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老敬老好儿媳——刘末香 .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传统美德在中华古老的大地上,一代代相传到今日。 湖北省仙桃市三伏潭镇双剅村村民刘末香同志就是发扬这种传统美德的先进者之一。她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今年53岁,儿孙满堂,也到了享清福的时候,但她几十年如一日地赡养自己的公公、婆婆,用亲情、孝行影响着、感动着周围的每一个人。 今年83岁的老公公,早在1950年就双目失明,凭着走乡窜户给人算命过生活,勉强为三个儿子娶妻完婚。1980年刘末香与丈夫相识相爱并结婚。老人选择了跟随小儿子、小媳妇刘末香一起生活,作为新媳妇的刘末香,没有一句怨言,承担起伺候公公婆婆的重担。2007年,婆婆一病不起离开了人世,留下了双目失明的公公。儿媳刘末香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刘末香的儿子结婚了,新媳妇到家后,刘末香怕新媳妇嫌公公脏,每天做好饭后,把公公扶到饭桌上先是一碗汤,再是一碗饭端到公公手上,并为公公夹上可口的菜。平时做鱼吃的时候,她总是把鱼刺一点一点剔出来后,再把鱼肉放到公公碗里。一碗汤、一碗饭这一端就是5年,先是端到桌上,再后来就端到床前。春夏秋冬、寒来暑往,一天、一餐都不曾间断过。 公公年纪大了,除了双目失明,还患上了高血压、前列腺炎等疾病。稍有不慎就有倒地不起或掉进水沟和厕所等地的危险。为了照顾公公,刘末香放弃了和丈夫、儿子、媳妇一起外出打工的念想,一心一意的照顾着公公。公公虽然双目失明,但总觉得让儿媳妇侍候自己拉屎拉尿不好意思。有一次,公公自己摸着去上厕所,死活不要刘末香跟着,谁知一下子倒在了粪坑里。等刘末香听到“咚”的一声响的时候,公公已经在粪坑里挣扎了。刘末香不顾臭气熏天,跳进粪坑把公公操上来,先替公公清洗干净后,自己再去清洗。近两年,公公开始有些神志不清,经常提着裤子从床上爬起来,边走边拉,走到哪拉到哪。有一次,刘末香到田里去摘菜回来,家里一阵臭气,一看公公的房里、堂屋到处都是公公的大便。再一看,公公的衣服上,床单上也全是大便。刘末香一句埋怨的话也没有,端来热水给公公清洗身子,换洗衣服,收拾屋子。她轻轻地对公公说:“爸,我给您专门买了座便器,准备了专门的粪桶,您不要到外面去,在房里方便就好”。一时意识清醒的公公听了媳妇的话竟像做错事的小孩子一样哭起来。 公公的年纪越大前列腺炎越发严重,经常大小便失禁,衣服、被子要经常性的换洗。刘末香为公公准备了五套床上用品,每天都要换洗2次以上,家门口每天都晾着公公的床单和被子。每天都要给公公清洗一次身体。夏天一把鸿运扇,冬天一个热水袋,五年时间换了4个热水袋。 2012年春,刘末香右肩上长了个囊肿不得不到医院手术。手术过后点滴还没有打完,她强烈要求医生给她抽针回家照顾公公,丈夫在一旁好说歹说自己会做饭,会照顾好自己的父亲,但刘末香不放心坚持回家给公公做饭,检查了父亲的状况后才回医院继续打针。在她住院的九天时间里,她每天中午都抽空回家安顿好了公公之后再回医院。同病房的病友劝她说:“你咋这样啊,他儿子照顾父亲你有什么不放心的啊?再说他父亲也该他照顾啊!”刘末香说:“这些年,我照顾老人习惯了,老人的生活起居我都摸出了规律,他们长年在外不知道的,如果在我手术的这几天里老人出什么事情的话,得不偿失,再说我坚持一下没问题的。” 在刘末香的言传身教下,她的一双儿女也特别的孝顺,一有时间他们就结伴回家看看妈妈,替替妈妈。老人高兴地说:“我虽然没有养姑娘,但娶的幺媳妇胜似姑娘。” . (由双剅村党支部提供.转三伏潭政府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