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长江大学蔡甸校区一学生发帖称,开学搬入新宿舍后,因没有纱门纱窗,十多人相继被隐翅虫感染皮炎,学生担心“伤口不及时处理会毁容”。 目前,夏秋两季正是隐翅虫活动的“旺季”,武汉多家医院表示,最多时一天会接诊40人左右。专家提醒,隐翅虫体内的酸性液体会“腐蚀”皮肤,切莫用手拍打。 十多人患隐翅虫皮炎 “刚搬入蔡甸校区,就有学生陆续感染隐翅虫皮炎。”前日,长江大学大二学生小林在网上发帖说,该校校医院这一段时间有十几个学生被感染前去求治。 昨日,记者联系上小林。他说,5、6天前,他起床时发现右手小臂上一条长7厘米的红印子,当时没什么感觉。没过3天,手上的“红印”越来越严重,开始出现红肿,面积扩大不说,表皮上还长出密密麻麻的小脓疱。“又痒又痛,我干脆动手挑破,隔天脓疱又出来了。” 小林说,十几个同学都有跟他相似的症状。“还有的女生脸上被‘毁’,只得戴口罩出门。”小林说,十多个学生接连被虫爬,到校医院看病,才知道这是“隐翅虫皮炎”。 医院一天接诊三、四十例 今年夏天,网上有“警示”称,隐翅虫在你身上时绝对不要打,它身上有毒液,接触到皮肤就死定了。还有网友因沾到毒隐翅虫体液长满了疱疹的图片,看起来十分恐怖。 隐翅虫是什么虫?为何近期集中“作恶”?昨日,武汉市疾控中心相关专家吴太平说,隐翅虫又称“青腰虫”,是一种蚊形的小飞虫,头黑色,胸部橘黄色,身长0.6-0.8厘米,类似飞蚂蚁,白天栖息在杂草石下,夜间出来活动,喜欢围绕日光灯等飞行,夏秋两季最常见。 武汉市普爱医院皮肤科主任徐慧珍说,这种虫子在武汉比较常见,夏秋两季温度,正适合他们繁殖。今年夏天到现在,门诊接到的“隐翅虫皮炎”患者有300人左右。大多是带状或条状红斑,皮肤表面会起脓疱。“虫子的毒性液体会引发皮疹,如果受伤面积不大,会有轻微痒痛、烧灼感。但症状普遍很轻,抹点外用药膏很快会痊愈,更不会致死。” 记者走访发现,协和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解放军161医院等皮肤科门诊,每年都会接诊大量被隐翅虫“爬过”的患者,最多时一天接诊三、四十例。多家医院的医师表示,跟往年相比“感觉有点疯狂”。 2012年09月28日 长江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