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湖以仙桃主城区为依托,东邻武汉大都市,西接历史文化名城大荆州,南连三湘大地,位居华夏之中的江汉平原腹地。1小时可达武汉大都市,2小时直达1+8城市圈,3小时江汉平原全覆盖。318国道、沪蓉高速比肩而过,汉宜铁路一箭之遥,50分钟可抵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与华东、华南、华北无障碍对接。
排湖介于东经 112°56′-113°49′,北纬30°04′-30°32′之间,处于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热充足,雨量充沛,春夏雨热同步,秋冬阳光互补。全市太阳总辐射量为45.6-46千焦尔/平方米,平均日照时数为1997.8小时,平均温度为16-16.4℃,无霜期260天,年平均降雨量1160毫米,优越的气候环境,有利于境内各种水生生物的繁殖和养殖。
排湖水质良好,水源取自汉江,为国家南水北调的水源,PH值为6.5-7.8之间,水中溶氧量8-10毫克/升之间,营养丰富,无污染现象,土壤呈油黑色,下层硬质沙土,土壤的酸碱度PH值为7.6-8之间,适宜鱼类、饵料生物的养殖生长,是发展水产养殖业的理想区域。
排湖水产资源十分丰富,年产鱼、莲藕、莲子、莲带等水产品20多万吨,过去养殖以常规鱼为主,随着市场的变化,根据市场需求,名特水产品的养殖在突飞猛进的发展。2011年,以匙吻鲟为主导的以及河蟹、黄鳝、黄颡、鳜鱼、虾类、回鱼、龟鳖、泥鳅、青鱼等名优水产品产量达到3万吨。排湖也是候鸟的天堂。
排湖是旅游的好去处。著名作家碧野,曾寄情静静的排湖,称它为“江汉平原的明珠”。春游芳草萋萋,夏赏绿荷田田。秋听渔歌阵阵,冬眺白雪茫茫。盛夏时节,湖光潋滟,风清荷香,天珠映日,晶莹闪光。若荡舟湖中,采莲摘菱,执竿垂钓,乐趣无穷,是避暑、游览的极好地方。其东岸有爱国诗人屈原吟唱的沧浪之水,南岸是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的祖籍,现存有其举义遗址,如擂鼓台、洗马池、系马桩等。此地还是楚王游猎栖息的五乐台,曾出土青铜矛、铭文戈、铜箭镞等战国文物多件。排湖西、北岸有三大汉代古墓群。大革命时期,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党代表李富春和第六军党代表林伯渠率北伐军追击四川军阀杨森,将企图扑水脱逃的杨森部千余人,围歼于排湖之中。
排湖风景区规划面积11.4万亩,现有国土面积40平方公里,人口1.5万人,下辖仙桃市国营排湖渔场、新口、老坮、郭兴口、四五号、麻港等6个渔场和南咀村。辖区河湖密布,水产业十分发达,属全市倾力打造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全区现有精养鱼塘4万亩,2011年虾蟹、甲鱼、四大家鱼等水产品产量达2万吨,创产值3亿元。
按照打造国家级5A级风景区的定位,排湖风景区与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合作,创新设计出了总面积11.4万亩的排湖风景区总体规划,全面启动了规划区域内循环道路勘察设计工作,升级改造的景观长廊袁排公路已建成通车,南连318国道、北通仙监省道的胡郭公路已开工建设。同时,景区内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正在抓紧规划建设之中,招商平台、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图文来自《排湖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