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个帖子啊,这个线路很不错 骑行大九湖 发布者: 小强 | 发布时间: 2012-10-8 14:37| 查看数: 218| 评论数: 2|帖子模式
热爱单车的人都会有梦想,在山城房县,有一群热爱单车运动的铁杆驴友。利用十一长假,骑行大九湖,在人烟稀少的群山中骑车,历时四天,行程280多公里,让我们经历了一次难忘的磨练。
骑行路上有苦乐
经过充分准备,骑行队长金石可开、副队长怒放的生命、美女果果、饶饶等一共6人参加了这次低碳、环保、户外之旅。
之所以选择单车而不是摩托车,前者是一种运动,后者是交通工具,前者喝水,后者喝油。我们选择的,而是碳排放几乎等于零的山地自行车。
骑行的线路,经过反复筛选,最终确定方案是先乘班车前往九道,从九道骑往竹山柳林,爬上堵河源,穿越大九湖,骑上神农顶,沿武神旅游路返回,历时四天,骑行里程320公里。
10月1日早7点,骑友们从繁琐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如离弦之箭,如约在车站相聚。
美利达雷姐将打包的自行车送到车站,捷安特小韩等众多未能成行的驴友们纷纷前来送行,合影、握手、寒喧、道别。登车前,我们打开队旗,喊着“户外运动、魅力无穷”的口号,踏上了骑行大九湖之旅。
这次骑行,难度最大、最具挑战性的要数堵河源那段路,27公里,全部都是上坡,一点喘息的机会都没有。沿着不宽不窄的乡道,奋勇前行。累了,竭竭脚,渴了,喝口山泉。爬完一个坡,又是一个,这个时候最想的就是在家吹空调,吃着西瓜,上着网。凭着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我们相互鼓励,勇往直前。快到山顶的时候,天空突然出现了一条直线状的白云,久久没有飘散,刹是奇观,此时想起了前一天报道的神农架拍摄到UFO的现象。难道神农架真是外星人光顾的地方?神农架真的神。
骑行路上,最难忘的是冒雨夜行神农顶。由于神农顶景区白天禁止自行车通行,我们决定连夜冒雨骑过神农顶。在潇潇的秋雨中,无暇去看乌云缠绵的群山,沿着一个又一个缓坡,卖力的蹬着车轮。此后的路,海拔不断上升,天色渐暗,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补给跟不上,却又不能停下来,只得咬紧牙关往前冲。浓雾迷漫,能见度非常低,各式各样的旅游车、小轿车连接成线,窜流不息。幸运的是,我们遇到无数游客举起大拇指从车窗里伸出,有用DV对着我们拍摄,这些来自路人的精神鼓励是一种更大的动力,激励着我们前进、前进、前进。长时间冒雨骑行,雨衣的功能在渐渐减弱,雨水和汗水慢慢向身体渗透。在神农顶入口处,处于深夜的安全考虑,我们还是被警察拦了下来,安排皮卡将送出景区。
旅途风光无限好
从九道出发,沿山路飞速而下,犹如从天降落。九义公路车流量大,摩托车、汽车窜流不息,各种危险随时都有。初到异乡,我们格外谨慎。在竹山与房县交界处的义渡平大桥上,我们享受着来自一脚踏两县的快乐。为修龙背湾电站,这座桥梁和九道境内的三个村即将淹没,为农民兄弟支援国家建设致敬。
农村的傍晚,说黑就黑,初升的月光淡淡的洒落下来,散落在身上。只看见少许的几颗星星,一闪一闪的,就象萤火虫的光。路边有条小河,在夜色和月光的照耀下显的格外的宁静,这样的夜晚美的很,只是多了几份凄凉。农村的狗子很多,每家都养,对生人很敏感,一旦路过都要凶狠地一阵乱叫嚣,我们都非常慎行的保护着女人孩子们。
进入大九湖这个五A级景区,无论是服务,还是管理,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给人一亲切、安详感觉。大门有警察把守,既威严又安全。据说,大九湖是亚高山的一片湿地,面积3万多亩,海拔1700米。中间一马平川,四周高山重围,享有“高山平原”的美誉,被称为“中国最美的高山湿地”和湖北的“呼伦贝尔”。
刚入景区,近面而来一台汗马吉普车,车身贴满了“打倒小日本、归还钩鱼岛”等标语,相当拉风,引得路人纷纷按下快门。当我们这支队伍经过时,引起游客的好奇,纷纷将镜头转向我们,对着年仅12岁的邵耀宇小朋友一阵狂拍,风头出劲,盖过汗马。原来,整个景区只有我们几个骑车人。
登上大九湖观景台,俯视来路,远眺群山,仰望蓝天白云,不由心生感慨,造物主鬼斧神工,随心而作,竟生得如此美景,满心欢喜。踏步唐朝古墓,瞻仰唐王李显亲手栽植的古木逢春老茶树,感受平湖水车风情。这里还有许多神奇的落水洞,形成落水洞群,表面看起来不过是一个个大水坑,形成了堵河的源头,这就是堵河的来历。
沿着20余公里的环湖公路慢慢骑行,秋风扑面,做着深呼吸,大九湖的天空在群山的映衬下,又高又远,一道道云带,捧出一轮红日,高山湿地,安静而美丽。肥沃的黑土地上,收获的大萝卜、大白菜堆放在路边,等待装车进城。
据说,大九湖曾经是古代军营遗址,这里以“一至九字号、帅字号、点将台”等军事术语的旗帜整齐划一,沿路排列。
美景让我们忘记了饥饿,宁静让我们思考着人生。午后两点,环湖一圈,在宾馆里,吃上了当地的红烧肉,品偿着包谷酒的纯香,那感觉,就一个爽字。
风餐露宿分享激情
睡帐蓬:
出发前,我们采购了三个帐蓬,准备了气垫、睡袋等设备,偿试野外露营。骑行第一晚,我们在柳林乡墨池村委会门前的屋檐下,支起了三个帐蓬,地为床、天为被,享受着原汁原味的野营生活。帐蓬睡带的枕头是吹气的,略动一下就发出哗哗的声音,兴奋的驴子隔着帐蓬,有一句没一句的交流起来,侃着各自的心得,开着快乐的玩笑,不知不觉进入了梦香。
第二晚,由于神农架阴雨天气,气温极低,不利于户外帐蓬露营,在牛家屋场的一家即将满员、极期简陋的宾馆里,哈地铺,睡睡带。虽然宾馆条件较差,但热水不缺、柴火炉子一夜烧到亮。睡前,大家都泡了个热水脚,第二天早上,饶饶、果果还洗头、化妆。女人,到哪都爱臭美。
第三晚,住在房县野人谷境内的三座庵柴火饭庄,这是我们驴友的根据地,老板非 常热情,在旅游高峰期,只收120块的房费,还同意在客厅里搭两个帐蓬。睡在室内的感觉真美,尽管队友鼾声如雷,丝毫没有影响到我的睡眠。这一觉,一直睡到大天亮。
吃泡面:
第一天中午两点,前往九道的班车准时到站,事先约定的九道财政所小黄早早等候在路边,在餐馆为我们安排了腊蹄子火锅、鸡蛋皮等九道特色美食,这是整个骑行路上吃的最好的一顿美食。
当晚八点,来到一处距离大九湖27公里的交叉路口的一个小卖部里,吃了每碗5块钱的泡面,果果说泡面假的,动都没动。饶饶找来找去没有发现生产日期,吃了一口就放下了。这俩女人宁愿饿着肚肚,也不吃垃圾食品,自虐,但有骨气。
第二天早晨,在堵河源半山腰的一个农家乐里,向店家买了两壶开水,每人两包泡面,那个香呀,赛过牛肉火腿,连汤带水一碗见底。果果不知道心情不爽还是想减肥,仍然一口也没有粘之后的行程,几乎每天都要吃一两顿大碗面,不饿,但已习惯。
遇骑友:
在209国道回房县的途中,遇到一批又一批的自行车、摩托车爱好者,向对而行,互相打个招呼,叫唤一声,就象遇到自家人一样,即亲切,又温暖。在90多公里的道路上,我们遇到了至少300多位驴友,见一个打一次招呼,最后招呼打的手都酸痛。10月4号,在野人谷镇马家庄,与前来迎接的队友们胜利会师。
古人说,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感谢这次难得的磨练,每个人的成功道路都是崎岖的,磨练必不可少,磨练使我们变得更坚强,更勇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