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杂志的投稿 邹剑川 中国有19000种报刊,其中大约报纸只有3000种,其余都为杂志。如果算上无刊号的内刊物、民间刊物,恐怕杂志数量会有10万到20万种。 但其中给稿费的大概只有5万种。5万种,去掉不用外稿的,非常专业、非常小众的科技、学术杂志,还有那些发表你还要倒给钱他的杂志,一般作者、作家可以投稿,能赚钱的杂志保守估计3万种是有的。 杂志投稿,文学类的东西较难发表。中国的纯文学杂志有五类,一各级作协、文联主办的,二各企业、公司主办的,三民间自发主办的,四老板、有钱人赞助主办的,五出版社主办的。这里面最有投稿价值的是出版社、出版集团出版的文学杂志,它们是商业化运作的,质量比较高,水准比较高,影响力也比较大。例如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主办的《小说月报原创版》、《散文》,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主办的《十月》等等。其余的《花城》、《小说界》、《人民文学》、《中国作家》等都是出版社办的文学杂志。 文联、作协办的杂志属于体制内,一般都不死不活的,省会城市以上的作协杂志才可能有稿费,地市级的作协办的文学杂志有稿费的极少。 经济发达地区的文学杂志比较开放,大量采用外稿。越是落后保守地区的文学杂志越是封闭,基本不用外稿。文学和经济繁荣有关系。 有稿酬的作协主办的文学杂志发表是很难的,因为各级作协都有专职作家,还有签约作家。他们收入不高,工作任务就是在各级文学杂志和出版社发表作品。此为专职、专业作家。咱们就不要和他们抢饭吃了。他们属于体制内作家。中国什么东西,一体制内就死,一体制内就完蛋,一体制内就脱离群众,一体制内就丧失读者。 所以,文化体制改革势在必行。但喊了几年,劳资也没看见什么动静。 中国有投稿价值的是商业化运作的各种杂志,稿酬最高可达千字10000元。一般都有千字500元,千字300元。很简单,你找个书报摊、找个书店,看有什么杂志卖,买上十几本觉得自己可以写的,研究、阅读、写作、投稿就行了。这些商业杂志的编辑,如果你写得还行,基本是每稿必复的,还有一些编辑是主动约稿的。商业杂志编辑的收入和他们发稿是挂钩的,发好稿赚奖金,发多稿赚奖金,作者就是他们的衣食父母,他们是真心培养、扶持作者的。因为作者、作品对他们而言意味着人民币。这就是市场经济、体制外的好处所在。 有些企业内刊也用文学稿件,中国有一些文学杂志是企业主办,或者赞助的。这些杂志也可以投投,写内刊的杂志俗称大内高手。 一般千字300元以上的杂志是要求首发专投的,首发必须遵守,专投未必。杂志发了过1、2年,你照样可以报纸发、内刊发。大多数报纸只对本省、本地区发行,企业内刊只对本企业发行,没什么大不了。N年后,你还可以结集,弄个选题、策划,编本书,一起卖给出版社。大家都是这么干的,谁让中国稿费太低,一个文字不卖上十几家,都对不起自己。编辑对这事也心知肚明,没谁追究。 好的作品,就要最大限度榨取剩余价值。 作品发表,关键不在于你能写或者是写了多少,而在于你会不会投稿,知道怎么投稿。如果你再NB一点,作品还可以参加各种比赛,有的比赛,一篇作品奖金可达10万元,嘿嘿,运气好,你可真得就实现了千字10万的标准。 我的问题在于,我太喜欢写,在写作、读书、读报纸、投稿中难以兼顾。大部分时间在写作。 其实理想的状态,应该是一周花一天时间写作,两天时间投稿,其余时间读书啊、娱乐啊、看看电影、电视啊,读读报纸、杂志啊,什么的。 投稿比阅读重要,阅读比写作重要。 其实大多数作品都是可以发表的,只要你相信它可以发表,并持续投稿。 投稿,无非,第一普投。那就是漫天撒网。适用于新人,你得让全国报刊杂志编辑熟悉你。我远离投稿市场3、4年,现在也要漫天撒网,因为好多编辑换了,不认识我,不熟悉我。第二重点投。那就是选择适合自己的报刊投稿。第三就是点投。那就是你看到哪个报刊、哪个杂志的风格、栏目和你的某些作品相似,有针对性地投。第四,那就是不投了。有的报刊你不喜欢,或者有的报刊不喜欢你,那你真没必要再给它投稿了。和它说再见。这就是做减法了。第五,那就是写专栏,或者是编辑找你约稿了,这意味着你大牌了。你要是能在全国十几、二十几家一线报纸杂志,或者有影响的杂志写专栏,编辑找你约稿,那么基本上你就是大牌了,全国二线杂志、三线报刊的编辑会蜂拥而至找你约稿。出版社编辑也会找你谈合同,找你谈选题,做策划,出书。 作为写作者,还有个路子,就是写网络小说,和网站签约。有VIP按照点击率给钱的,据说最高年收入1000万的都有,一般作者也就1000、2000吧,甚至几百。这个和传统报刊市场差不多。文字江湖,金字塔尖的就那么上百号人,中产阶级,年收入能到30万以上的,一个省也就那么几十、百把人吧。中国也就那么2000到5000人吧。相对别的行业,文字行业是非常艰难的。 所以,对大多数人而言,把文字作为业余爱好,业余兴趣,业余精神寄托,作为一种修养比较好,把写作当做快乐的享受。我们说去名利,去名利,是在内心和骨子里的去,这是内道。而更宽泛地把文学视为一种快乐,一种信仰,一种寄托,一种喜悦,甚至一种慈悲,一种善念,一种对社会对人类的大爱与大道,一种造化,这是佛骨。但同时,我们也要进取,适应社会,适应市场,适应江湖,这就是外儒了,儒是积极地入世,成就现实、现世的名利、功业。 外儒内道佛骨。写作当如此。 2119字 2012年10月2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