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返回列表
查看: 1344|回复: 0

秋来倍忆红薯香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1

503

主题

613

帖子

1199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199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2-10-19 10:4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桃花客 于 2012-10-19 10:49 编辑

      秋风拂过,催生了几许孕育着新生的土地。红薯也按捺不住内心的亢奋,在泥土中,那肿大结实的块头硬是将沉重的褐黄色土层拱起一个个龟背来。
      也许是恋乡情结,也许是社会富足的佐证。自从“知青返城”后,一直没有回过故乡的堂爷爷之女——汉枝姑姑,竟回到故乡来捋红薯叶。分别三十多年,姑姑如今虽说身材有些发福,但她那容貌一点没走样。
      我陪姑姑回到老家。一进村口,姑姑就放慢了脚步,在审视着眼前的一切:一幢幢民居整洁如新,一条条水泥路宽敞平坦,一口口当家塘清波潋滟,一束束电线杆井然有序,一道道管网排列得当,一片片绿化带枝繁叶茂;村民们喝上了自来水,用起了沼气;牲畜集中圈养,垃圾分类投放……“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干部足迹入万户,党的政策进万家”,“整治当家塘堰,兴修惠民工程”,“净化环境,绿化大地,美化乡村”等标语,无不彰显着新农村的活力与和谐。老家的大嬗变,让姑姑看得赏心悦目,目不暇接,连声赞叹:“变了,变美了,变靓了!变得我不认识了!
      “姑姑,我们到胡家窝儿去捋红薯叶。”要不是前来迎接的堂弟催促,她一定是要把这“风景旧曾谙”的故乡看得仔仔细细。胡家窝儿有一大片红薯地,青翠喜人的红薯藤,经经网网、连连芊芊、密密匝匝,如同一块块绿色的缎子铺在大地上。我们一边捋红薯叶,一边和姑姑聊了起来。姑姑告诉我们,近年在台北、香港、上海、武汉等地掀起一股“红薯叶热”,它有促进消化、健胃、通便、提高免疫功能、止血、降糖、保护视力、延缓衰老和护肤等,被亚洲蔬菜研究中心称之为“蔬菜皇后”。
      不论姑姑怎么说好,我始终对红薯不怀好感。我总忘不了“一进小山庄,破罐煮苕汤,大人吃三碗,小人饿得慌”的饥饿年代,忘不了“早餐苕三碗,中餐三碗苕,那呀罢,那呀罢,晚餐还是苕过夜”的一日三餐,忘不了“吃苕兜(红薯),咽苕尖(红薯叶)”的饭菜……“姑姑曾把白米饭让给你吃,还记得吗?”“记得,我怎能忘记。”姑姑的问话,让我的思绪沿着时光的河流回溯,仿佛又回到了那不堪回首的物质极度匮乏的少年时代。
       那还是大集体时期,生产队每年分大人360斤毛粮,折合成200多斤净粮,一个大人一天没一斤粮。但家家户户都有好几个小孩,小孩粮少如果吃得多吃饱,便顾不了大人;大人吃多了,孩子便要挨饿。于是,塆里人拼命地将山地开垦到山顶,种红薯。红薯半年粮,也就成了各家各户的主食,但填不饱肚子。吃一餐两餐红薯还可以,如果连续吃二三十天的红薯,肠胃不好受,要“烧心”。家里的早餐是将红薯淘净后用刀切成菱形,放点盐、加点水煮成红薯汤,我是经常只吃一小碗便上学去。中午放学回家,早已是饥肠辘辘,母亲知道我饿极了,便用火钳从正在蒸红薯的灶膛里,夹出一两个黑黢黢、油浸浸、皱巴巴的红薯,扔在地上。红薯几个蹦达,弹掉了灰烬火星儿,我飞快地拾在手里,烫得双手间不停的抖来抖去。但一看到外壳里面包着一团粉嫩的红肉,闻着飘散出来的清香,看着母亲鼓励关爱的眼神,我才有点吃红薯的食欲。
       一天中午放学回家,我老远就闻到了米饭香。母亲告诉我,汉枝姑回老家插队落户,家里中餐请她吃饭,蒸的米饭要给她吃,让我吃红薯。原来每天中餐在焖红薯时,母亲知道我害怕吃红薯,就特意给我蒸一小钵米饭吃。开饭了,桌子上的菜除了一个蒸鸡蛋外,都是红薯系列:腌制红薯叶、清炒红薯叶、红辣椒炒红薯梗、红薯糕、红薯圆子。姑姑吃米饭时,看到我们一家人吃红薯,特别是看到我吃红薯时难以下咽的窘态,便说红薯香、好吃,抢过一碗红薯,把米饭推给了我。
       “姑姑,别捋这么多了。”“捋多点带回去送给同事和朋友。”堂弟和姑姑的对话打断了我的沉思。我忙插上话:“梁湖特产走天涯,鱼珠豆薯藕柚茶。如今,家乡的凤凰薯业公司、绿色食品公司已对红薯进行了产品开发和深加工,生产出的精白红薯淀粉、优质红薯粉丝和红薯酱叶等系列产品,健康绿色,包装精美,带几盒回城去多上档次。”姑姑听了我的介绍,这才停住捋红薯叶的双手。“姑姑,我今天还你一顿白米饭。”“不,你今天再陪姑姑吃一餐焖红薯,把你刚才说的全做上,让姑姑好好品尝下。”姑姑否定了我的宴请。
      由于实行了退耕还林,村民为食而种,自由耕种,现在塆子里种红薯的面积大大减少。回到堂弟家后,我们几乎跑遍了整个塆子,才将皮红心蓝的板栗薯、黄皮红心的蓝脆薯、白皮黄心的鸡蛋薯,产量高的抗日薯、形如地瓜的地瓜薯等品种弄齐全,用水冲洗干净,放到铁锅里盖上锅盖,生起柴火。随着火苗越来越旺,一股股冒着热气的水雾从锅沿缝钻出,到处飘荡。不一会儿,红薯焖熟了,红薯系列菜也摆满一大桌,整个屋子里弥漫着红薯的清香。看着姑姑手捧着红沁沁、热腾腾、油腻腻的红薯,旁若无人地吃得津津有味,我也拿起一个红薯,小心地剥开薯皮,像久违恋人似的深亲了一口。那浓郁的香气,松软甜润的薯肉,绕着我的舌头一直沁到心底。看姑姑,想自己,不由得对人生幸福的思量:小时候,幸福是一件东西,拥有就幸福;长大后发现幸福是一种心态,领悟就幸福;人渐老,觉得幸福是一个身体,健康就幸福。
      仰望着边山的青翠,轻扣那一丝飘过的薯香。我在想,白云苍狗,世事变迁,就连我们这辈畏惧红薯的人,也喜欢上红薯的鲜美。它除了是天然绿色营养健康的食品外,还有那对被时光层层覆盖岁月的咀嚼,也更从侧面见证了一个时代的辉煌变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