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矿泥排污口
“库区周边大面积滩涂湿地露出,犹如一幅美丽的自然山水画卷,特别是石寺镇寺村至仓头云水西畛河段的上万亩湿地,水清岸绿,鸟语花香,蛙鸣鱼翔, 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游人前来观赏。”2006年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成功调水调沙,位于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安段的水位从260m降至224.8m,媒体这样报道了当时的情景。
六年后,新安湿地风景已今非昔比。当地群众称,铝矿开采破坏环境无人治理,多家洗铝场长期违法存在,污泥严重污染畛河,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面目全非。 
违法洗铝厂仍然在生产
昔日畛河 今日“黄泥河” 石寺镇位于河南省新安县城北部,小浪底库区西岸,镇区距县城16公里。
《中国环境观察》工作人员在现场看到,距石寺镇政府机关数百米处,堆起的座座铝矿石堆中,多家洗铝加工场里,工人在不停地忙碌,大型装载设备来往运送,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矿泥,则直接排放到南侧一路之隔的河道里。
据当地群众介绍,这条河道叫畛河,是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安段的主河道。
2003年6月6日,国发办《2003》54号文件批准建立“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孟津黄河湿地水禽自然保护区、吉利黄河湿地水禽自然保护区及新安县沿黄滩涂被列入该保护区。
位于新安县石寺镇的畛河河边,一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安段简介”中明确写道:该段东西37公里,面积6500公顷,下设西沃、峪西2个保护监测点和石寺气象观测站,湿地类型为水库湿地,是集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物种繁衍、科普宣传及生态旅游为一体的可持续性发展基地。
沿畛河河床往下游看去,矿泥顺流而下,在河床中蜿蜒,衬托其已经淤积起的矿泥,犹如一条黄泥河,从河床与岸边清晰的分界可明显判断出多年矿泥淤积的痕迹。走进看似干燥的河床,感觉脚下软软的,稍一停顿,脚几乎陷进矿泥中,当地群众说:“这种矿泥看着表面是干燥的,其实它根本就没有凝固,不可以跳进去,深的地方齐腰深,以前还出现过孩子陷进泥里的事。”
石寺镇磨窝村村民杨志星介绍说,“我从小就在这河边长大,以前河里鱼很多,河边林子里鸟的品种多样,但被定为湿地自然保护区后环境反而变差了,现在河里已经见不到鱼了。”
沿着畛河往上游去,过了石寺镇政府机关不远处,依畛河两侧,多家选矿场正红火生产。据知情人士介绍,这山里分布有多家私人铝矿,都是承包某大型铝矿的小矿,只有一个大环评,下游的多家洗铝场就是从这些矿里买铝矿石,再加工出售。畛河旁边的多家洗铝场存在多年,这些距小浪底水库库区仅不到2公里的非法加工场所,成就了不少当地富翁,却让这片自然保护区几乎丧失功能。 
矿山开膛后选矿场开到了麦田里
政府保护 环保监管不力 湿地,有“地球之肾”的美称,在保护环境方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保护好湿地已成为全球共识,我国同样对此异常重视。2006年3月10日,江泽民在中央人口资源工作座谈会上就湿地保护区作出重要指示:“加强湿地环保刻不容缓,要采取抢救措施,建立一批湿地保护区,同时要管好已建立的湿地保护区。”
为了保护好湿地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务院办公厅还下发《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要求“坚决制止随意侵占和破坏湿地的行为,对于违规违法行为,将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对造成湿地生态严重破坏的责任单位和个人要依法追究责任”。
相比于国家措施的严格规定,新安县环保监管执法力度却明显无力。
说起铝矿开采已对当地环境造成影响,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被非法洗铝场长期污染一事,新安县环保局局长陈拉锁称:“我对这事印象不深,现在基层环保部门能做什么。”
“洗铝场也是刚发现,我们环保执法力度小,封条贴过好多回,还给政府打了报告,要求关闭。”新安县环保局生态科科长毛江涛说:“生态科主要负责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矿山开采保护,非煤矿山的环评审批受理。对于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情况,我到这个科室的时间短,还真不知道。不过,从今年开始,我们要求开采企业提供矿山开采治理方案,当地的开采区都是承包性质的,给上级发包商交管理费,违规的情况会有,不过都是所里(新安环境保护局石寺管理所)监管。”
新安环境保护局石寺管理所所长袁涛则解释,“这些洗铝场都是铝矿里拉出来的尾矿,是无证非法生产,我们已上报给县政府的邵县长,批示过之后让电业局先停电。”他还称,作为生态自然保护区的矿产开采以及相关业务,肯定应该要求更严,但有些我们也管不了。
2006年10月18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实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办法》。该办法第五条指出,“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污染或者破坏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单位、个人以及不履行或者不依法履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督管理责任的机构进行举报或者控告”;第十八条规定,“对本辖区内发生的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不予制止或者不予查处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国务院环境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向上级机关或者有关监察机关提出行政处分建议。”
洗铝的污泥一直不间断的排放
专家称湿地功能已丧失 在多家洗铝场非法排除的污泥长期污染下,原先美丽的湿地已风光不再,当地群众深感痛惜,更令他们揪心的是湿地究竟受到了多大程度的破坏,还能不能修复?
相关专家指出,铝土矿的选矿、洗矿都排放出大量矿泥,这类矿泥颗粒细小,含水量大,化学成分主要为Ai、Fe、Si、Ca,多为粘土类物质,关键是沉降时形成“超架空结构”的微观结构,很难自然沉降,完成自重固结需要上百年时间,为当今世界性难题。
“直接往河道中排放铝土矿泥,特别是排入自然保护区的河道中,将会对河道形成淤积,直接破坏环境,是在对子孙后代造孽”。该专家进一步强调。
当地一位从事生态工作多年的技术人员表示:“畛河河道被铝矿矿泥淤积到那种程度,实际上意味着生态链条的断裂,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尽失。而湿地生态恢复的成本,远远大于经济利益的数倍”。
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内,竟然长期存在着铝矿的资源不规则开采和非法洗矿肆意排污的现象,肩负重任的环保监管部门则以自身执法力度不够为由漠视违法行为的存在,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安段何时才能逃离污染,重现往日的自然风光?对此,《中国环境观察》将继续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