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739|回复: 1

“水乡”里的探路人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1

24

主题

259

帖子

772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772

IP属地:湖北省仙桃市

发表于 湖北省仙桃市 2012-10-23 09: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想了一下 于 2012-10-23 09:21 编辑

“水乡”里的探路人
              ——记仙桃市强农水产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邵自迪的先进事迹
        仙桃市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境内沟渠纵横,河湖密布,历来是湖北乃至全国淡水产品的主产区之一。一个时期,仙桃市养鱼的农民主要是以养殖“四大家鱼”(草鱼、鲫鱼、鳊鱼、白鳞)为主,养殖四大家鱼不仅劳动强度大,养殖成本高,而且市场竞争力弱,抗风险能力差。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邵自迪,一个从农家走出来的汉子,一直在认真思索和努力探索着这个问题。
        邵自迪,1984年7月从湖北农学院水产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仙桃市郭河镇老台渔场工作,并担任渔场场长职务。在水产行业一干就是近30年,在近30年的探索和实践中,他靠着自己坚实的专业知识和坚忍不拔意志,为仙桃渔业发展和渔民走出一条靠“水”致富的金色大道。
         一、创新,就是要创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
        仙桃市是水产品养殖大市,传统的四大家鱼养殖让农民增收难,产量提高难,走向大市场难。这些困难和问题一直萦绕在邵自迪脑海里,如何提高养鱼农民收入,如何提高自己所在鱼场养殖效益,突破口在哪里呢?自2006年开始,邵自迪每年都要对中南五省所有淡水鱼批发市场跑个遍,每到一地,他都做很详细的调研工作。什么品种鱼销售量大、什么品种鱼价格高、什么季节市场上需要什么鱼等,他都一一记录下来。通过不断的调查和市场分析,一个大胆想法和规划出现在他的蓝图上了——搞黄鳝养殖。
        黄鳝是江汉平原的一种野生无鳞鱼。它肉质细嫩,味鲜肉美,刺少肉厚,营养价值高,常生活在稻田、小河、小溪、池塘、沟渠、湖泊等淤泥质水底层。过去仙桃农民对黄鳝都是偶尔到农田、小沟渠捕捞自己食用。邵自迪通过市场调查了解到,黄鳝不仅在中南五省淡水鱼市场销售价格高,而且时常是有价无货。不仅在中南五省淡水鱼市场俏销,而且在东南亚国家也有很大市场。
说干就干。邵自迪开始走南闯北学习,他边学边实践,不断探索适合仙桃地区的养殖模式。先是在自己的稻田实行埋箱养鳝,接着他又在精养池塘搞吊箱养鳝,就是网箱养鳝。随着实践的成功,为仙桃市大面积推广池塘吊箱养鳝积累丰富的经验。
         要想仙桃黄鳝立足全国大市场,必须要形成一定的规模,邵自迪深深明白这一点。兴建大规模养殖基地,必须坚持标准化生产,必须达到绿色无公害水产品要求。在邵自迪的带领下,兴建水产养殖基地,坚持标准化生产开始了。截止2011年底,全市共建起特色水产养殖基地10万亩,苗种繁育基地100亩。网箱养殖黄鳝由2009年100万口发展到2012年160万口。为保证基地生产出合格黄鳝产品,他对每个基地按照 “四有”“ 五统一”要求进行养殖生产。“四有”即:池塘有编号,养殖有记录,投入品种出入有记载,责任有追究;“五统一”即:统一苗种,统一饲料,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统一管理。
         仙桃黄鳝养殖出现规模,并且在中南五省淡水品交易市场逐渐叫响。要想使仙桃黄鳝品牌打响,必须建立起自己的商标,原产地标识等。他通过申报,现在仙桃黄鳝已经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仙桃黄鳝”商标和原产地标识。
          二、创新,就是要走出别人没有走过的路
        随着网箱养殖的规模不断发展和壮大,农民养殖技术也在不断提高,但黄鳝养殖又出现了新的瓶颈—--增产与繁殖问题。黄鳝过去是在野外生长,仙桃农民在养殖黄鳝时都是模仿野生环境下养殖,产量不高,个体不大。养殖户多了,黄鳝苗也很紧俏,且黄鳝苗孵化是一个很大难题,面对这些困难,邵自迪又开始了新的探索。
        仙桃市农民刚开始养黄鳝一般都是年初从各农贸市场购买一些农户在稻田,水沟捕捞的小鳝鱼作种苗,当年投放,当年捕捞上市,成鱼产量不高。邵自迪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开始“两年段黄鳝养殖模式”实践。即当年收购黄鳝种苗在网箱中饲养到次年底出售,与一年养殖模式相比,虽然增加了一年的养殖时间,但提高了成鳝规格,提升了鳝鱼的品质和价值,更能适应市场需求。2006年7月,邵自迪拿出50口网箱的作试验,经过一年半的养殖,年底捕捞上市,黄鳝规格均在0.3千克/尾,每平方米增至8千克,每平方米纯收入180元,比常规养殖增收近100元。2009年他将两年段网箱养鳝模式在全市进行推广,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亩纯收入都在一万元以上。
            为了让广大养殖户掌握两年段黄鳝养殖技术,邵自迪把自己一年来的实践经验和要注意的事项,编印成册,发放到养殖户手中。包括网箱制作与安装、池塘准备、种苗的放养密度,驯食与投喂、越冬管理、提早开食、改造养殖环境、疾病预防等方面技术要点进行了详细归类总结。为确保养殖户成功养殖,他不厌其烦的上门指导。通过几年实践,“两年段黄鳝养殖模式”在仙桃市取得显著效果,邵自迪把自己的实践经验认真做了总结,在国家刊物《科学养鱼》杂志发表了的两年段黄鳝养殖技术要点,为全国发展网箱养鳝业起到了推动作用。仅仙桃市发展“两年段养鳝”4万亩,增加利润2亿元。
               黄鳝苗种繁育曾是养殖路上一大难题。随着黄鳝产业不断做大做强,天然黄鳝苗种量小已严重制约了黄鳝业的发展。要壮大黄鳝产业,必须突破黄鳝苗种人工繁育瓶颈。邵自迪开始与大专院校合作,聘请华农教授引进科研成果,投资100多万元,建立黄鳝苗种繁育基地。2012年国内首创黄鳝苗种繁育在他的基地取得成功,繁育幼苗8万尾。2012年5月“强农水产专业合作社”被“湖北省科学技术厅授予湖北省农业领域产学研合作”优秀企业称号。
               三、创新,就是要把企业做强做大
            黄鳝养殖在仙桃蓬勃兴起,但在养殖上、在销售上、在品牌发展上出现养殖户“单打鼓,独划船”现状。邵自迪考虑要想把仙桃市黄鳝养殖发展壮大和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把养殖户联合起来,柠成一股绳,才能抗击市场风险。
          “仙桃市强农水产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成立3年来,在邵自迪的带领下,合作社迅速发展壮大,现有社员1181人,网络养殖面积5万亩,其中网箱养鳝面积3万亩,网箱15万口,小龙虾专、混养面积2万亩。以华农水产学院为技术依托建高标准黄鳝苗种繁育基地100亩。建起了收购中转水产品场地10000平方米,购买了30吨以上的活鳝运输车辆30台,年销售产值达到13亿元。
            合作社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整合资源协调发展。三年来,合作社为了加快发展步伐,对内挖潜,对外扩张,内引外联;2011年4月引进江苏东台亚中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先进技术,共同组建湖北强农水产品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投资1300万元,增用土地30亩,建厂房3000平方米,年生产加工小龙虾900吨,创汇1000万美元。2012年3月,合作社与浙江上虞白马湖食品厂联合共同开发烘干鱼,年生产达到1000吨,产值过千万元,计划在两年之内再开发新产品,向农产品深加工发展。
              合作社成立不仅仅是一个形式,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其强大的作用力。“强农水产专业合作社”成立后,他们立即确定合作社章程。社员代表大会选举邵自迪为理事长并且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的管理等制度和办法。
           合作社运作起来了,但必须要有核心竞争力,为了促进仙桃地区特种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2010年2月由邵自迪等8人出资80万元,依托强农水产有限责任公司和强农水产专业合作社筹建了“湖北省仙桃市强农黄鳝养殖生产力促进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该中心设立的宗旨是为仙桃市黄鳝养殖提供信息服务、技术服务、推广服务、疾病防治服务,该中心现有工作人员8人,7人具有大学学历。办公场所400m2。中心运行运行以来,取得了骄人业绩。中心协助企业申报计划5项,提供信息20条,推广技术3条,技术开发2项,培训社员1125人次,引进人才4人,为企业增加销售额1000万元,引进资金80万元。
             四、创新,就是要把市场越闯越宽
          仙桃市现在的特色水产品占据仙桃水产品的半壁江山。“强农水产专业合作社”成立以来,他们已发展成为一家集养鳝、收购、运输、加工、包装、销售特种水产品于一体的水产专业合作社组织,年销售量达3万多吨,销售额在13亿元以上。为了把社员生产的水产品销售出去,邵自迪身感责任重大,他走合肥,到南京,跑上海,帮助社员联系新客户,巩固老客户。在经营品种上不仅有黄鳝、黄古、甲鱼等,还有龙虾、螃蟹。在经营方式上成立了不同的专班。收购专班70人,主要负责搜集销售市场信息,对各养殖点进行收购。运输专班现有70人,大车30台(32吨位/台),小车10台(1吨位/台)共970吨位;销售专班75人,建立了合肥、南京、常州、无锡、苏州、上海、杭州、重庆、成都等主要营销网点。2009年销售黄鳝2万吨,龙虾4千吨,销售额9亿元。2010年销售黄鳝2.6万吨,龙虾5千吨销售额12亿元,特别是2010年上半年,抢抓上海世博会的难得机遇,向世博会提供优质黄鳝120万斤,占当地份额90%,并且掌握着当地市场销售价格的主动权。
           “强农水产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渐渐显出他强大能量。现在他们不仅销售仙桃水产品,而且还辐射周边省市。收购网点遍布仙桃、潜江、洪湖、监利、湖南华容、南县、临湘等县市。资源来源比重基本是:仙桃40%,洪湖15%,监利30%,潜江5%,湖南10%,形成了跨区域经营,带活了周边县市和外省市水产品生产。中央电视台、湖北日报、仙桃日报相继报道了合作社的经验。2010年被仙桃市政府评为“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农民农业合作社示范社”。 2008年至2010年邵自迪参加了中南五省淡水养殖与流通联盟,并担任理事,2009年至2012年参加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战略联盟,并担任副理事长。
           五、创新,就是让渔业养殖农民得实惠
          合作社成立以来,邵自迪不仅仅考虑到合作社及企业的利益,更重要的是考虑到农民的利益。他常说的是:养殖户发展起来了,发展好了,我们公司和合作社才会有更好的发展。在经营管理上,他实行“五统一”,即:统一种苗购入、统一饲料采购、统一渔药购进、统一鳝鱼收购、统一市外销售返利。凡是入股社员,收购他们的黄鳝,按高于市场价0.2元/斤收购结算,仅2010年共让利给社员108万元;培训社员3000多人次,分发资料5000多份。到外省市采购优质鳝鱼种苗40万斤,分配到养殖户。
            邵自迪还将“强农水产有限责任公司”的土地53000平方米,价值130万元房产,全额抵押到金融单位贷款,用于社员购买生产资料。2010年以来组织全体社员对13名养鳝受灾户捐款26万元,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响应“金秋助学”号召,捐款1.1万元,帮助困难职工子女入学。
             邵自迪的努力得到了社会肯定。2011年4月邵自迪被评为仙桃市劳动模范;2012年4月被评为湖北省劳动模范;2010年十月被省科技厅、省委宣传部、省科协评为先进工作者,被中国技术市场协会评为“三农科技服务金桥奖”先进个人;2011年9月被省科技协会评为“科普示范助力新农村行动计划”优秀项目专家。
            他带领成立的“强农水产专业合作社”,2010年被仙桃市人民政府授予“市级龙头企业”、“示范合作社”称号;2011年8月被湖北省评为“湖北二十强渔业专业合作社”。<有需要本文的,请告知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

81

主题

2466

帖子

3309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3309

IP属地:湖北省仙桃市

发表于 湖北省仙桃市 2012-10-23 18:3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尝试依托水产优势,培育一批有实力的餐饮企业,产业纵深拉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