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荆楚网消息(记者黄松)“老武汉人都知道有一句话,叫七月无君子。”9月21日下午,湖北画报社副社长任毅华在办公室用灯箱向记者展示他珍藏几十年的胶片底片,一张竹床阵的底片令他忍不住打开话匣子。
“说武汉七月无君子实际上是七八九三个月都无君子。夏天,特别热,80年代以前,电扇都是很稀罕的东西,所以无论你是教授还是码头工人,一进入夏夜,家家户户都搬出竹床摆到街边,男人光着膀子,女的穿个大裤衩,拿把蒲扇,开始乘凉。”
任毅华说着拿出一个专用放大透视器搁到竹床阵底片上,老武汉的夏夜顿时在记者眼底栩栩如生起来。
“当时,我们画报社想拍一组照片,反映武汉的热,尽管热,但热得有味道、有情趣、有风俗。我就用135反转片拍了一组竹床阵的照片。”
任毅华介绍,老武汉从铜人巷到一元路,这里原来有条京汉铁路;这一段路有个特点,晚上没有蚊子;竹床阵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在这一段路。
“拍这组照片难度很大。当时有很多老摄影家自己都在竹床阵上睡觉,他们为什么不拍呢?”
任毅华回忆自己的拍摄经历,不禁笑起来:“大家在竹床睡觉、纳凉,都是光膀子、大裤衩,不雅嘛。别人不让你拍!你看很多外地人出差到武汉,晚上都不敢上街,觉得他们自己的穿戴走进去不协调。”
“怎么拍呢?当时只能偷拍。在路边找一个扶手或推着自行车,用绿豆做一个沙袋,把相机放在沙袋上,相机上再盖一顶帽子,要提前去等着..........就这样子,整整拍了一个星期,才成功。”
任毅华介绍,这组照片现在非常珍贵,因为场境没了,竹床没了;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市民的生活品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夏天,家家用空调,不可能再光膀子穿大裤衩到街上摆竹床纳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