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084|回复: 0

沔阳渔鼓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24

3276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东湖元老

大中华联邦沔阳州玉沙市市长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22559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水王勋章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仙桃市

发表于 湖北省仙桃市 2012-10-3 20:5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沔阳渔鼓

沔阳渔鼓

     江汉平原地势低洼,水灾频繁,故有“沙湖沔阳州,十年九不收”之民谣,旧时百姓深受水灾之苦,只得背井离乡,靠敲碟子、拍渔鼓、打莲湘、玩莲花落、唱民歌小调乞讨谋生。起初,渔鼓被水荒穷人作为沿门乞讨卖唱来谋生和艺人演唱养家糊口的曲艺形式;之后,在茶馆坐唱或红白喜事赶场祝酒取彩。曲目均为庆贺祝词与断片唱本,以及为人处事的应酬语言“见子打子”的即兴唱词。如“来在府门外,先把四宾礼客拜……”、“唱了这一会,茶水无一杯,虽说东家柴和贵,可用罐子煨”等。充分的体现了江汉劳动人民聪明的智慧和才能
沔阳渔鼓,1958年更为湖北渔鼓,流传于江汉平原的仙桃、潜江、天门等县(市)。初期的演唱形式是“单口打溜”。“单口打溜”唱词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固定唱词,如《八仙词》、《两头忙》,艺人称之为“呆词”;一种是“浩水”,即即兴创作,见什么唱什么,灵活多变,重在迎合主人心理和逗笑。唱腔主要有[平腔]、[哭灵腔]、[道士腔]、[鱼尾腔]、[琵琶腔]、[观音腔]、[杂花腔]。唱词有“三、三、四”的十字句、“二、二、三”的七字句和“五、五、七、五”的长短句三种。

  沔阳渔鼓结合沔阳方言韵调演唱,具有节奏明快、曲调高亢的特点。唱腔结构属于曲牌联套体。曲牌的组织与其他牌子曲一类的结构形态不同,没有固定的格式,也没有固定的曲头、曲尾。
晚清时期,灯影戏(皮影戏)艺人与渔鼓艺人合作,运用渔鼓给灯影戏伴唱。到了光绪年间,渔鼓艺人逐渐放弃了“单口打溜”的演唱形式,转向为灯影戏伴唱发展,形成了灯影、渔鼓合流。合流后的渔鼓由仙桃发展到天门、洪湖、潜江等县(市)。一场伴唱的演奏发展到一人拍筒打板扩展为“五件头”,即鼓、钹、大锣、小锣、马锣,唱腔由一人独唱变成了一唱众合,曲牌也增加了[男平腔]、[女平腔]、[丑平腔]、[汉平腔]等,[杂花腔]中还吸收糅合了一些民歌、戏曲的腔调。至于曲目方面,凡是有故事吸引人们兴趣的章回小说、传奇故事,都可以由艺人“浩水”(口头编唱)。 因此,渔鼓唱本多得不胜统计。流传下来的曲目如《十三款》、《吴汉杀妻》、《乾隆游江南》、《罗通扫北》、《杨家将》、《呼家将》、《封神榜》、《隋唐演义》、《薛刚反唐》、《七侠五义》等大部头,一部戏连环上演三两个月极为平常。
      沔阳渔鼓有单口唱、对口唱和唱皮影戏三种演唱形式。解放前单口唱的渔鼓艺人大多是沿街乞讨,解放后红白喜事赶酒的艺人也是单口唱。单口表演时,左臂斜抱渔鼓,手执云板(简板),右手拍击筒底皮膜与云板交错应节。单口唱和皮影戏的唱词都是艺人们即兴演唱的,行话叫“浩水”,也叫打水本子。而对口唱的词大多是由作者编写给艺人唱的,称为“死词”。对口唱主要在舞台上表演。一男一女,男演员右手拍渔鼓,左手执简板,女演员用竹筷敲碟子对唱,说唱相间。辅以身段动作表演。演唱优美动听、脍炙人口,而且舞台形象十分生动,进一步丰富了沔阳渔鼓的表演效果和艺术感染力,群众喜闻乐见。唱皮影戏就成了一个戏班子。皮影幔子右方的演唱者称为“上签子”,左方的演唱者称为“下签子”,由上下签子为主唱,后台的武乐师傅拍渔鼓,打击乐、帮腔。

  新中国成立后,加用二胡、京胡、扬琴等乐器进行伴奏演唱。
江汉明珠仙桃——
武汉城市圈西翼中心城市
中国黄鳝之都
世界无纺布之都
亚洲体操之乡、世界冠军的摇篮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湖北花鼓戏之乡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荆州花鼓戏、沔阳雕花剪纸、沔阳皮影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