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中,“教师”这一职业倍受尊重,孔子指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关汉卿更是高呼,“一日之师,终身为父”;谭嗣同认为,“为学莫重于尊师”......教师,不仅是人类知识的启蒙者,更是人类灵魂的引路人,正因如此,人们尊重地称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并把每年9月10日规定为教师的法定节日。 今天,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教师节,给教师送礼的话题再次成为社会热点。一方面是政府三令五申禁止教师收礼。另一方面却是一些学生和家长“热情参与”,想趁此机会感谢老师;更有一些商家推波助澜,开发出众多昂贵的“教师节礼品”,在网站上公开叫卖。 中华民族是一个礼仪之邦,是一个懂得感恩的民族,家长和学生通过教师节这个纪念日和送礼的方式,来表达对教师悉心培养、辛勤工作的敬意和感谢本无可厚非,是一种礼仪、礼节的体现。但关键是以何种心态送礼?送什么样的礼?送礼的目的是什么?如果送去的是大量金钱,或所送物品价值过高,那就会使教师节变味。“君子之交谈如水”,同样,师生之情也无需用金钱和物质来证明和维持,礼物重并不能衡量尊师重道的礼仪重,反而一些送礼者并非出自对老师的真心感谢,而是有特殊要求罢了。其实,表达对老师谢意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一条祝福的短信、一束鲜艳的花朵,更或者是帮助老师打扫一次家务劳动……这些同样能够表达家长和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敬爱之情,只要是发至肺腑,或许要比送重金、重礼显得更真诚!教师节里,尊重是送给教师们的最好礼物,理解是对教师们的最大支持,成绩是给教师们的最好回报,切莫彼“礼”之重玷污了教师这个圣神的职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