葡萄糖沉到底部,其它稀薄的蜂蜜浮在上层,这种半结晶的蜂蜜其营养成分也未发生变化,只是未结晶蜂蜜含水量相应增加,因此这种蜂蜜不宜长期保存。



总之,蜂蜜结晶是蜂蜜的一种物理现象,其化学成分、营养价格都未发生变化,更不会影响蜂蜜的质量。结晶的晶体是葡萄糖,并非蜂蜜中掺入了白糖,其实真正掺入白糖的蜂蜜不易发生结晶现象,易于结晶的蜂蜜才是纯正的蜂蜜,结晶并不影响质量。

从蜂巢里分离出来的新鲜蜂蜜,大都是粘稠的透明或半透明的胶状液体。在一般条件下贮存,有的蜂蜜就会逐渐混浊,而后凝结成白色的晶体,这是蜂蜜的自然结晶。蜂蜜的结晶是一种物理现象,一般情况下不影响其内在质量。解释蜂蜜的这种结晶现象,就必须了解影响结晶的有关因素及其原理过程。

影响蜂蜜结晶的因素很多,结晶的快慢与所含的葡萄糖结晶核的数量、温度高低、含水量和直接形成蜂蜜的化学组分的蜜源花种有着密切的关系。通常条件下,蜂蜜中葡萄糖的含量越高,结晶核的数量也越多,结晶的速度就越快。

1 蜂蜜结晶速度与温度的关系
蜂蜜在13~14℃时,最容易结晶,若低于此温度时,虽然葡萄糖的过饱和程度加大,但由于蜂蜜中果糖、麦芽糖、糊精和胶状体物质等在低温下的粘滞度和密度却大大提高,从而降低和阻碍结晶核的运动和扩散作用,结晶反而迟缓。若高于此温度,蜂蜜的粘滞度虽然降低了,但是葡萄糖的溶解度却提高了,从而减少了溶液的过饱和程度,也使结晶变慢,甚至使结晶融化。

2 含水量与蜂蜜结晶的速度
不成熟的蜂蜜由于含水量高(一般超过26%),过饱和程度低,结晶的速度变慢,有的不能全部结晶,由于蜂蜜的粘滞度小,结晶的葡萄糖沉到容器底部,其它稀薄的糖液浮在上层,成为液、固两相、即半结晶状态。这种增结晶的蜂蜜中结晶的那部分葡萄糖只含9.1%的水分,其它未结晶部分的含水量就相应增高。同一花种的蜂蜜,其含水量低的结晶快,含水量高的结晶慢。甚至不结晶。

3 不同蜜源的蜂蜜,结晶的速度、程度和形态
一般葡萄糖、蔗糖和松三糖含量较高的蜂蜜,容易结晶,如油菜蜜、棉花蜜、葵花蜜、野坝子蜜、鸭脚木蜜以及一些甘露蜜等。而含果糖、麦芽糖、糊精和胶体物质较多的蜂蜜则不易结晶,甚至永远不会结晶。如纯度较高的刺槐蜜、枣花蜜、党参蜜等。

4蜂蜜结晶的形态
蜂蜜结晶的形态有油脂状、细粒状、粗粒状之分。若结晶核的数量多且密集,在形成结晶的过程中很快地全面展开,就形成了油脂状;若结晶核稍少,结晶又快,就形成细粒状;若结晶核的数量少,结晶又慢时,每个结晶核都有足够的葡萄糖分子使其成分起来,这样就能形成粗粒状或块状结晶。不同品种的蜂蜜结晶尽管有各种各样的形态,但都不会影响其内在质量,只是物理性状不同而已。

5 结晶的形成
引起和形成蜂蜜结晶的主要因素是蜂蜜中的葡萄糖、蔗糖、松三糖等,它们是以固体溶解后存在于蜂蜜中。蜂蜜又是由多种糖混合组成的过饱和溶液,当这些固体溶质的糖比量超过其它液态糖的一定比率,以及超过蜂蜜中所含水分的溶解度时,在一定的条件下(温度),结晶即很快产生。蜂蜜的结晶主要取决于葡萄糖和果糖之间的比量,也可以说是葡萄糖所占还原糖的百分比例。
一般来说,当葡萄糖含量与果糖含量相等(1:1),结晶缓慢;当比例为1:1.2时,一般不出现结晶;当比例为1:0.9时,结晶很快出现。

综上所述,蜂蜜的结晶,实质上是葡萄糖从蜂蜜中析出被分离的一种现象和过程。从分子论的观点来看,在蜂蜜里葡萄糖分子本来是毫无秩序地运动着的,但蜂蜜里葡萄糖超过它的溶解度,成为过饱和溶液时,就有一部分葡萄糖分子在蜂蜜里开始有规则地运动、排列起来,形成一个微小的结晶核,成为一个结晶的中心,更多的葡萄糖分子有规则地排列在它的各面,逐渐形成较大的晶体,从蜂蜜里分离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0

1

主题

12

帖子

43

积分

列兵

Rank: 1

积分
43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12-9-8 09:5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捕蜂捉颖 于 2012-9-8 10:06 编辑

成熟蜜脾

成熟蜜脾
psu在.jpg
psu在.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52

1239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天下乌鸦不全黑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6419

东湖水王勋章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2-9-8 10: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错版块了
东湖社区<襄阳论坛>欢迎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