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广东
- 精华
- 4
中尉
楚人
 
- 积分
- 2820
IP属地:广东省东莞市
|
{:soso_e118:}据联合早报:
(北京综合讯)“入局斗牌,必先炼品,品宜镇静,不宜躁率,得牌勿骄,失牌勿吝,顺时勿喜,逆时勿愁……”
想必很少人会在周末和几个牌友打麻将时想到这样一段话,但在世界麻将组织秘书长江选旗看来,这正是“麻将精神”之所在。 上星期日(28日)在重庆黔江开赛的第三届世界麻将锦标赛,昨天进入最后一天比赛日。来自全世界20多个国家的188名选手自费参加这场没有奖金的麻将大赛,不少洋人更是以各种口音说着“吃”、“杠”、“碰”等麻将用语。 江选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积极呼吁麻将申遗,并表示麻将申遗旨在“为麻将正名、正声、正气”。有关麻将是否应该申遗的话题再次成为中国舆论焦点。
据《人民日报》报道,这次的麻将世锦赛还吸引了北大清华学生参加,而27日在杭州落幕的“雀友杯”全国麻将大师赛总决赛上,名为“百万雀友同此情,麻将申遗献我心”的万人签名活动吸引了众人眼球。 麻将申遗的支持者认为,麻将和京剧、国画、中医一样具有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应该被视为“国粹”。 他们指出,作为中华民族独创的古老益智游戏,麻将涉及数学、逻辑学、心理学、博弈论等众多智慧。麻将牌制作中的图案、工艺和选材设计也都蕴含丰富美学思想。 麻将申遗的呼声日益高涨,但反对的声音也在不断出现。 《京华时报》昨天引述中国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指出,非遗保护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怀旧情绪的表达,而要考虑对当今和未来的重要意义。无论从重要性、急迫性以及现实意义的角度,都不赞成将麻将纳入非遗项目。 也有不少人认为麻将是“赌具”,麻将申遗很可能助长不良社会风气。
《华商晨报》刊登评论作家耿银平文章指出“麻将申遗是庸俗化的遗产观”。
针对麻将申遗引发的热议,《人民日报》评论说:“麻将申遗并非头一遭,有人认为,非遗通常是有百年历史且濒危项目。与其忙着申遗,不如先让麻将脱离赌博,回归身心运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