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是一名基层信访干部。但在家人眼里,他是一个“不顾家”的人,每天早出晚归,有时,上访的人干脆找到家门口,家也成了工作的一部分; 他是一座联系干群桥梁。5年来共接待3700余批次1.2万人次群众来访,办理了350余件群众来信,在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群众称他是黄梅的吴天祥,他,就是黄梅县信访局副局长梅新。几年来,他默默无闻,无怨无悔,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普通岗位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他,心系百姓的好干部
“百姓把你当官看,自己就要当牛使”,这是梅新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他多年来拼力为群众办事的真实写照。
2009年寒冬,天空中飘着鹅毛大雪,当下新镇老垸村村民李绍文从梅新手中接过1.8万元补偿款时,他再也控制不住内心的感激之情,禁不住老泪纵横,放下双拐,双腿跪在深深的积雪里向梅新嗑头致谢。梅新连忙双手扶起他,激动地说:“当官就要为百姓做事,这是我应该做的”。
原来,李绍文在一家民营企业上班,因同事违规操作致使其腿部伤残,后来与企业老板达成赔付7万元的补偿协议。事后,李绍文要求追加后期医疗补偿费用,上访到县信访局。企业老板认为李绍文是无理取闹,县信访局是“多管闲事”。梅新详细了解情况,反复耐心的协调和劝导,企业老板最后被他的为民办事的较真精神所感动,同意向李绍文再一次支付了1.8万元补偿款。同时,梅新又协调下新镇及民政部门为李绍文解决了低保。
在繁重的信访工作中,梅新同志认识到,许多群众走上信访路,一方面说明一些部门的服务意识不强、少数地方干群沟通不畅,另一方面说明老百姓依然很信任政府。经过实践摸索,他提出了两个转变:变上访为下访,变接访为约访。几年来,梅新深入基层下访150多次。他像对待父母那样拿工资为上访户买米,买油,买车票。每到腊月年关,他总要背上一袋米、提上一壶油,逐一到那些老上访户、困难户、孤老户上门慰问,给他们解决点实际困难。
他,维护稳定的“润滑剂”
近几年来,我县除因企业改制、医患纠纷、涉军人员、库区移民、交通事故、县城区“禁麻”、城镇建设征地拆迁等引发的普遍性矛盾纠纷外,还有石材老板、教育民师、离任村主职干部、联社协解员、尿毒症患者等新型矛盾群体,信访工作任务非常繁重。群众的信访事项涉及社会方方面面,政策性强、专业性强,但梅新同志总能依法依规从容应对,主动承揽,因案施策,让信访人心情平和,让问题得到解决,让群众得到满意。
5年来,他坚持每天到县委、县政府驻地进行巡查,发现有群众上访第一时间介入处理,竭力维护党政机关正常办公秩序。
有人笑称梅新能掐会算,总能及时预见并化解突发事件。今年省“两会”期间,他考虑到重点信访群体可能要在这一敏感时期越级上访,自己每天都亲自到车站周边地区进行巡查。2月20日早晨7点,40余名教育民师在县汽车站集会串联准备赴省集体上访。他发现情况后,一边稳住集会牵头人,一边向领导汇报,通过反复向牵头人代表宣讲政策,成功地将信访教育民师全部截留在黄梅并劝回各自乡镇,避免了一起重大越级上访事件的发生。
他勤于思考,善于总结。他非常注重推进工作的系统化和规范化,县信访局经他拟订并运用的有《黄梅县信访工作流程图》、《黄梅县信访转送单办理流程》等10多项规章制度,有的制度还为周边县市借鉴推广。他还经常分析研究信访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建议供领导及相关部门决策参考,从源头上预防信访问题的产生。针对城市拆迁、土地征用补偿标准不规范,他提出了统一标准的建议,受到了县有关领导的高度肯定,并被迅速采纳推行,避免了因此类问题造成群众上访。
他,家人眼中的工作狂
对信访工作的执着,使梅新亏欠家人太多。妻子称他“三不管”:不管家务私事,不管儿子学习,不管家庭开支。
工作是他的爱好。当领导叫他注意休息时,他说他不上班心里就觉得空荡荡的。梅新自调入县信访局5年来,他的工作时间基本是五加二、白加黑模式。为了工作的需要,他经常是伴着晨曦出门,背着星光而归,有时夜里刚回到家,又因突发信访事项返回了工作岗位。半夜因紧急公务赶赴北京、武汉是家常便饭。出差就更多了,有时一次就20多天,以致他的儿子常对别人讲:“我爸爸把自己卖给信访局了”。
2010年的一天深夜,他刚处理完一起集体上访,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手机铃声响起,原来是乡镇里反映我县石材老板二十余人,因对县政府提前关停石材厂不满正在武汉集结准备第二天大早越级上访。他二话不说,转身就走。妻子说:“没见这样搞工作的人”。妻子知道拗不过他,怕他着凉感冒,跟着跑出门,送来了一件风衣。当他千辛万苦找到石材老板的住处时,已是第二天凌晨三点。通过他的苦口劝说和耐心解释,成功将20余名石材老板们劝回黄梅。
旁人都不知道,梅新在为工作奔波劳苦时,他的母亲却一直患有严重的高血压等多种疾病,平时母亲的看护只能交给他的妻子和姐姐。2009年8月的一天,他母亲血压突然升高,情形非常严重,他妻子打电话要求他立刻回家帮忙送母亲到医院急救,但他因正在接待来访群众无法离开岗位,导致母亲错过最佳治疗期而留下半身不遂等后遗症。谈起母亲,他感觉最深的是愧疚。
每年的除夕夜,梅新都是在“12345”书记、县长专线办公室度过。前年除夕,因“12345”书记、县长专线电话太多,晚上他还让妻子过来帮忙,一起在值班室接听电话达300多个。前任县委吴海涛书记看到这感人一幕,感叹说,“梅新,工作很平凡,精神不平凡”。
有人说,信访工作是“天下第一难事”;而梅新,就是这样一名共产党员,用赤诚和挚爱,履行了一名基层信访干部的应尽职责,书写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责任编辑 潘思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