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麻城市有关部门领导挑战舆论监督 撰文/夏天 大跃进年代,湖北省麻城市爆出粮食亩产三万六千斤的奇闻,今年初和最近又爆出该市野鸡岗村干部冒领国家粮食直补款和顺河镇中小学生背着课桌上学的奇闻。这三条奇闻国人皆知。而麻城市又一件怪事国人却知之甚微,那就是利用红头文件忽悠老百姓,该市牛人杨遥、蔡绪安挑战舆监督,玩利用负面新闻提高知名度的游戏。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请看麻城市乡土拔尖人才、党报农民通讯员夏建武同志娓娓道来…… 我是湖北省麻城市党报农民通讯员夏建武,退伍军人、函授大专文凭。自1986年以来,我采写的新闻稿件被《人民日报》、《中国妇女报》、《湖北日报》、《黄冈日报》、<<羊城晚报>>、<<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宝安日报>>等全国20多家党报党刊发表2000多篇,连续五年被湖北日报社评为优秀通讯员,连续十五年被黄冈日报评为模范通讯员。年年被麻城市广播电视局评为“十佳通讯员”的第一名。为党的新闻事业和宣传麻城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成为麻城市最杰出的乡土拔尖人才。
由于我在新闻报道工作中成绩突出,在当地新闻界有一定的名气,1994年我被麻城市宋埠镇政府聘请从事新闻报道工作。1995年我又被麻城市张家畈镇政府聘请从事新闻报道工作,1995年春,我将自己在新闻报道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及家庭贫困现状向黄冈市委书记贾天增同志反映,并要求将我转为国家干部、安排工作。贾书记对我所反映的情况非常重视、亲自批示让麻城市委解决我转干的问题。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麻城市市委当时的主要领导对我有成见,只因1993年我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一篇题为“麻城群众取不到汇款”的读者来信,当时全国有7个省都有类似情况,人民日报为我这篇来信专门发了记者调查和编者按。见报的第二天,麻城市委书记组织市农业银行行长、市邮电局局长现场解决群众取汇款难的问题。麻城市委主要领导认为我揭_露了麻城市的阴暗面,给市委领导难堪。为了应付贾书记的批示,麻城市委派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前往张家畈镇对我进行考察,准备随同当时的村干部考乡镇干部时一同解决我的转干问题,结果在终审时市委主要领导却以莫须有的罪名坚决顶着不办。当时麻城市人事局局长程亚平同志对我说:“市委让我们该办的事已全部办完了,现在要看市委主要领导拍板了。”
1999年5月,根据麻城市委、市政府对农民通讯员的优惠政策,市委决定对照政策规定对达到转干条件的农民通讯员给予破格转干, 其中,市委文件规定:一、连续3年被湖北日报评为模范通讯员(含优秀通讯员),或连续5年被湖北农民报、湖北电台、黄冈日报评为模范通讯员的市内通讯员。二、连续从事业余通讯报道工作10年以上,累计在湖北日报用稿20篇,或在黄冈日报用稿50篇以上者。而我却是连续5年被湖北日报评为优秀通讯员、连续15年被黄冈日报社评为模范通讯员、连续从事业余新闻报道工作15年、在湖北日报社用稿75篇、在黄冈日报社用稿300多篇。我全部超过转干条件被破格转干。可是,由于优惠政策没有落实到位,至今一直没有给我落实干部编制、一直没有落实上岗单位,使转干文件成为一张空头支票。
我当初在农村艰苦的条件下一直坚持为党的新闻事业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已的青春,白天采访,晚上写稿,第二天清晨我又爬10多里山路将新闻稿送到张家畈镇邮电局发出去,象这样靠步行送稿到邮电一直坚持了3年。后来我买了一部自行车,可是屋漏偏遭连阴雨,一次在去邮局发稿的路上,在一拐弯的徒坡下被迎面来的一输机动三轮车撞倒在地,顿时额头上鲜血直流,被车主送到医院缝了6针,至今额头上还留有不可磨灭的印记。由于我的勤奋,使我在新闻写作上取得的成绩与麻城市委宣传部的专职新闻科长难分伯仲,要知道我是一位业余的农民通讯员,且报道的范围仅局限于一个镇,而市委宣传部的新闻科长却是专职,且报道的范围是全市,两相比较,可以说我创造了一个奇迹,因为整个麻城市每年在湖北日报获奖通讯员名单中只有新闻科长和我。取得这样的成绩在当今中国农民通讯员中是绝无仅有的,可以说是中国最杰出的党报拔尖农民通讯员。
由于我被转干后没有安排上岗,我只好前往深圳打工,在打工期间我仍然坚持向党报投稿,先后在<<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宝安日报>>上发表新闻作品100多篇。后来又到江苏省太仓市打工,在各杂志上发表报告文学作品5篇,被太仓市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2009年9月至2011年11月,我10多次找有关领导要求解决我的干部财政编制、安排上岗,均杳无信音。还在全国各大网站发贴诉求,麻城市有关领导均无动于衷,这是公然向舆论监督挑战的具体表现。 2012年1月初,我先后向麻城市蔡绪安的电子邮箱发过两次诉求材料,向麻城市委组织部长朱冬明发过一次挂号信,亲自将两个文件的复印件及诉求材料委托市委办公室工作人员转交市委书记杨遥,我又将文件和诉求材料前往市政府办公室委托工作人员转交市长蔡绪安、接着又将文件和材料送往市委宣传部办公室委托工作人员转交宣传部长邱胜平。然而,令人遗撼的是,同样石沉大海。 当笔者采访完麻城市农民通讯员夏建武后,不竟掩卷沉思,心情十分沉重。麻城市出现粮食亩产三万六、野鸡岗村冒领国家粮食直补款、顺河镇五千中小学生背着课桌上学、利用红头文件忽悠人,牛人杨遥、蔡绪安挑战舆论监督、玩利用负面新闻提高知名度的游戏。这四件奇闻,看似毫不相干,其实,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的共同点就是:不诚实、不讲诚信、说假话、办假事。这也许是麻城市干部的遗传因素在起作用。
诚信是金!中国历来有一句古训:“许人一物,千金不移。”中国老百姓在与人交往或做生意时尚且讲究诚信,而麻城市党政机关又是怎样做的呢?鉴此,我们要坚决维护麻城市委、市政府出台的<<麻城市新闻报道拔尖人才奖励办法>>文件的唯一性、排它性、权威性、严肃性以及相关部门出台的转干文件的必然性。作为新一届的麻城市委、市政府领导要敢于面对现实,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应进行诚信危机策划,尽快将这两个文件落实到位,重新塑造党委、政府形象,以取信于天下。否则,革命老区红色麻城的招商引资工作、经济跨越式发展,将会成为一句空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