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浙江省宁波市 2012-9-10 11: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沈鸿烈,不是咱山东人,更不是咱青岛土生土长的人,但他给咱老青岛作出了重大贡献,时至今日,凡是上了年岁的人都对其念念不忘。
前回段子说了咱老青岛的道路命名,基本都是用省市地县命名,极少用人名来命名,比较特殊的就是纪念国父中山先生,就是“中山路”,这个仿佛全国统一,每个地市都有。
另外一条比较特殊的就是俺说的“芝泉路”,是为了纪念段祺瑞(当年的总理,著名的“六不总理”,不抽,不喝,不嫖,不赌,不贪,不占,这是咱传统意义上的反动军阀吗?),因为段当年杀了刘和珍君以后,就一心念佛,他来青岛短住之时,还带头捐建了湛山寺(实际上段捐钱很少,也是确实没钱,段捐钱还是象征意义为重),所以就把湛山寺傍边的这条路命名为“芝泉路”。
还有一条就是“天门路”,???没听说过啊?
今天咱岛城已没有了“天门路”,因为这条路在1966年那场大运动中,被红卫兵小将给强行改了名,改成咱现在的“延安路”,包括“延安一路”“二路”“三路”,可以说这几条路都是现在市区的交通干线。
如此重要的路为什么当初竟然叫“天门路”捏?
这就是为了纪念本文的重点人物沈鸿烈,因为沈是湖北天门人,当初命名路的时候,沈是不答应用他的名字命名,说明沈还是个很低调的人,但手下拍马的(这差事什么时候都少不了)为了拍好一把手,就用了沈的家乡去命名。因此也就有了这条“天门路”。
(要说这红卫兵小将改路名的段子,也很有意思,当年那些带着旧社会烙印的路名通通都给改了,这“天门路”首当其冲,敢纪念旧社会市长,扯!那“芝泉路”更应该改,因为它是纪念大军阀,还有血债,那为什么没改呢?还是小将们不知道啊,他们不知道这“芝泉”是大军阀的“字”,才使得“芝泉路”躲过改名,保留至今。呵呵)
话说回沈鸿烈来青岛是接替正在前线打仗的“毕大人”,担任“渤海舰队”副司令。沈是科班海军出身,张宗昌让沈当渤海舰队司令是找对人了,历史结论也是如此。
歇会,抽袋烟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