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上士

- 积分
- 847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
本帖最后由 龙行九天 于 2012-9-27 08:11 编辑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荆门新闻网《新闻110》节目。牛肉蛋白质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所以味道鲜美,受人喜爱,享有“肉中骄子”的美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的食品。既然是大家喜爱的食品,那么质量就不能马虎。保证市场上牛肉质量的第一关,应该就是正规屠宰这一环节。私屠乱宰不仅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更对百姓的健康和食品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为规范市中心城区牛羊屠宰经营秩序,杜绝城区注水(胶)牛肉泛滥,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消费安全,我市商务、公安、工商、畜牧、卫生、环保等职能部门曾于2011年11月8日成立了中心城区牛羊屠宰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联合开展了相关整治行动,以前擅自设点屠宰牛羊的经营户,不得再进行私自屠宰。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专门提交建议,市委市政府领导也作出了明确批示,决定在城区恢复牛羊肉定点屠宰。但是近日本网编辑部接到市民报料,称杨家桥水产品批发市场内藏有宰杀牛肉的窝点,宰杀过程极不规范卫生,且牛肉都流向了市民的餐桌。为摸清私屠乱宰的具体情况,9月22号、24号,记者对该窝点进行了暗访,其暗访结果令人堪忧。
【正文】
9月22日晚11:40许,记者随知情者的引导,在杨家桥水产品批发市场内找到了私宰窝点。该窝点隐藏在市场靠西边的院子里,院内又有南北两处两个小院落围起的作坊,石棉瓦盖顶,大门紧闭。北边作坊的小屋内有一头未宰杀的活牛。作坊周围散发着一股难闻的怪味。据记者观察,在约有十平方米北边作坊里,2女1男三名工人正熟练的分割已肢解的牛肉,分割好的牛肉、内脏、骨头直接丢在地面上,整个地面被血水浸泡,脏乱不堪。南边作坊内的牛宰杀没多久,三个工人忙着肢解,牛的头部清晰可见。
【主持人】
据知情者透露,每天晚上11点左右,该窝点开始杀牛,每次杀2头到4头牛,有时还宰杀死牛。工人在凌晨将牛肉分割送往我市各菜市场贩卖,还有部分牛肉会直接送到城区的餐馆。知情者还告诉记者,这里的工人昼伏夜出,每宰杀一头牛可拿到一百块的报酬。此外,知情者告诉记者,这里的牛是先用电击死,然后割开喉管往血管注水,一头注水牛,水的重量可占到总重的40%。然而这样的问题牛肉,最终是否真的流向了我市各菜市场,老百姓是否就这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问题牛肉买回家食用。9月24日凌晨,记者再次来到该窝点暗访。
【正文】
9月24日凌晨,记者再次来到该窝点暗访。4点35分,一辆三轮摩托车驶入宰牛作坊所在的院子,在随后半个小时内陆续又来了4辆机动三轮车,平均5分钟一辆。4点44分,第一辆装着牛肉的三轮车开出来,离开批发市场。记者在第三辆离开的三轮车后跟随,发现车上装满了牛肉,约有数百斤。三轮车驶出批发市场,在杨家桥十字路口右转驶向市区,5点23分左右驶入象山市场。私宰作坊的牛肉运到这里后,工人把牛肉抬到摊位上挂好,正式上架销售。
【主持人】
毋庸置疑,私屠乱宰对百姓的身体健康和食品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面对这种现象,人们不禁要问,为何这些问题牛肉没有经过任何检疫,就能大摇大摆的在市场上销售,进而流向市民的餐桌?相关监管措施是否得到有效执行?除了市民爆料的这个窝点,我市是否还有更多这样私屠乱宰的窝点?为何私屠滥宰现象仍然屡禁不止?对此,本网将会继续关注。(荆门新闻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