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草月儿 于 2012-9-13 23:20 编辑
□ 王荫琴
是和先生结婚的第二年。那年头的年轻人多迷罗密欧与朱丽叶,我俩更是铁杆迷。
浪漫的罗米欧和朱丽叶当然远离世俗的采买烹煮,但肚子浪漫不了呀,于是吃了一年多的食堂,硬是把我吃成风吹得倒的林妹妹,对门的李大姐看不过眼了,要先生买只鸡给我补一补身子。 先生从善如流,不但买回一只鸡,还买回锅瓢碗盏带炉灶。看先生磨刀上阵,好奇地走近去看稀奇,那是只母鸡,正很温顺很沉静地与先生对视,忍不住赞道,这鸡视死如归呀。再看看鸡冠和鸡腿都呈乌紫色,不像平时看到的母鸡冠子那么鲜红好看,便有点疑惑,忍不住问先生这鸡会不会是发瘟了,先生很不以为然地笑笑,那么小看你的丈夫?问过店主了,是乌鸡,很滋补的。 于是回卧室看书,安心等待大朵快颐的美妙时刻。 隔壁厨房里静悄悄,全无屠宰小动物时常有的嘈杂搅挠,过了好一阵,才听见先生很响亮的说话声,哈!这只鸡真老实呀,杀它都不叫。 终于开饭了,饭桌上热气腾腾一大汤碗。下箸,拨开罗卜片,绕一圈,再绕一圈,咦!鸡块呢?回头问先生,先生笑。再问,回道,下次再买。我迷惑了,刚才你杀的那只鸡呢?先生脸讪讪地,李大姐说不能吃,那鸡瘟得快死了。先生话没说完,我已经笑到桌子底下去了。 从那以后,只要和先生开玩笑或舌战落下风,我就会不紧不慢地扔出一句话:哈!这只鸡真老实呀。立刻就能反败为胜。这法宝至今已几十年了,仍有神效。大概还可使上几十年吧。 嘿!那只“乌鸡”真好。
一九九八年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