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血本“雪藏”梁子湖
2012年05月31日 05:47 夏永辉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推荐
- 微博
- 武汉市环保局曾公布去年湖泊“体检”结果:梁子湖水质首次降为Ⅲ类,失去雄踞多年的武汉江湖水质排行榜“状元”位置。导致水质恶化原因有二:一是去年先旱后涝,水生植物死亡腐烂;二是周边区域存在着入湖污染。
仅过半年,占水面约六成的梁子湖江夏区域水质开始好转。省环保厅人士表示,这是江夏“限制开发、保护为主”的结果。 近年来,大开发热潮席卷了江夏北部荒野,交通便利、风光秀美的梁子湖畔,成为许多地产商及工业项目的追寻目标。 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江夏区选择了牺牲与坚守:为子孙后代留一泓清水、留一片蓝天。对梁子湖周边街镇,不考核经济指标,只验收环保;湖岸线周边十公里的区域内,十多年来一个工业项目也不审批。贯通南北的天子山大道梁子湖大桥规划,仅因占用一个小湖汊,最终还是被放弃。 对梁子湖流域的农村垃圾、面源污染、生活污水等多年顽疾,江夏区也毫不含糊。对环湖125个村,3年投资1亿多元整治,为家家配置垃圾筒,给村村聘用保洁员,生活垃圾实行“户分类、村收集、街转运、区处理”;耕种了千年的稻田、旱地,约七成改种花卉苗木,污染源变成生态屏障;数十家畜禽养殖场,全面推广发酵床、生化处理、沼气处理等工艺,土地将污染物消纳于无形;湖泊中的鱼虾河蟹,坚持大湖散养,梁子湖蟹等8种水产品获得了有机认证;而处理生活污水的村湾人工湿地、生态营养塘、生物浮岛等,成为全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现场会的学习模式。 区长胡亚波说:算经济账,江夏保护梁子湖只亏不赚;但算长远账,一个留给子孙的无污染湖泊,是一笔无尽的生态财富,更是一个时代的信念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