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赵林也夫 于 2012-10-12 20:16 编辑
熟悉的人们一提及似马山,马上会联想到那些逝去的人们,不就是安葬死人的山吗?似马山很大,很长,绵延数十里。那些长眠地下的人们离我们常去玩的山头远着呢,所以我从没将似马山看作鬼神出没的地方,常常与朋友们一起去游玩多次。
似马山离县城不远,骑辆自行车大约只要半小时吧。离去武汉市那条宽阔的公路也很近,站在山巅就可以看到整个县城的全貌,车辆往来如棱,高楼大厦巍然屹立在小小红安的土地上,看上去真有一股豪情涌上心怀,大有把酒临风之态势。
曾经的歌谣立即从脑海跳出;小小红安,真不简单,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顿时一幅硝烟四起的画面出现在我的面前,让我不得不磋叹岁月的无常与神速。过去的红安人上演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今天的红安人,改天换地,换了人间,到处显现出新面貌,为红安的建设日夜奔忙着。
似马山脚下有一口清水塘,虽然没有碧波万顷的波涛奔涌,但见水绿草青,小小鱼儿在水中逍遥畅游。如果不是公路边不断传来车子的轰鸣声,我还真的不知道自己是否还在人间。抬头仰望,似马山恰似一匹奔腾的骏马昂首挺立,谁说它不是红安人民向前奋进的象征!
似马山不高,但体力不行的人却是登不上去的。它上边怪石嶙峋,攀爬时如果不小心是会摔伤的,若想登上顶峰,还需要一定的勇气与毅力。我每次都将鞋子脱下来,然后在同伴的帮助下爬上去。
听说似马山在修建拍摄电视的影视城,开始我不相信,后来听我朋友讲她在那儿做工。今天登上似马山,感慨万千。昔日与友人们在腊月天登上这坐山,玩雪的情景一一展现在我的眼前,我的心禁不住潮湿起来。在呼啸的北风中,我们丝毫没有感到寒冷,这儿拍摄一张照片,那儿留下一张倩影。我们是幸运的,在似马山保持着原生态的时候我们来过了,我们亲近了它,我们感受到了它的厚实与纯朴,在它的怀抱中我们尽情地享受到了在大自然中的乐趣。
今天的似马山不再沉寂,它的右侧来了一批工人,在那儿炸石,开挖,整天都有机器的轰鸣声伴奏。似马山的半个身子被劈开了,在那里建筑着象征古代的古建筑群,看上去规模很大。站在影视城,正好可以看到那匹昂首挺胸的战马在那儿嘶鸣着,我仿佛听到了它的吼叫声:不,你们不要侵占我的地盘。
看到似马的奇石即将受到威胁,我问了部分打工人员,他们讲那似马的石头不会再轰炸了,那是一种象征。我宁愿相信他们的话是真的,但还是有些担心,感觉那匹战马已站在了悬崖之巅!
再过些日子,这里将会热闹起来,人们或许再也听不到战马的嘶叫,再也感受不到战马给予我们特有的情怀。这里将由来自天南海北的演员们,用他们特有的演技,演绎着人生路上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过去的,未来的。
在我转身回望似马山时,仿佛听到了它一声长长的叹息,我的眼眶再次湿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