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6
少尉
 
- 积分
- 1223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
|
从“相互斗气”到“一同唱戏”
刘家云
百年积怨,一朝化解。大冶市还地桥镇新农村建设使马石村两个张姓村庄摒弃前嫌,握手言欢,重新走到一起,从过去的发誓“不调和、不让步、不来往”,到如今的握手示好;从过去相互斗气的“百年冤家”,到如今的共同搭台唱戏。这无疑是新农村建设的又一成功范例。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高屋建瓴,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和总目标确定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群众耳熟能详的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体现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从物质层面到意识形态、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步步深入。
可在社会实践中,人们更看重的是发展壮大村级经济,改善村容村貌这些硬件建设,而往往忽视乡风文明、管理民主这类软件建设。正因如此,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令城里人羡慕的别墅式小洋楼在一些农村拔地而起,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标志;村级公路、自来水、“当家塘”也相继落户各个村落,使村容村貌大为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可令人遗憾的是,在一些地方即便是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乡风却并不怎么文明,新农村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不能做到同步、协调发展。为山场、土地、宅基地、祭祖、矿产资源、水利、遗产继承等引发的纠纷时有发生,甚至时常引发兄弟、邻里、宗族、村落斗殴、械斗事件;每年清明祭祖、一些村庄唱“太公戏”等时间节点或重大活动期间,更是农村社会治安的敏感时间,也是地方政府和政法机关防范的重点。据笔者从所在的检察机关了解,故意伤害案件居各罪名之首,占所有刑事案件的30%左右。而在故意伤害案中,70%因这些问题所引起。
这些问题的客观存在,明显是与新农村建设“乡风文明”
的要求格格不入的,也暴露了新农村建设中重物质文明建设,忽视精神文明建设所带来的弊端。
还地桥镇党委的成功经验无疑值得借鉴,他们在组织修建连通这两个有着百年积怨的张姓村庄山路的同时,通过因势利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也修通了这两个村庄阻塞了百年的“心路”。
但愿还地桥镇党委的这一做法,能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范本。
2012-10-2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