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湖北省仙桃市 2012-10-10 06:5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通宵达旦工作 双眼差点失明
葭颦外表纤弱,内心却十分执着。在志愿者眼中,她做起事来颇有点“拼命三郎”的味道。
一开始,她的爱心事业,就连身边的同事、朋友都没几个人知道。“担心别人说闲话,所以大多是下班或休息时在家里做。”葭颦说。
但消息还是很快传开了。有人讥讽她是为了名,有人质疑她是为了利,甚至有人冒名对她侮蔑诋毁。
艰难的时候,家人给了她坚持下去的动力。一次,她获得一部手机奖励,于是跟母亲商量,“妈妈,我想把手机拍卖,帮助贫困孩子上学,好吗?”妈妈说:“好!不够的话,我也出200块。”
葭颦十分感动,“妈**退休工资只有400多元,老人家一辈子非常节约,却十分善良,我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业余时间走村串户,核实贫困学生的家庭状况,晚上还要整理资料发到网上,为他们寻找合适的资助人。大量繁琐的工作,让体质本来就不好的葭颦,多次病倒。
2007年,爱心社工作渐有起色,全省各地的志愿者将大量的贫困生资料收集汇总到葭颦手里,她只能通宵达旦整理。时间长了,她的眼睛出现不适,看东西模糊不清,并伴随头疼。一天早晨醒来后,她发现自己眼前一片白茫茫,什么都看不见了。
她赶紧到武汉就医,确诊为原发性青光眼,眼压高达50多mmHg(正常人眼压为11—21mmHg)。经过治疗,葭颦的视力恢复,但却落下病根,一劳累就视力下降、头疼,只能长期服用降眼压药物维持。“现在不敢再像以前那样拼命加班了,好在志愿者们帮我分担了大量的繁琐工作。”她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