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广东
- 精华
- 0
中士
 
- 积分
- 375
IP属地:广东省广州市
|
发表于 广东省广州市 2012-10-27 12:38:41
|
显示全部楼层
2003年9月1日,正在宁波打工的我,突然接到一位文友的电话,他告诉我:《大冶日报》今天停刊了。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因为就在10天前,《大冶日报》发表了我的一篇散文,细心的编辑还给我寄了一份样报。难道那竟成了我的珍藏绝版?
作为铜都的一名热爱文学的农村青年,《大冶日报》无疑是我理想的伊甸园。1990年9月,我的处女作《好想读书》在《大冶报》(当时不是日报)上发表了。第一次捧着印有自己名字的样报,那份激动、那份感恩、那份自信,至今难忘。
《大冶日报》不仅是一份报纸,而且是文学爱好者的家园。每次到大冶市内办事,我总不忘带上一篇自己的拙作,到编辑部聆听指点。有一次,我带着生病的儿子送一篇稿子到《大冶日报》副刊部。人还没落座,彭爱云编辑就递上两杯热茶。闲聊中,彭编辑发现我的儿子病恹恹的,就询问了病情,当即告诉我如何去治疗,还递给儿子一串香蕉。正如一位文友所言:《大冶日报》对通讯员的关爱与真诚是有目共睹的。
六年过去了,我没有停止对《大冶日报》的思念,是她曾经的激励,改变了我的人生,让我成为乡宣传报道组成员、《黄石日报》连续多年的优秀通讯员,并多次在省级报刊上发表文章。这些虽算不上辉煌的成绩,但对于一个初中肄业的农村人,值得一贺了。
前段时间,我来到大冶,又来到《大冶日报》大楼前。一把铁锁锁住了无法改变的事实,但《大冶日报》永远是我心中的思念。作者:汪剑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