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江第五高级中学(刘巷)校园内有一蔸三棵千年白果(银杏)树。 据清康熙九年《枝江县志》载“唐李世民即位后,鄂国公胡敬德,改清修寺为庾台寺,手植银杏一株”。古时清修寺今为枝江五中。 此白果树的前生,乃胡敬德手植千年倒伏之后又长出的三棵桠苗。到1982年全部倒伏,现不存。
1980年9月林业部的调查,此树树龄已有700年,树高16米、胸径1.15米,树冠1225平方米。 白果树像一位饱经苍桑的老人,见证百里洲一代又一代人生生不息的奋斗历史。 老人们说白果树象一颗定海神针,将飘浮的百里洲牢牢地钉扎在水中央永远不会飘走。 白果树像一把巨大的伞,庇护百里洲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踏上仕途,为国争光。
白果树在抗战期间,其身弹痕累累,见证了日冠的刺刀屠杀中国人民的历史。白果树下有个大舞台,为新中国的百里洲政府清匪反霸、惩恶除奸,土地革命等演绎了一首首正气之歌。 白果树最终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分别于1970年6月、1980年夏和1982年1月倒伏,倒伏原因是冠枝密茂,顶重根腐,白蚁蚕食而致。 至今百里洲人依然怀念那蔸三棵白果树,一代又一代讲述白果树的故事,认为树形不在树“神”还在。为纪念白果树,现五中师生在原地修建了一座“读书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