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6885|回复: 41

奉命拜山:元辰评小说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39

421

主题

2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7664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2-9-8 00: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元辰 于 2012-9-8 00:09 编辑

用灵魂低唱

      小说这能叹一声。这一声叹,可能是千古绝唱,如《红楼梦》。也可能是噪音,如常常躺在刊物上发着腐臭的的平面纪实小说。
      原因在于前者不仅探触到人物的心灵底层,而且探触到人类或民族文化心灵的底层,把历史、现实与文化心理的千千结摆在读者面前,逼人感慨,逼人求解。而后者唠 叨不停地图解生活,灌输浅显思考,或者模写虚假情感,比如小资,比如另类,既不曾触及人物灵魂,更不曾触及群体精神的内核。
朱忠运是一位歌者,用灵魂低唱,拨动生命感悟这根最敏感的琴弦,使人不得不用心倾听。如果你对生命满怀爱心,如果你对各种生命现象有过思考的冲动,就会被他的吟唱激发。
20年来他发表了几十个中篇,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惨烈的生命圈》和《黑梁山》两大中篇系列。前一个系列侧重于人和自然关系的咏叹,通过一系列人物和猎物的 故事,探触人类猎杀心理及形成的历史原因和现实,直指群体显性、隐性文化背景,使我们深感自身被猎杀的危险。后一个系列侧重于人自身命运的感触与思考,通 过一系列神奇事件,发掘隐性文化习俗,展示生的艰难、滑稽与自误,解析地域文化、群体文化心理,使我们感知原已身陷新旧文化泥潭,自设生命误区。两个系列,都十分注重生命意识的深层抵达与背景发掘,使人读后反思、忏悔,思求革故鼎新。
发表在《青海湖》2001年第8期的《生吞》,类别上属于后一个系列。
     《生吞》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一方面,民办教师朱佳运与妻子刘成芳从文革到包产到户,经历生殖的自然艰难与社会艰难,以至妻子子宫破裂,丈夫辞职归田,第二胎终于生了一个女儿,是个人类生殖故事;另一方面,朱佳运强忍胃痛,求医求药,直至开刀取除,竟然是同胞兄弟的胎胚在腹中作怪,是个生存竞争故事。两个故事穿插在人所共知的艰难背景中,人物按照命运的规定在文本中爬行,结束于对畸形同胞兄弟胚胎的祭奠。
      祭奠虽已结束,思考却在延伸。《生吞》使我们深感生命孕育的艰难与竞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生命给生命造成的伤害,几乎永远难以消失。悲怜之余,只能更加珍爱、礼赞与享受生命。
朱忠运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寻找神奇的细节。《生吞》如果没有同胞兄弟胎死腹中、折磨得朱佳运死去活来这一细节,与妻子生育第二胎的自然艰难、社会艰难相对应, 不会具备令人深思的力量,甚至能不能成为一篇小说都成问题。但他似有神来之笔,几乎每篇小说都别有一番韵致,总能给人惊异。在《三秋小阳春》中,儿子在广 播局工作的秦婆婆,生活本该无忧无虑,偏偏强行给抱鸡母醒水,以求多下蛋;用两头公猪给新花母猪交配,以求多产崽。小母猪发情后自然欢快的交媾愿望,在人 的贪欲驱使下,很快化为临死的嚎叫。死后秦婆婆还要吃它的肉,结果诱发母猪疯,猝然结束了生命。《长岗岭葬歌》写射杀成性的猎人望一铳葬他心爱的猎狗,庄 重肃穆,气派非凡,同葬人一样,程序一道不少,使人倍感滑稽,同时为其冥顽不化、构思新的驯犬计划感到悲哀。《犯七煞的女人》抓住女人脸上的一颗痣,结合 农村流传的相面法,展开女人犯七煞的命运,男人死了一个又一个,使人避之如魔,以至热切盼望得到她的肉体和灵魂的独身男人,曾经信誓旦旦,最终却在沉 重的心理压力下精神和肉体双重阳痿。《六狗》写一只六月六日生的第六只狗,在人的文化心理驱使下,经历了由生到死的离奇过程。那些人物,愚昧,阴暗,狡 诈,狭窄,哪怕分明报应,照旧期待下一只六狗快点诞生。《秀发》写三个女子生发与脱发的奇特经历,心理与命运纠缠,因果分明,使人心魄震颤。
小说满是对生命的执爱和深思。在故事情节的推移中,他不动声色地深挖影响人物命运的显性文化心理与隐性心理,并展示造成如此文化积累的社会景遇与自然景遇。 意蕴丰富,底气足,耐人掩卷沉思。《三秋小阳春》关于人与科技的感触,《长岗岭葬歌》关于不肯悔改的猎杀性的思考,《生吞》关于生命孕育过程中自然竞争与 社会苦难纠织的感悟,《犯七煞的女人》关于陈旧文化心理对命运的摧残,都具有相当的先锋性。愚以为感悟当下的先锋性,是作品最终是否立住的重要因素。
     为实现生命意义与文化内涵的深度抵达,朱忠运精心寻找现实生活中可能发生的神奇细节。因为这条路上挤了太多的人,太多的作者拘泥于现实层面的纪实故事以及没完没了的图解灌输,小说已被报告文学和小报、休闲刊物上的社会写真挤到了濒临灭绝的边缘。朱忠运知道,找不到成功的细节,想象力没有依附,文本立不起来,小说难以灵动,容易流于写实;找到了细节,还必须发挥深厚功力,使感触与表达尽可能深刻精微,使文本具备多重解读的可能性。否则小说仍是一条死鱼,好多死鱼躺在刊物上发臭。经典作家们反复强调细节,就是这个原因。余华也是在采风中找到现实生活中排队买血的故事情节的。 素材得之不易,创作更为艰辛。而朱忠运却能驾轻就熟。没有奇特的细节不动笔,没有独特的感受不动笔。所以他的小说构思细致,感触精微,表达深刻。
而由人而神或由神而人地抵达,对于细节要求没这么高。出于文本需要,可以自造,只要合乎艺术逻辑就成,不一定非到现实生活中去找。但如把握不好,也容易露、 狂,必须做假如真。小说本是说谎的艺术,不论从现实层面还是从人性中的神性、神性寄托的人性抵达,达到艺术真实的基础,都在于对生命过程中自然现象、社会 现象、精神现象的深度把握。
基于这种把握,朱忠运的小说显著区别于平面纪实类小说。他以乡土平俗生活为素材,写的却是都市人对生命的理解与感叹,潜藏艺术张力。所有艺术思维深刻的小说家,灵性都在人神共惑之域起舞,只是所用的舞蹈语汇略有不同而已。
由于路子不同,朱忠运的小说文本在风格上显得朴直,精细,灵动,具有不张露的美。《三秋小阳春》堪称其代表作。《生吞》也成功运用了生命诞生过程中自然竞争与社会竞争双重苦难的巧妙对比与彼此纠葛,构成对生命苦难、惨烈、悲壮、可贵的叹唱。但叙述略嫌拖沓,语言不如《三秋小阳春》精美。
     20011013 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9

421

主题

2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7664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2-9-10 15: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析杜鸿小说的语言艺术
杜鸿长篇《一个白痴统治的村庄》及中篇《情人和狼》《刁民李梦醒的家庭隐私》已由时代出版社2002年出版。杜鸿是年轻的聪明的灵动的。武汉文学研究所所长李鲁平是他发在20025期头条的《刁民李梦醒的家庭隐私》的责任编辑,对这个作品给予很高的评价,还意想不到地在《荆州晚报》上开展长达十多期的讨论。我就从《刁民李梦醒的家庭隐私》说起,说说对杜鸿小说语言艺术的看法。
   很多人对这个作品所隐含的意义看得过于简单,以为仅是刻划了李梦醒这样一个刁民,鞭笞了民族的劣根性。由于父母望子心切,在生下七个水儿之后,才生下这个幺儿子。父母过世之后,七个水儿含辛茹苦把他养大,供他上了大学,参加了工作。他却是一副寄生虫心态,失业了下岗,自然会继续敲诈水儿们,谁叫是他姐姐呢?七个水儿没有一个人义正严词教其自立自强,受尽屈辱同样把他当宝贝蛋儿。这就是中国的女人,说她们伟大我们可以感动得泣下,说她们可怜生来不知道什么 是人生自我,当然也不会教弟弟自立自强的道理。它不仅是刁民刁性的艺术展示,还呼吁着女性人格的独立,是女性被压抑得没有自我的写照。这个小说的语言表明杜鸿有深入现实、剖析民族精神内核的能力——他表明自己的写作会在民族精神内核与后位表达两方面着力。问题在于七个水儿个性差异不大,语言上显得平均用力,难免重复和拖沓。
  《困兽》是杜鸿由习作到创作的转折点。发表于1999年的《芳草》,写男女同事因电梯出事被关在里面濒临死亡的种种奇幻感觉,象征精神困惑与痛苦,在绝境中通过性爱来宣泄。语言具有缠绕与苦闷的表现力,但尚生硬,缺少灵动,不够简明。
   《石牌保卫战》是作者化了很大功夫的第一个长篇,在描写战争如何把人变为战争罪犯和民族英雄两类军人以及战争对妇女的摧残上,取得相当的成功。在暴力描写上,用语准确,具有美感和控诉力度。与以往军事题材相比,有很大突破。问题在于战争背景交代与战争过程描写比较简略,突出了人而简约了事,场面不够开阔壮观,使习惯性读者觉得不够过瘾。因篇幅限制,有些章节类似提纲,细节描写省略,缺少长篇小说的细腻。
   这次出版的长篇《一个白痴通过的村庄》是杜鸿小说才华的第一次全面展露。他摆脱了中式西式各种既有路子的束缚,虚拟了一个古老而奇特的村庄,一个统治村庄的白痴,或者说一个怪胎。他的母亲怎么也治不好他,也整不死他。一切由命运安排,他与神灵只有一步之遥,他有能力作出100个百发百中的预言,从而也有一百个女人,有统治村庄的神力。他按照自己的理想建立独立王国,为所欲为,最终被活埋。这个结局是他最后的一个预言。也就是说, 他知道他的一生同样是不可违背的定数。评论者们认为这是各种艺术手法的集体运作,具有比魔幻更真实的震撼力度,使人想到宇宙规律、社会更替、人事沧桑、母亲的伟大、儿子的愚昧以及人性中善恶的较量、灵与肉的双重困惑等等。不少对话语言具有金属质感,文面灵通而融入诸多哲理。但叙述语言转接不够协调,语风未能贯穿到底,局部尚待加工。
  以尔雅书院为背景的中篇《清凉与素白》象一副泼墨国画,发表在2001年的《延河》。它再次表现了杜鸿沉着叙述久远故事的能力,不仅刻划了旧时的宜昌以及宜昌的历史文化积淀,刻划了姑爷、宝爷、秋先生、宝楠、墨荷一些活生生的人物以及他们之间的情变,文面弥漫着色彩与音乐构成的氛围,有着清雅而神奇的美。杜鸿善用比喻,直到宝楠把那颗被火药灼得乌黑的子弹,射进她的身体。当子弹很钝地钻进她的身体时,她感到一种灼烫,像一根火棍,压得她浑身颤栗。就是在这时,她回头看到宝楠那管冒着余烟,而且显得忧伤的枪口。在他文本里到处都是。你无法拒绝这样的描写所带来的美感。问题在于,关于宜昌那些史料性的叙述和故事进展本身,具有某种游离,给故事本身留下空白,让读者去想象是对的,而叙述间隙过大,似乎又是一种遗憾。
  中篇《情人和狼》具有从语言到内涵都具有强烈的现代冲击意识,而缺憾也正在于此。就小说文本要求而言,他把芭芭拉绘画的过程,当作生命展示的过程,画中有与情人做爱的秽物 有被杀死的生活在古兵寨的狼的血肉,还有情人的血,可以说,她对艺术所做的虔诚奉献是对当下无病呻吟的写作的反讽,同时,艺术历来又是生活的排泄物,有美妙的爱情与虔诚的奉献,也有臭不可闻的污秽,加入狼血显然想救其虚弱,结果却不得而知。开头关于光线的描写,细腻而深刻到触动生理感觉,而古兵寨与川汉铁路遂洞的加入,则多少与情节游离,尤其狼在文本还是作者的一个理念符号,没有写活,成为一个形象,影响了叙述的完整与合谐。我不能不说中篇《二十年的空白》在语言上是杜鸿中篇里较弱的一个。虽然作者把目光转到当下,构置了几对年轻人的爱情纠葛,具有现场意义,语言也很有张力,但铺陈与修饰太过,没有在已经达到的高度上有所变化,且同篇中相同的修辞方法重复使用,加之有参加同题创作的程世农那种虚拟人物语调一以贯之的语风作为参照,显得有些囊中待尽的味道。在短时期内无力给人以新的面目,由于时间距离拉近,要胜出《刁民李梦醒的家庭隐私》是一个难题。这在创作中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允许的。
   中篇《黑痣》表明杜鸿的叙述语言达到又一个高度,那种灵动而简洁的叙述与对话语风格突出地表现在小说的前半部,初看到的时候我十分震惊,这小子进步也太快了,前一个亮相还保留在脑子里,又换了个优美姿势。尤其是对于饥饿感觉的叙述,让人回到提起来全国都恐怖的年代,而他只不过赶上了十年动乱,到动乱结束都是个孩子,不能不佩服他的领悟力。然而到了后半部,他无话找话说的毛病又露出来了。在北京找王怯玲的一些情节和场景描写,游离构思,似乎不扯远点,就写不下去。当然我看的是初稿,而初稿给人的印象难以磨灭。
   中篇《幻想中的树》的叙述、对话,沉着而扎实。一个年代久远的保安团里的恩恩怨怨被他描述得活灵活现。欲望在时间里发酵放大,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或者遭受恩以怨报的不公,便会酿成杀人动机,这是常人心所在。杜鸿借这个故事展示了人心阴暗的一面,铲除阴暗必须铲除阴暗产生的原因。而现实中仍有不少为官者总是将正常人逼成杀人犯,毁灭自己又毁灭他人。我以为到目前为止,这是杜鸿语言艺术比较完整的一个。
   说到这里,我有几点不成熟的想法,说来与杜鸿共勉:一、文面不宜太过华丽,尤其是同类修辞方法的重复使用,要慎之又慎;二、着力探索生活化口语化的新汉语,保持张力与灵动,欧化的句式尽量避免,有读者跟我谈过这个问题;三、注重语言与构思的整体和谐,语言跟着构思走,不让语言魅力游离整体构思。
  (20021115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9

421

主题

2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7664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2-9-10 15:0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枫林渡 发表于 2012-9-10 08:35
拜读学习元版的精辟评说,愿这块热土从此郁郁葱葱。

谢谢你的到来,按谷总的话说,你给我们带来了温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9

421

主题

2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7664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 2012-9-10 02: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谷未黄 发表于 2012-9-9 20:01
这里是个寒冷的地方。

这里有些小说还是很可观的,但对小说评论可能没有什么兴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河南
精华
26

97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21282

IP属地:河南省濮阳市

发表于 河南省濮阳市 2012-9-10 08:3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学习元版的精辟评说,愿这块热土从此郁郁葱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89

2607

主题

4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39104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2-9-9 20: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是个寒冷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9

421

主题

2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7664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 2012-9-9 00:4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青春飘泊的痛感与美感
——评肯纳小说集《漂泊者的家园》
广东作家肯纳的这些小说,我是看着他象母鸡下蛋一样,一篇一篇贴在互联网的。一干文友相聚在小小的文学网站问石斋里,共同探讨小说创作,肯纳是其中最热情、诚挚的朋友之一。上网之前,写过长篇,发表过不少中篇,还写得一手地道的文艺评论和随笔,是广东省作协会员。来问石斋之前,他在人民书城、今日作家等网站出尽风头,长文短文被首页推荐。来问石斋便长住下来,潜心炮制小说,担当首席评论。他敦厚善良,象关羽一样忠义正直,赵云一样风流倜傥,有时又象张飞勇猛无畏,始终是网站的核心人物。有了他,论坛顿时增色。象他一样长住问石斋的还有湖北的吴过、寒蝉、杜鸿、南方、藤儿,山东的空水,东北的雍人,河北的孙元,安徽的清水吟、绿雾弥漫等等。肯纳的小说,这些人最先看、评。这些人你一言我一语,说不足处多,说成功处少,有时会说 得他坐立不住。我虽然篇篇看过,也三言两语参与过“打击”他的行动,却没写过一篇完整的评论。不是他写得不好,而是相信他很快会写得更好,总想等待他的下一篇出来再写,一直等到了今天。
老实说,当初读他这些小说时,只是感到技巧娴熟,诗意昂然,诗化的语言,本土恋爱的故事,文场、商场与情场的流荡,偏向西方现代和后现代文学的结构方法,浸透着漂泊一族的青春痛感与美感,归意浓郁而乡关淡远,这些都是一个作家应该做到的;没有看出这些作品对于触动当代人心理、进入当代人精神历程的意义。当他把作品归集成集,并且名之《漂泊者的家园》的时候,他着意刻画当代漂泊一族的立场和用心,一下子凸现出来了。他拨动了当代中国最敏感的神经——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浩浩荡荡的漂泊族,胜过美国西部牛仔的打工嫂、打工妹、下海者、文漂、职业经理、异地创业者,名副其实的新新人类,他们的情感生活跃然纸上了!
尽管文人和小资,习惯把自己称为精神漂泊者,唐代也有专写戍边生活的边塞诗人,但当今漂泊族的漂泊生涯、心路历程远非历史上任何漂流群体能够相比,有着更广阔更深远更凡俗的社会学、文化学和美学意义。文学如何面对这一最庞杂最活跃最敏锐的社会群体,把握好处理好他们的喜怒哀乐,使他们进入文学画廊,是一个崭新的考验,也是市场所在。肯纳自己是一名漂泊者,有丰厚的经历,又有创作的激情与功底,写这类题材的小说自然合适不过了。
下海前,他是一名中学教师,因受时代的蛊惑、漂泊的引诱,成了漂泊大家族的一员。从广东阳江到厦门,从一名普通的打工者到 销售经理,走运的时候手里自己有几百万,倒霉的时候赔个精光,遍尝人间辛酸苦辣。商场暗藏杀机,几次惨遭劫杀,情场也险滩密布,几经跌荡起落,至今单身一 人。这些作品,是他遭受了商场第三次大的挫折之后,一篇篇修改,整理出来的。我不知道他是怎样啃着面包或快餐面修改完这些作品的,但我相信这些作品给了他自己力量。《漂泊者的家园》首先是漂泊自己的精神港湾,然后才是读者的挚友。
飘忽不定的商场、文场、情场变化,执着不逾的爱情渴望与对女性心理的文化窥视,精神还乡的漂泊情结与当代文化青年的审美情调,是这部小说集的题材特色;诗意化的叙述方式,凝练的青春语句,清晰而断续的故事结构,多变的叙述角度,清新可爱的人物形象,着力刻画漂泊者青春痛感与美感的创作意向,是这部小说集的艺术特色;与众多漂泊者一致的亲身经历和作者广博的阅历,是这部小说受漂泊者欢迎和喜爱的优势所在。
关于肯纳着力刻画身心漂泊一族,有他的评论《身心漂泊的一族——读童仝的〈在最爱的时候分手〉》为证。湖北女作家藤儿说:“这是一篇贴近文本内核的评论文章,恳纳从三个方面对文本进行了解构:一、关于女人、房子和车子的故事;二、虚拟与现实的分裂; 三、漂泊与婚姻。他认为这三个方面构成了一个黄金支点,支撑着小说的原文本,并架立起一幅玲珑而鲜活的微缩景观,让读者全方位透视深圳这一大环境下飘泊一 族对爱与婚姻的渴望,深刻地反映了现代婚姻难民的深层心理因素和种种的社会原因。而我对《在最爱的时候分手》的阅读也就是建立在恳纳的《漂》的阅读基础上的。”
肯纳善于刻画人物,组织语言,勾连故事。经过修改的文本,精练利索,细节丰韵,出彩的地方很多。
《哀歌》清纯,刻画一个患心脏病的清纯女子香香,我与香香之间“对她来说是好事,对我来说却有损师德”的师生恋情。我投入了商海,而香香在25岁时长睡不起。
《白云悠悠》的故事发生在一家服装厂里,林伟与周颖之间的爱情故事。前任和后任销售部经理因爱而结合,过了几年相聚时少别时多的同居生活,然后是周颖飘然出国,流落他乡,展转到美国,两人的情恋也因为观念的差异而彻底告终。
《怀疑你是贼》写一名大学生到公司应聘而被这个城市的派出所当贼扣留,弄清楚了还必须写保证不控告才能释放的荒唐,这样的荒唐事打工者遇到的实在太多了。
河南孙元说:“读完恳纳的《归宿》,勾起些许沉砂。小说中的‘我’为了自由可以放弃一切,爱情,亲情,最后选择了死。我不知这种死是他最终追求的极致还是无奈的逃避,就我的经验来看,两种意思都有。我们这帮心里痒痒总想另辟一片天空驰骋的人是不会轻易选择死去逃避现实的,我们没有登峰造极的修为坦然对死如家常便饭,我们就 是这么一帮上上下下呆悠的人,无着无落呀。早先我不理解一些艺术家用自杀终结自己的生命,现在摸到点边了。他们不去自杀是不可能的,死是幸福美好的,你看恳纳作品中的那个‘我’,在死前处理着后事,井井有条,如待嫁的新娘整理自己的嫁装。不久的将来会有一句最前卫的问候语——祝你早点死亡。”     
湖北作家杜鸿指出过《我是谁》初稿的三得三失:“三得:梦境与现实的交替,拷问精神与肉体的自我走向崇高的境界;现实与精神平台等高的一致性,提供了特定的文本空间,不管人间现实世界建设得如何,它总是让读者引向或引入了一种思考现实与未来的状态之 中,把‘现实’的焦虑置身‘未来’的空间里进行观照,远远比建立在‘现实’立场之上所进行的泛滥的文化意识流露或呐喊要强得多;‘我’是以地球人特有的属 性切入到‘未来’之中的,所以在纵面上有现实对未来的侵蚀,横面上又有梦境对现实的切入,从而构成了文本的‘立体视景’。这样,形成了作者把现实与梦境不断进行交融的境地,造成了区别于其他小说样式的特殊文本和艺术感召力。三失:一、文学性被说教与纯粹理性的替代造成了某些细节的流失;二、某些情节与理念的无根无据造成小部分艺术真实的缺失;三、梦境与现实平台某种等高性带来现实与精神落差的缺欠。”
要特别说明的是《孤独的黄昏小调》,写的是老年续弦遭遇儿子媳妇阻拦这样一个社会问题,看似与漂泊并无直接联系。但是如果从创作心理学与作者经历的角度来看,与其它作品依然有着深刻的联系。我们会有这样的经验:一个孤独无依的青年,为了博得某个具体的或宽泛的不确定对象的爱恋,总会把自己说成黄昏小树林下苦苦等待的老人,而真正的老人是不会这样说的。这叫示弱求爱,调动女性的善良天性。我怀疑肯钠正是出于这一原因,才有这一作品。它透出的不仅是老人再婚的社会学信息,更多的是借人伤情的青春咏叹。至少从叙述方式看,它不是老年哀愁的调式,而是青春痛感与美感调式。
也许我们只是坐在书斋里,幻想着神游万里,把家园建立人类精神跋涉的高原地带;也许我们为具体的生存与生活细节压抑得失去了艺术知觉,梦中才为飘忽不定感到精神无依;也许太多的青春磨难和时光消失使我们失去青春痛感与美感,对人生际遇充满了畏惧,信心全无;当我们面对肯纳笔下的漂泊人生、漂泊人物和漂泊故事,总会获得新的感受。坦然面对与神定气闲的勇气,新的信念与力量孳生,离不开阅读,离不开文学艺术的滋润,离不开他人经验的参照。肯纳的《漂泊者的家园》是一杯清新的茶饮,至少有同气相求的功效。
至于集中其它作品,既然已经摆到面前,就要靠作者自己判断。因为作者是我的朋友,我有着更大的压力,既要对作品负责,更要对读者负责,不能吹得天花乱坠,也不能隐匿作者的心血。如果你从其中某一篇体会到精神还乡的激动,触动了自己漂泊中的青春痛感与美感,认同了作者的才华与诚实,我和作者一起谢谢你!
    2003515日湖北三峡问石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9

421

主题

2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7664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2-9-12 01: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善恶相兼的人性麦田
——读鬼金《金色的麦田》
网上多年的亲密文友鬼金让我为他的中篇《金色的麦田》随便写点什么,这反使我有些为难。我写了十年小说以后越加眼高手低,阅读十分挑剔,自己写不好,总希望人家比自己写得更好。不如纯粹是个读者、评论者,不会在写过小说之后胆子越来越小。加之年龄一大,对于完美的追求愈盛,论起文来,严厉苛刻,弄不好会伤害青年俊才,所以对于评论不得不十分小心,如不是特别要好而且受得住,不会主动评论。因为我不会比别人写得更好。
但鬼金的小说,无论如何我还是该说点什么。因为他挚爱着小说,又是我在网上认识的青年俊才,新诗写得相当不错,小说也很出色。多年来,除了在钢厂里开天车,孜孜不倦潜心小说,网下写,网上交流。他的小说,不仅在网上获得青睐,在纸媒上发表也不少。读过的人都说,具有先锋气质,擅长细部描写,极具艺术质感,有一种妖冶诡丽弥漫其中。我感到他精于短篇,比如《草尼湖杀人事件》、《我们去看大象吧》、《轧钢厂公墓》,都是近年来出色的篇章。他似乎是第一次写中篇,这个中篇断断续续写了半年才完工。他对小说质感的追求近乎苛刻,反复锤炼叙述节奏、描写角度和语言氛围,即便散笔短章式的“鬼散记”“一个人的札记”,也几乎是用小说语言写成的。而且,他一直搜求着大师们的经典之作,探究小说的奥秘。所以,许多小说开了头,觉得不够好,写不下去的时候,就搁下,找到感觉再写。《金色麦田》是其中一个。
这个中篇的故事并不复杂。出身农村的金子像许多打工妹一样,在城里做小姐。上大学的农村青年萧晋洗头时,认识了这个姐姐,并在她那里过夜。第二天上学时,路遇警察成光抓罪犯,慌乱中被成光击中。成光失去工作,与金子住到了一起。萧晋获得赔偿,却成了瘸子。金子正在接客时接到妹妹的电话,母亲犯病没钱住院,要她赶紧汇钱。金子却找不到银行卡,急得发疯,到处找成光,认为这卡只能是成光拿了。成光与一伙人赌博,赢了五万,接到过去的搭档焦建电话,说萧晋进城了,跟到旅馆却没见到人。成光赶了过去,这些年他一直多多少少注意着他,一则是觉得他可能与罪犯有密切关系,二则觉得自己造成了他的终身残废,刚赢了五万,希望拿一些钱给他。萧晋当然不会要,因为他正密谋报复。后来,成光被萧晋绑架,金子在电视台录制玩自述节目后,被一辆装满冻鱼卡车撞倒、碾过。
金色的麦田,生长着希望,也生长着罪恶。美被残忍地毁灭,美也在罪恶产生的地方诞生。金子像金子一样在生活中闪光,成光也呈现出人性的光芒,嫖客梁光明在金子急着寄钱又找不到成光的时候给了救命的钱,条件仅仅是要金子把他的那事烂在肚子里,疯狂报复的萧晋因为金子说过要回农村办个孤儿院,竟然真地收养了孤儿麦穗。善恶纠葛,人性在复杂纷乱的麦田按着自己的逻辑生灭。
这个中篇继承着鬼金一贯的风格。比如局部和细节的质感,比如金子的内心感受,比如人物行为的逻辑关系,不同的是题材更为现实。而现实题材的小说更难写,作为鬼金不多的现实生活作品,应该说已经较好地完成了任务。
但是,我觉得作为中篇,似乎没有鬼金自己的短篇精致,使用的技术更多属于短篇。读的感觉不如《草泥湖杀人事件》流畅、完整,整体笼罩不够,叙述上细致有余,简洁不足。不惜工笔的地方多,惜墨如金的地方太少,通篇没有一处节俭得使我震撼。金子找不到银行卡的情绪描写,就过。这种情绪只要点到,大部分读者会认同,可以节省一些笔墨。
另外,作为一个现实生活作品,还可以追问,精神层面还有深入的可能么?它有没有给人留下回旋的余地?作者希望读者读完作品后思考什么、感叹什么?我感到,文本留给读者的思考余地太少。而诱发与启迪,应是小说的诗意所在。
20081125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河南
精华
26

97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21282

IP属地:河南省濮阳市

发表于 河南省濮阳市 2012-9-12 13: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89

2607

主题

4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39104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2-9-12 16:46:2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会议研究决定,《长江文学》由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荆楚网主办,大家推荐超级版主元辰大帅哥担任《长江文学》执行副主编。专此祝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