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571|回复: 0

不遗余力育新苗——记黄梅县委退休老干部熊安余

[复制链接]
来自
浙江
精华
0

240

主题

1627

帖子

2447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2447

IP属地:浙江省温州市

发表于 浙江省温州市 2012-9-27 21: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他,是“感动黄梅十佳人物”之一。虽已年逾六旬但仍精神矍铄,每天奔波于乡村、学校,为了关心下一代事业而孜孜以求、不计回报、无私奉献。    他,就是退休干部、黄梅县教育局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熊安余。
行者匆匆,足迹遍黄梅
    1984年,在教育战线奋斗了25年的熊安余同志,因为工作勤谨,文字功底深厚,调至中共黄梅县委党史办,专门从事党史编研工作。期间,他主编了中共黄梅组织史一、二卷,《黄梅八年抗战》、《新黄梅五十年》等著作,为黄梅党史、革命史的修编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
    1999年夏天,从黄梅县委党史办主任位置上退下来的熊安余同志又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黄梅县教育局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从此,一个老共产党员、一个老教育工作者、一个老文化战士的身影,又与另一项伟大的事业联系在一起,与黄梅千万个青少年走在了一起。
    退休之后,他仍不能忘情于党史、革命史的编研工作。先后花四个月时间,栉风沐雨走访江西、安徽两省有关县市,将土地革命低潮时300多位黄梅革命骨干转移到赣北、皖南建立革命根据地的事迹查得明明白白,并把黄梅籍著名红军将领宛希先、洪超、石衡钟、刘之至等人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事迹访得清清楚楚,从而填补了黄梅原有史料的许多空白;还逐人仔细查阅分析考证全县3000多在册烈士的档案资料,了解掌握了大批生动感人的史实细节,再现许多历史真相。一次,在寻访的山路中,他脚下一滑,一下绊倒在山路上,脚悬空了,双肘撑在粗糙的石砾上。他挣扎着爬起来,长长舒了一口气,揉揉胸口,擦擦双肘上的血滴,又往前赶……
    后来,他整理审阅自己调查访问积累的20多袋、计300多万字的资料,每天至少写作8小时,历经5年时间,写成并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黄梅人民革命史》(28万多字),《黄梅英烈传》(36万多字)。这在他的人生航道上留下了闪光的一页,也为黄梅党史、革命史建设中留下了珍贵的史料。
    一朝奔波成习惯,十年辛苦十年忙。在担任关工委工作10多年来,他“退职不退责,退休人不休”,满腔热情地扑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上。他早出晚归,行程超万里,走遍了黄梅县16个乡镇的600余所中小学,座谈3000余名师生,咨询1000余名家长,撰写教育报道、教育论文、教育评论100余篇。
师者谆谆,余热奉教坛
    2002年秋,他受聘黄梅县第一中学选修课教师,主讲自编教材《黄梅人民革命简史》。课堂上,他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做到史中有论、论切肯綮,史论结合,旁征博引,深入浅出,让枯燥的历史课有血有肉,好懂易记;课后,他还通过电子邮件、电话、短信等方式与青年教师、中小学生、家长交流,解答教育疑惑,探讨教育问题,分享教育喜悦。有时一个电话打了二三十分钟,常常是他让对方放下话筒,由他再打过去,看得老伴直摇头:“哪来这样的奉献法……”
     “五四”讲团课、“六一”讲队课、“七一”讲党课、“十一”讲爱国课,是他的常态课程表。
    而在一些突击性的宣传教育活动中,他总是克服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出色地完成任务。1999—2004年间,他先后担任共青团黄梅县委“革命传统教育”巡回报告团主讲、县委组织部“送课下乡”讲师团主讲、教育局“手拉手—弘扬民族精神”讲师团主讲,为全县中小学生、乡镇干部做革命史报告2000余场次。有时一天要连讲3场,一场2个小时,喉咙嘶哑了,喝一口白开水,含着喉片继续讲;六月三伏,高温劳累,中暑头晕,胃部不适,吃不下午饭,搽一点风油精,又赶往下一个报告点;数九寒天,他和师生一道,冒着刺骨寒风,站在山坡上,为贫困山区师生讲解老区人民革命斗争史……
    担任关工委工作10多年来,他被50多所学校聘为团、队校外辅导员或德育工作顾问,还担任县委党校客座教师,奔赴全县各地,从县城到乡镇,在机关、学校和村、组,以报告会、讲座、理论辅导、送课下乡等形式,主讲党史课、班队会课、革命史课3000余场,益众逾30万人次。   
学者孜孜,才识惠学子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他敏锐的瞄准了“家长学校”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社会课题。他深刻地认识到:办好家长学校,革新家庭教育,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完美结合,是全国教育系统关工委的要求,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做好这项工作,他深入全县各乡镇学校,调查研究,宣传发动、检查促进,与许多学校师生倾心交谈,听取意见和建议。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他选定有代表性的县、乡学校作为试点,一头扎进学校,向广大师生家长学习,帮助学校和教师总结并推广工作经验;与老师一道,认真研读外地开办家长学校的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摸索出出了一条“家长填写《学生在家表现调查表》,帮助老师真实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教师向家长汇报学生学习和思想表现,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动态;学生展示特长,向家长展示素质教育成果;学校领导和教师通过家长学校向家长上课、与家长面对面讨论如何教育孩子的热门话题,取得一致共识;家长为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形成育人合力”的家长学校办学之路。
    在家里,他将孙子外孙作为实验对象,开展素质教育与科学教育实验: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琴棋书画,清晨祖孙同诵,黄昏祖孙共吟,引导孙辈畅游学海,博览群书,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他坚持写实验日记,进行对比分析,整理成家教经验,供老师和家长借鉴。
    诚所谓老骥不减千里志,常怀少壮万般情,“安”得一颗关爱心,不遗“余”力育新苗。熊老,总是在不知疲倦的工作中,不断超越自己,不断续写着一个又一个传奇!
    (责任编辑 潘思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