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 2012-10-31 19:49:54
|
显示全部楼层
1935年4月20号,红28军转移到潜山县汤池畈附近的桃岭(照)时,敌25路军95旅190团跟踪追剿至此,红28军当即决定在这里伏击敌人,在红军两侧夹击之下,将敌人两个营全部歼灭。缴获大批武器弹药。桃岭战斗的胜利,使蒋介石企图3个月消灭红28军的计划破产了。在积极开展武装斗争的同时,红28军还广泛开展政治攻势,以强大的宣传攻势来瓦解敌人队伍,动摇敌人军心。【场景复原】。为了更有效地反击国民党的“清剿”,红28军于1936年3月9号在安徽太湖县柴家山【照】召开营以上干部会议,会议总结了部队由集中到分散,由山区到平原作战的经验,并作出了三条决定:1、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2、以营为单位分散游击;3、进一步加强便衣队建设。会后,红28军兵分三路,分别由高敬亭、方永乐、梁从学率领,分途插向敌后。1936年5月中旬,三路主力部队在麻城长岭关会合后,在向麻城县境内运动时,14号在麻城县护儿山东北雾露塘坳口(照)遭国民党军一个营堵击,后面又有追兵,情况十分危急。方永乐在请示高敬亭后带领手枪团3分队抢占制高点,担负掩护主力转移的任务。在打退敌人数次进攻,主力已安全转移后,3分队在撤退中,方永乐【照】被山下碉堡中的敌人击中,英勇牺牲。年仅21岁。
在主力部队分散到外线开展游击战争的同时,鄂豫皖边区各地党组织领导和地方武装在根据地及游击区内积极打击敌人,配合主力开展游击战争。鄂东北道委领导鄂东北独立团、游击师、便衣队攻打敌人围寨,伏击国民党正规部队,惩办反动地主,筹集大量经费。皖西特委也组建了多支游击队,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使皖西游击根据地不断扩大。【文】【歌词】【物】【文】1936年9月,经过半个多月的转战,在摆脱敌人的的多次追击之后,红28军各部到达了岳西的鹞落坪,随后在英山的桃花冲召开了皖西特委工作会议。1936年秋,高敬亭主持召开皖西特委会议,决定将皖西特委改建为皖鄂边区特委,驻岳西鹞落坪【照】,管辖区域扩大到宿松、英山、罗田、蕲春、黄梅等县。何耀榜【照】任特委书记。【物】。在特委的领导下,皖鄂地区广大群众积极支援红军,送情报、抬担架、缝衣做鞋、慰问红军、安置伤病员。并建立了许多“山林医院”、修械所、被服厂,成为红军的后方基地。漆先庭【照1937年3月上旬,红二十八军各部会合,在高敬亭率领下活动于黄安【照】、麻城一带。【照】敌第33师师长冯兴贤得知红28军到黄安、麻城一带活动后,立即严令各部“分途跟踪,不得放松,一致行动,设法聚歼。” 1937年3月12号,第33师两个团企图合击红28军,红28军立即向黄安县转移,当敌33师193团两个营追至麻城王通【照】地区时,高敬亭决定“杀回马枪”,痛击追兵,当即命令手枪团一分队在王通南侧占领有利地形阻击,第一营和特务营向敌侧后迂回,一部断敌退路,一部分割围歼。当场击毙敌团长秦丹云、营长宋宝珠,缴枪400多支、子弹8000多发、电台一部。【物】【物】。【场景复原】。红二十八军在坚持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三年游击战争中,敌人的“清剿”十分频繁,斗争环境十分残酷,根据地遭受严重摧残。但是,敌人的“清剿”剿不灭共产党员的革命精神,环境残酷摧不垮游击队员的斗争意志。在油盐断绝,缺衣少食的情况下,游击队员以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以山林岩洞为阵地,用野菜树根来充饥,同敌人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他们以变应变,创造了便衣队这一新的、有效的武装斗争形式。
请大家随我一起参观这个单元的第三组:便衣队运动。便衣队是一种党、政、军三位一体的组织,便衣队的党支部一般都履行区委甚至县委的职责,实施党的集中领导,形成领导群众的核心,并担负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的任务。同时,便衣队又是同级苏维埃政权的代表和化身,“代表执行苏维埃的政纲法令。”运用正确的政策和策略,分化、瓦解敌人,建立“两面政权,使白区变为赤区”。便衣队还是身藏短枪、匕首的游击小分队1933年7月,河口特委在红安县老君山【照】召开会议,决定由徐海珊【照】、李世焱【照】、钱运华3人组成一个小分队,先行潜回二程区。特委交给小分队的任务是:做好群众工作,打击反动分子,搜集敌人情报。他们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一支便衣队。红安便衣队的出现,给正在为扭转根据地危机局面痛苦思索的鄂豫皖省委打开了思路,省委书记沈泽民在向中央的报告中,对这种斗争形式极为推崇,认为“最有效的还是发展便衣队组织”,省委还责成鄂东北道委举办便衣队培训班。为了提高便衣队员的素质,鄂豫皖省委责成鄂东北道委在罗山县卡房胡冲(照)举办便衣队训练班,培训便衣队骨干。道委书记郑位三亲自给训练班学员讲课。鄂东北道委书记郑位三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规定了便衣队开展斗争的策略方针:【语录】“游击战争,昼伏夜行,两面政策,统一战线。”这是沈泽民于1933年11月,向中央写的一份报告【文照】,这份报告指出:便衣队是“极为适宜的一种游击武装的方式”,“要建立白旗下的群众工作与秘密组织工作,首先最有效的还是发展便衣队的组织”。(文)【物】【物】【物】(文)【照】。
灵山【照】位于鄂豫两省的交界处,这里山峦叠翠,峰奇峻险,地形复杂,便于隐蔽,平汉铁路从这里穿林越谷而过,地理位置十分重要。1935年春,由黄锦思,徐国顺率领10名红军战士组成的便衣队就隐蔽在这里开展活动。他们发动群众,打击土豪,袭击碉堡,筹集经费,购买药品,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河南罗山与光山和经扶的交界处,有一片寨子,连绵九里路长,当地老百姓称它为“九里十八寨”。由于这里地势险要,加上平时红军很少到这一带活动,因此,这里的反动势力十分猖獗。他们在每个寨子都修筑了炮楼工事,由“民团”防守。“九里十八寨”中有一个总寨子名叫“香炉寺” 【照】,地形十分险要,炮台交错,岗哨严密,是民团团长兼联保主任陈治忠的老巢。寨子中驻有反动民团四个连,共有500多人枪。他们敲诈勒索,烧杀奸淫,无恶不作,当地群众对他们恨之入骨。为了拔掉这颗钉子,解放受苦难的群众,1931年1月,何耀榜召集便衣队和当地武装的领导人研究决定打掉香炉寺,并决定由何耀榜带领特务营和经扶、罗山、光山三个县的便衣队去攻打香炉寺,另派两路游击师阻击可能增援的敌人。腊月25这一天,部队迎着风雪,冒着零下十几度的低温,急行军40多里,于深夜抵达香炉寺。里应外合,一举打掉了香炉寺,活捉了陈治忠。消灭反动武装40人,缴枪50多支。听到消息的九里十八寨的群众一片沸腾,纷纷赶来慰问红军,青壮年还踊跃报名参加红军。(照)【滚动字幕】(剧照)幻影成像——夜除坐探。
第三组的参观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下面参观这一单元的最后一组,第四组、停战谈判与红二十八军改编东进。第四组停战谈判与红二十八军改编东进1937年7月7号,日本驻华北的侵略军向驻守北平西南宛平县卢沟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照),当地驻军在全国抗日救亡高潮的推动下,奋起抵抗。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就向全国发出通电(文),号召“全中国人民、政府和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在民族存亡的紧急关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指示南方各地红军和游击队,与国民党军队进行谈判,联合抗日。由于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封锁,鄂豫皖边区党组织和红军与党中央长期失去联系,无法了解全国形势和获得党中央指示。高敬亭在鄂东北一次偶然从缴获的国民党报纸上看到了有关国共两党合作的消息,为了证实这一消息的真实性,高敬亭率部从鄂东前往皖西,找到皖鄂特委书记何耀榜。1937年7月13号,在岳西县南田村,高、何会面,并看到了由姜术堂从西安大贤庄带回的《中国人民对日作战基本纲领》、《中央关于抗日救亡运动的新形势与民主共和国的决议》【文】等文件。
1937年7月中旬,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国共合作抗日的文件精神,高敬亭决定与国民党鄂豫皖边区督办公署进行停战谈判。1937年7月14号,高敬亭主持召开了干部会议,会议商讨了与国民党地方当局谈判的具体方案。决定力争主动,在党中央未派领导人来之前,以红28军的名义向国民党“鄂豫皖边区督办公署”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停战谈判倡议,并派何耀榜为红28军的正式代表,与国民党地方当局谈判。15号,高敬亭派便衣队交通将关于谈判问题至卫立煌的函件送至岳西县第三区蛇形岗炮楼,当天下午得到回复,对方表示愿意接受停战谈判倡议。20号,红军代表何耀榜与卫立煌的全权代表、高级参谋刘纲夫在岳西县政府大厅,就停战谈判进行了初次磋商,商定由双方代表组成停战谈判和(协议)起草委员会,并决定从22号起在岳山青天畈上青天小学(照)正式举行停战谈判。从7月22号到28号,谈判共进行了7天,28号,在岳西县九河朱家大屋双方举行停战协议签字仪式,高敬亭(化名李寻义,以28军政治部主任的身份出现),何耀榜代表鄂豫豫皖边区红军游击队出席签字仪式。高敬亭、刘纲夫分别代表双方在停战协议书上签字。协议规定:鄂豫皖地区所有红军和便衣队一律于3个月内到黄安七里坪集中改编。协议签订后,高敬亭在岳西县鹞落坪签发命令:“当此国难日亟、民族危亡之际,凡本部同仁愿意抗日者,一律到黄安县七里坪集中。1937年9月上旬,红二十八军和便衣队奉命在黄安七里坪集结,军部设蔡家湾祠堂。。1937年9月9号,高敬亭、何耀榜收到郑位三、徐海东、郭述申、王宏坤四人联名的指示信后,即将鄂豫皖地区三年游击战争的情况向中共中央写了一个详细的报告【文】。
1937年9月,董必武以党中央代表身份,由延安来到武汉,领导长江一带党的工作,并组建八路军驻汉办事处。9月30号,董必武关于高敬亭、傅秋涛两部改编等问题致毛泽东、张闻天等电【文】。中共中央、毛泽东对红28军与国民党豫鄂皖边区督办公署的谈判十分重视,1937年10月15号,毛泽东一天之内连续两次致电林伯渠,对鄂豫皖边区谈判和集中以及应坚持的独立性原则作了明确的指示【文】。为了全面提高部队战斗力,以适应抗日战争形势的需要,部队集中后,即利用暂时的和平环境,抓紧时间从思想上、组织上、军事上进行整训,在七里坪镇秦氏祠堂(照)>举办干部培训班和青年训练班培养了一大批军政干部。受中共中央派遣,先后到七里坪训练班讲课的聂鹤亭、郭述申、方毅、彭康等同志。【照4张】经过中共中央和国民党中央的谈判,决定红28军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在建制上归新四军,在指挥上暂归第五战区李宗仁。这是1938年1月11日,周恩来、叶剑英关于高敬亭部暂归第五战区指挥致朱德、彭德怀电【文】。遵照党中央指示和长江局关于尽快集中队伍训练并参加抗战,同时,留一部分队伍保卫根据地的决议,1938年2月中旬,正式将红28军及鄂东北独立团等地方武装和鄂豫边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4支队, 司令员高敬亭(照)参谋长林维先(照)政治部主任肖望东(照),支队下辖第7、8、9团、手枪团和直属队,全支队共3100多人。,根据新四军军部的命令,1938年3月8号,第四支队在七里坪召开了东进抗日誓师大会。这天,天气晴朗,几千名群众涌向七里坪热烈欢送新四军第4支队东进抗日,(照),。口号声、鞭炮声、锣鼓声震撼着大地,战士们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过来,群众纷纷涌上前去,将花生、鸡蛋、布鞋一个劲地朝战士们口袋中塞。嘱咐他们勇敢杀敌,多打胜仗。,誓师大会结束后,在高敬亭的率领下,新四军第4支队开赴皖中抗日前线,照)、英雄的鄂豫皖边区人民从此进入新的革命斗争时期。、【文2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