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悠远

长寿贵族的礼乐精神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25

主题

81

帖子

178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78

IP属地:湖北省随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随州市 2012-10-9 22: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随侯蜘蛛 发表于 2012-10-7 21:34
还有根据“禹鼎”记载,鄂侯驭方是被擒获的,所谓“无遗寿幼”,是指一网打尽并非斩尽杀绝,最近南阳出土的 ...

谢谢随侯蜘蛛先生的指导。你应该知道周王南征而不返是死于汉水。《天问》《史记》《帝王世纪》《古本竹书纪年》都记载了这件事。你所说的新洲、蕲春一带没有汉水呀。据史籍记载和众多的先秦历史学家都认定,周昭王对荆楚先后进行了两次征伐。第一次南征,经由唐(今湖北随州西北)、厉(今湖北随州北)、曾(今湖北随州)、夔(今湖北秭归东),一路高歌猛进,直至江汉地区,大获财宝。周昭王组织了声势更为浩大、军威更为雄壮第二次南征。大军在周昭王的指挥下,趾高气扬地直扑汉水而来。骄兵必败。这一次周人没能续写上一次的辉煌,周朝的军队遭到了空前的惨败,主力部队精锐损失殆尽,更为惨烈的是,作为最高统帅的周昭王在撤退的混乱中落入汉水,溺水而死。先生在鄂东地区新挖了一条汉水,让我等大开眼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7

184

主题

800

帖子

1987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987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2-10-10 07: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从考古学家的古墓挖掘中探讨礼乐,难能可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

主题

3131

帖子

4061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061

IP属地:湖北省随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随州市 2012-10-10 12:57: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主席您过谦了。追求真象、还原史实是每个历史爱好者的共同责任。在下一介先秦史谜,毕竟才疏学浅,在此班门弄斧,不过博方家一笑耳。
关于周昭王南征,遗留的青铜器和铭文颇多,因昭王之死毕竟有损周王朝的“天威”,所以史料记载语焉不详、讳莫如深,大多以“南巡不返”一笔带过,给后世留下许多猜测。
如果根据当时的古人文地理环境,对事件进行时空还原,尹弘兵先生的判断是准确的(见《周昭王南征对象考》),不过南征的路线不是顺汉水而下,而是顺涢水而下。因其下为汉水与长江泥沙淤积形成的云梦大泽,其上是大洪山余脉的莽莽林海,其间有荆蛮、百濮、杨越杂居,他们是不受周王朝统治的部落,所以被视为“匪、蛮”。云梦泽由相连的若干沼泽组成,并且汉水入江口摇摆不定,枯水期是浅滩、泥沼、港汊,丰水期则茫茫寥廓一片,(就像美国南部的福罗里达大沼泽,即使现在气垫船还是唯一的交通工具。)以当时相对落后的造船和风帆技术,在加上周人与北方诸侯不习水性,南征大军是断然不会舍近犯险走汉水的。随枣走廊、府澴河谷是其必经之路(当时涢水下游分别通汉达江,《水经注》有记载!)。
昭王南征不是一时性起,而是经过精心策划的,因为作为天朝上国,无论是祀或是戎,对青铜的需求都是巨量的。随州是商周王朝南征“俘金”的前进基地,而下游的长江岸边另有中转换驳基地,武汉盘龙城就有商代的货物换驳码头,盘龙城所在的滠口是府澴河的入江口(而不是汉水)。殷墟卜辞载:“乙末卜,贞:立事于南,右比我,中比舆,左比曾。”,就是顺涢水面向南方排列的三军阵形,叶家山的曾方,恰恰位于涢水左岸,至于舆方和我方尚待考证。
盘龙城因后来淤积或河水改道渐废,周代南征的线路大抵与前朝一致,不过换驳码头当另移别处,估计还在黄陂或涢口一带。至于新洲、蕲春、汉南的聚落遗址应该有南征大军前出的警戒据点。“中甗”记载的“白贾父厥人戍汉中洲”当是指这一带,因为需要警戒东面的“虎方”、“方雷”、“淮夷”,以及西边“荆蛮”的袭扰。有趣的是“师旂鼎”铭文更是细化了这一证据,“旂”与“中”早期金文是一致的,这个“师旂”或是“中甗”的主人“师中”,与叶家山出的师氏器或有联系。《师旂鼎》记载:师旂因为他属下的许多仆官不想跟王去征方雷,派了他的属僚引把这件事告到伯懋父那里。说:“早先的时候,伯懋父曾罚得、显和古三百锊,现在没有能罚”。伯懋父命令说:“依法应该放逐像这些不跟右军一起出征的人,现在不要放逐了,应该交罚款给师旂”。“方雷”疑似鄂东“雷池”一带的古方国,这个“雷”字与后期“楚公家钟”雷字一致。
还有蕲春出土的“盂(邘)方鼎”,汉南鲁台山出的“公大史”、“长子狗”墓,纱帽山出的“天獣御”等等诸多器物,都与商周时期的叶家山有某种潜在联系,看来南征大军不仅有王师,还有许多诸侯、公族出兵相助,声势浩大历时多年。
至于昭王之死,史籍也太过神秘化了,当以《吕氏春秋》《音初》篇记载为是:“周昭王亲将征荆,辛余靡长且多力,为王右。还,反渉汉,梁败,王及祭公抎于汉中,辛余靡振王北济,又反振祭公。”不过以周王之尊是不会贸然涉险渡过长江的,估计是在江北行营等待的时候,顺道到汉水下游诸部落巡獣,欲返回时突然遭遇大暴雨,以及江、汉、涢全流域的大洪水,昭王与随行大军被陡涨的大水分割,在经过一座便桥时发生了以上一幕惨剧。昭王一死群龙无首,拼凑的南征大军迅速瓦解,当地土著、荆蛮乘水打劫,加之疾病、野兽、虫蛇,甚至血吸虫等等多原因,最后“丧六师于汉”。这次失败的南征,对周王朝打击巨大,自此逐渐走向衰落,其后的几次中兴,也是将打击重点转移到大别以东的淮夷、东夷!
随同南征的汉东各诸侯也伤亡不小,于是每当祭奠时都在水边设坛“遥祭投吊”,这才是端午风俗的真正起源。(就像黛玉劝宝玉说:天下之水总归是要流到一处的,不妨找个水边设祭,也是一样的。)后来楚成王面对齐桓公使者的无理讹诈,也以这一风俗反唇相讥:“君其问诸水滨,寡君不敢任咎”。
唐.梁洽《观汉水》云:  
发源自嶓冢,东注经襄阳。一道入溟渤,别流为沧浪。
求思咏游女,投吊悲昭王。水滨不可问,日暮空汤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

主题

3131

帖子

4061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061

IP属地:湖北省随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随州市 2012-10-10 16: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时大冶、瑞昌一带的青铜,是先就地冶炼铸成铜饼,再通过贸易通道运送的。可以经梁子湖到达长江,用大型木排(舟)运送过江,然后在汉南沿江码头集并,过驳到小型木排(舟),再沿府澴河(涢水)北上,纤夫可沿途拉纤,军卒则夹两岸护送。毕竟青铜在那个时代金贵啊,这样可以防止劫掠或私逃,即使木排翻沉,也便于打捞!向上经厥水可达厉山,经溠水可到唐镇,通过车马运送到唐地(庚)储存。“安州六器”记载,南征大军就是在唐地“振旅”(列队班师)的,随征各路诸侯在这里“分财货”,然后各归其国。这条汉东水路南舟北马,在上世纪50年代还在发挥作用,后来上游大修水库,下游改道,遂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

主题

3131

帖子

4061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061

IP属地:湖北省随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随州市 2012-10-10 16:34:02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汉水通道,是以后又疏通的,楚武王时曾三次伐随,在与随结盟后“始启濮地而有之”,云梦泽经过多年的围垦变成桑田,汉水逐渐归漕,入江口也逐步东移,直到明成化年间的一次大改道,汉水的入江口才稳定。再再后来江汉筑起堤防,云梦泽才枯竭成为现在样子!云梦泽的遗迹通过卫星遥感图还依稀可见。关于云梦洞庭,彭蠡鄱阳的变迁史,有专门地质资料可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25

主题

81

帖子

178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78

IP属地:湖北省随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随州市 2012-10-14 10: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随侯蜘蛛 发表于 2012-10-10 16:34
至于汉水通道,是以后又疏通的,楚武王时曾三次伐随,在与随结盟后“始启濮地而有之”,云梦泽经过多年的围 ...

谢谢您的指点。昭王南征的路线不是这篇文章的主要任务。我主要借叶家山曾侯谈礼乐精神。您认为曾侯不是姬姓,曾侯在随州的所作所为,就与西周全不相干。您说“楚武王时曾三次伐随”这种历史观需要纠正。公元前706年楚武王来随州,要随侯向周王讨去政治待遇(封王),周王认为熊通何德何能?不够王的资格。三年后,他自封自己为“楚武王”。他到随州进行武装挑衅,是对现行社会秩序的挑衅,不具备正当性。而“伐”是“礼乐征伐”,这是具有一种正当性的行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

主题

3131

帖子

4061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061

IP属地:湖北省随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随州市 2012-10-15 19:53:46 | 显示全部楼层
“礼”是封建等级制度,“乐”是这一制度的形而上!“礼乐”不过是周王朝掠夺者的皇帝新装,从一出生就不受待见,因为反人道,所以礼崩乐坏是必然结果。曾国本来是信奉朴素唯物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见季梁思想),结果被老周家忽悠瘸了。倒是楚国继承了季梁的唯物、务实的思想,结果一飞冲天,后来而居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