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4761|回复: 8

荆州花鼓戏,该不该恢复原名 天沔花鼓戏?

[复制链接]
来自
浙江
精华
0

115

主题

615

帖子

721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721

IP属地:浙江省绍兴市

发表于 浙江省绍兴市 2012-10-10 18: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届湖北艺术节于2012年9月29日至10月25日在武汉举办

其中,花鼓戏有好几场演出

但是,花鼓戏是1981年5月上旬,荆州行署将“天沔花鼓戏”改名为“荆州花鼓戏”的,现在是不是应该恢复原名。

单选投票, 共有 23 人参与投票 查看投票参与人

投票已经结束

65.22% (15)
17.39% (4)
17.39% (4)
您所在的用户组没有投票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南
精华
24

3276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东湖元老

大中华联邦沔阳州玉沙市市长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22559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水王勋章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南省长沙市

发表于 湖南省长沙市 2012-10-11 10:32: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仙桃西站 发表于 2012-10-11 06:27  那就没辙了  人家都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了,与其改名不如自己再申请天沔自己的 ...

这次是我市申报的,此前花鼓戏和皮影戏都被潜江抢先申报了,接下来仙桃要争取沔阳皮影戏、民歌、渔鼓入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陕西
精华
10

305

主题

8836

帖子

1万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0160

IP属地:陕西省咸阳市

发表于 陕西省咸阳市 2012-10-11 06:27: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楚风仙韵 发表于 2012-10-10 20:11
2010年荆州花鼓戏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那就没辙了
人家都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了,与其改名不如自己再申请天沔自己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

主题

408

帖子

856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85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2-10-10 18:36:37 | 显示全部楼层
1949年以前  只有沔阳花鼓戏  解放后 天门县收罗了沔阳的艺人  成立了天沔花鼓剧团  1958年后 沔阳县才醒悟过来 成立了沔阳花鼓剧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0

115

主题

615

帖子

721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721

IP属地:浙江省绍兴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绍兴市 2012-10-10 18:4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花鼓戏的起源于清朝中期,流行于湖北沔阳、天门一带,是在三棒鼓、踩高跷、采莲船等民间演唱形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载歌载舞、无伴奏的乡土戏曲,原习称“花鼓子”, 发源于沔阳东荆河一带,形成于清嘉庆年间,后流传到天门、潜江、监利、汉川、京山、钟祥、荆门等地, 已有二百多年历史。俗称“花鼓子”,曾称沔阳花鼓戏、天沔花鼓戏,亦称“中路花鼓戏”。是明末以后在三棒鼓、踩高跷、采莲船等民间演唱形式上不断吸收其他剧种的剧目、声腔和表演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乡土戏曲,流行于江汉平原,延及邻近鄂南、湘北等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南
精华
24

3276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东湖元老

大中华联邦沔阳州玉沙市市长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22559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水王勋章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南省长沙市

发表于 湖南省长沙市 2012-10-10 19:00: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清《沔阳州志》特大水灾记实记载: 雍正 二年(1724年)就有“ 穿街过市流浪苦,沿门乞生唱花鼓 ”的纪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南
精华
24

3276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东湖元老

大中华联邦沔阳州玉沙市市长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22559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水王勋章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南省长沙市

发表于 湖南省长沙市 2012-10-10 20:11: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沔阳花鼓戏由 沔阳民歌 小调和沔阳方言结合发展而成, 明末清初具雏形,清末民初已具规模,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为鼎盛时期。沔阳邻近各县先后都有大批艺人来沔阳拜师学艺,或有沔阳师傅到江汉各地传艺,解放初沔阳花鼓艺人数量空前,据《荆州花鼓戏志》载,荆州地区1949年前知名花鼓戏艺人579人,其中沔阳(含洪湖)著名艺人多达284人,占全地区艺人总数的一半。当时私人戏班林立,在江汉平原各县城乡甚至河南、湖南等外省农村巡翅演出。

沔阳花鼓戏 (20张)
图册
荆州花鼓戏源于沔阳州一带。据《沔阳州志》特大水灾纪实记载,清雍正二年(1724年),就有"穿街过市流浪苦,沿门乞生唱花鼓"的情形。乾隆年间,花鼓逐步演变成有人物装扮的表演形式和简单故事情节的演唱内容,艺人们沿门或划地为台演唱,被称之为"沿门花鼓"或"地花鼓",也有由一人背着木凳,挂上锣鼓边敲边唱的"架子花鼓"。这是沔阳花鼓的雏形。道光年间,艺人三、五组班,利用农闲,在方桌或肉
案子拼凑的台上演唱,人们称为平台花鼓,'亦称"麦黄戏"或"犁尾戏'.。
后来出现了常年戏班,演出场地由平台转为四根竿的舞台,继而升为用六根竿搭起的"阳台"或台上扎彩的"辉台"演员由前期的三小〈小生、小旦、小丑)行当,发展到有须生、正旦、老生等行当,演唱时一唱众和,伴之以锣鼓。至此,沔阳花鼓已发展成为一个新剧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南
精华
24

3276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东湖元老

大中华联邦沔阳州玉沙市市长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22559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水王勋章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南省长沙市

发表于 湖南省长沙市 2012-10-10 20:11: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楚风仙韵 于 2012-10-10 20:15 编辑

2010年荆州花鼓戏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江西
精华
3

17

主题

159

帖子

326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326
QQ

IP属地:江西省新余市

发表于 江西省新余市 2013-4-14 18: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6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