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3857|回复: 6

神奇的符号之中国汉字

[复制链接]
来自
内蒙
精华
5

18

主题

66

帖子

280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280

IP属地:内蒙古巴彦淖尔市

发表于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 2012-11-5 13:27: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道】
  中国是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古国,她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2500多年前的中国古圣人老子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域中有四大】,域就是宇宙的意思。在宇宙空间之中,有哪四大呢?道,天,地,人。这四大构成宇宙的最基本的元素。
  道是什么呢?这里的道就是纯任自然。它的存在状态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就是它比天地还要最先独立存在的东西,它是浑朴的,和谐的,圆满的。它的存在是眼睛看不见的,手摸不着的。它既是寂静又空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所不至地周而复始的运行着的。
  我们来看看这个【道】字, 左边是辵【chuò】,右边是首。辵【說文】乍行乍止也。就是行走之意,后来演变成辶,就是走字底偏旁。首字,头的意思,就是头部。 隶书的道字,首部的上面两点是两短横,下面一长横,下面是一个身的上半截,这就构成了一个人的身躯,走字底是腿,自是身体的头以下腿以上的部分,上面的两短横和一长横就是头部。道,就是方向,道路之意。说文解字解释是所行道也。
  【易经 系辞】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而道的首字上面的两短横就是阴,一长横就是阳,阴爻在上面阳爻在下面,这是少阴。【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可见道是万物之母,万物之根本。所以五千多字的【道德经】就阐述了这一个字【道】。它涵盖了天道,地道和人道。万物皆遵循着一种规律在周而复始的运行着,这种运行的规律就是道。所以道很大,大到无边无际而运行不息,运行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而又返回本原。而道亦很小,小到深藏在人心。
  老子还说【道可道,非常道】,道是可以说出来的,但是这种道只是平常之道而已。而非常道就是不可言说的,这种道是需要我们用心去感悟,才能认知,才能明白的。佛家把这种道称之为实证,为觉悟,或者是见证。这也是佛家所说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成佛既是悟道了。
  那么到底什么是道呢?老子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就是说道作为一种存在,它看上去是恍恍惚惚的,但是在恍恍惚惚之中有它的形象,又有它的物质。它是那么的悠远模糊,但其中却又有精气,这种精气又是表现得非常的真实,让人信赖。春秋时期晋国的著名琴师俞伯牙,他弹奏的曲子就是惟恍惟惚的谁也听不明白。后来他到了楚国,遇到一名叫钟子期的樵夫,从他的惟恍惟惚的曲子中听出了象,物,精,信,而分辨出了曲子的主题,成了俞伯牙的知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用心灵去感悟才能从惟恍惟惚的虚幻之中悟出道的象,物,精,信。
  道其实是虚空的,但是它确是中和的。老子说;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渊呵!似万物之宗。锉其兑,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就是说道是守中的,中和的,所以它永远是平衡状态的,如万物的主宰者,它可以挫万物的锐气,解万物的争纷,调和万物的光芒,接纳万物的尘埃。它既恍惚幽隐,又好似真实存在着。道就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所以道是大的。
  因此,这个道字分别是地道,走之底,人道,人的身体的上半部分的自,天道,阴阳。而走之底在下面,拖住人,而人头顶着天,这就构成了一个和谐圆满的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4

92

主题

1682

帖子

2362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362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 2012-11-5 23:3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再写生动些,读起来会更轻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内蒙
精华
5

18

主题

66

帖子

280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280

IP属地:内蒙古巴彦淖尔市

 楼主| 发表于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 2012-11-9 18:3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字篇
     相传上古时代有一个叫盘古的人,力大无穷。用一把巨斧把一个混浑的世界劈开,从此就有了天和地。后来又还有个传说,人类文明的始祖伏羲氏,用一画分开天地,于是就有了万物。早期甲骨文的天是从象形上讲,上面是一个口,下面是一个展开双臂的人,意思就是向天要饭吃,远古时代的环境恶劣,就是靠天生存的啊。晚期的甲骨文的天是,上面是一字,中间是大字,下面是个人字。一就是天。后来就演化成现在这个天字了,一个大字上面一横,这一横就是传说中的伏羲氏一画开天。所以大字上面加一横就是天,没有比一更大的了。也就是说没有比天更大的了。
     那么天又是什么状态呢?【简易道德经】里面说【常言天,齐究何以?昊曰;无题,未知天也,空空旷旷亦天也】。昊就是伏羲氏,他说没有正确的答案,不知道的就是天,空空旷旷的也是天。当然这只是人类对天最初的一种认识。【山海經】中说天就是神,是这么形容的【形天與帝爭神,帝斷其首,乃以乳爲目,臍爲口,操干戚以舞。形一作】。说刑天这个神,跟帝争神位,被帝砍掉头,于是没有头就变成了天。就是甲骨文天字上面的口字去掉了就是天字。【說文】顚也。至高在上,从一heng大也。从一大也,就是无边无际的广阔无垠的高不可触的。就是我们头顶的高空。
     天很大,它是没有界限的。西方人心目中的天是耶稣,因为耶稣死后是升天了的,所以叫天主嘛。西方人的天是神,是意识形态的。所以西方的天主教徒们可以身上绑炸弹,进行自杀式袭击,死后不但自己上天享福了,还要带其他无辜的人一起上天去享福。而中国人把皇帝的父亲比作天,太上皇,太就是大,大极的意思。天子,就是天之子。太上皇的儿子。中国人同时把皇权也比作天,因为皇权最大,是至高无上的。中国人的天是很现实的。所以无论是西方人还是中国人意识中的天都是同一个状态,那就是高大,至上,不可触犯的。
     当伏羲氏一画开天之后,天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着,而且形成了一种意识在人类的思维中存在下来,一直延续着。易经中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个天就是伏羲氏所画的那一画,就是一横。它代表天,代表阳,代表刚强,代表男人,代表君子。代表人类正向的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以积极向上的追求和探索。
     天公无常,它能电闪雷鸣,也能狂风大作,它能瓢泼大雨,将大地变成汪洋,也能阳光明媚,使大地春暖花开。天是很公平的,太平盛世的时代天就会风调雨顺,这是天给予的奖励。动乱动荡的年代天就会多灾多难。这是天给予的惩罚。天是仁慈的,它只会眷顾那些勤劳的人,以丰衣足食。天是博大的,它能包容天底下一切的合理与不合理。天是贤达的,它会将更多的恩泽惠及那些能感知天性的人。天是严明的,老子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人在做,天在看,作恶多端的人老天最终是会惩罚他的。天是圣明的,佛家说【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循环,因无定因,果无定果,种善因结善果,造恶业食恶果。天永远善待那些善良而有德之人。天是神圣的,天意是可顺而不可逆。
     天亦为时空概念,易经中所讲的太极生两仪。明朝的【天工开物】中讲;天有显道,成象两仪。两仪就是一阴一阳,阴为黑夜,阳为白昼。【夏至,太阳盛长,奋翼上腾,其程驭差高,其精光久延而不轻坠谢,以故迟之。迟之而又久者,百刻之中,昼几三分其二也。冬则阳气索藏,不能强睁而上,其程驭差下,其精光低垂而平视,故不能四十刻而为夜】,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是360度,用日的单位表示,其长度为365.2564日。聪明的中国古人计算出了地球的运行周期时间,分出了12节12气。这24节气就分布于地球的运行周期之中。每年的夏至日是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白昼的时间有15个小时左右。冬至日是夜晚时间最长的一夜,夜晚的时间也有15个小时左右。
     【中庸】的第一句话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这个天命就是万物的自然禀性,万物只有顺着这个自然的禀性而去,这就是道,达道方能顺畅。这个达道的原则修养就是教。因此,天也是一种原则,人要严格的遵循着这个原则去生活,才能保持人生的顺畅,美满,和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内蒙
精华
5

18

主题

66

帖子

280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280

IP属地:内蒙古巴彦淖尔市

 楼主| 发表于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 2012-11-9 18:3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地字篇
      人们常常在信誓旦旦的时候会说一句话‘天地良心’,人们也常常在感慨的时候会说‘天地父母’。宇宙之间最主要的三个元素就是天,地,人,而什么是地呢?我们每天都踏在脚下的这片坚实的土地就是地。打开康熙字典第224页,地字的写法,左边一个土,右边象一棵出土的两瓣叶的秧苗,贯穿在如一个口字的中间。从会意上来看就是土中长出植物,这就是地。      传说盘古用巨斧劈开一团混浑的东西后,清气上升成为天,浊气下沉就变成了地。【说文】中对地的解释是;元气初分,重浊阴为地,萬物所列也。易经的说卦传中也说;坤者,地也,万物皆致养焉。可见地是一切生灵之载体,也是万物之母体。
     人类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农业,而农业的载体是土地。四大文明古国的埃及一条尼罗河纵贯全境,滋生了森林和草原,还有黑土地。尼罗河两岸是最早种植水稻,大麦和小麦的地区。古印度的恒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两岸也是最早种植小麦,大麦,水稻,豆类的地区。古巴比伦就是现在的伊拉克境内,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两岸丰沃的土地,最早是种植大麦和豆子的地区。我们中华民族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两岸也是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地区。还有世界其他国家,都是以农业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没有丰沃的土地就没有农业,也就没有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任何对地的阐述莫过于易经最为精细,精辟了。易经的坤卦象辞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讲人要向土地学习如何做人做事。而土地有什么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呢?仅仅是因为土地上长出来的粮食作物供我们人类食物吗?显然不是了。地势坤的坤其实就是柔顺,沉默,担当,仁爱的意思,无论是搬山也好,填海造地也好,还是围湖造田,土地都是顺人之意。无论是穿山打洞,还是从地底下取煤,取石膏,取盐,取金属矿石,还有钻石美玉,千疮百孔的土地默默无语,慷慨给予。无论挖多深的坑,建造多高的摩天大楼,还有雄伟的万里的古长城蜿蜒在群山之上,人工开凿的中国京杭大运河,埃及东北部的苏伊士大运河,还有巴拿马大运河,工程之巨大,土地都无怨无悔,毅然决然地承载着。无论洪水泛滥,白雪盖地,春耕秋覆年复一年,土地都依然如故,展开它的宽阔胸怀拥之抱之。
      这都是何等的胸怀和气魄啊!人能与之相比吗?人类除了将这片纯净丰沃的土地肆意的污染,无情的攫取,还能将之还原到工业时代之前的那种原始纯净而朴素的美丽吗?不能,人类从这片土地上获取的资源而创造出来的高科技只能将人类送向灭亡,但是土地依然会存在,地球不会消失。
      人类的智慧亦不过如此。大地的博爱,宽阔,无私和担当难道不足以让人学习,效仿吗?所以君子有厚德大德才能功成名就。
      人类对土地的疯狂攫取难道土地就真的不会反抗和报复吗?任何事物发展到极限就会走向负面,易经中否【同皮音】卦的象辞说【天地不交,否】,天地交感而万物生,当天地不交感的时候那么就不能生万物了,所以称之为否,就是走向负面,走向终结走向毁灭。
     近年来很多地区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都是因为大量的乱砍乱伐而造成植被的破坏,水土不能保持,才引发了灾难。还有地陷,那也是地下水源过度的抽取而造成的。过度的放牧,低下矿藏的开采让草原慢慢的沙漠化。工业废水的排放和地下水源的过度开采,还导致水源枯竭。据有关统计全球有将近80个国家水源不足,20亿人的饮水没有保障,非洲的水资源危机每年致使6000人死亡,约有3亿非洲人口因为缺水而过着贫苦的生活。我国部分地区也严重的缺水。工业废气的大量排放导致臭氧层的破坏,地球气候变暖,极低冰川加速融化,海平面逐年升高,低海拔国家如图瓦卢、瑙鲁等一些南太平洋岛国、孟加拉国、荷兰等,还有东边的日本都将面临被淹没的严重威胁。面对人类新兴的工业我们愧对脚下的这片土地啊!
      易经第五十二卦是艮卦,艮卦的彖辞说【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为山,为土,艮卦的上卦是山,下卦也是山。崇山峻岭,其道难行啊,让人望而止步。水逢山而绕行,风遇到山则息静。工业文明的发展让我们的地球千疮百孔,伤痕累累,时止则止,此刻,全世界的人民都在谈论一个共同的话题,环保。时行则行,已经到了该还地球一个原始朴素的面貌的时候了,而我们的行又是怎么样在行动呢?难道只是一句环保的口号吗?地球明天的光明在哪?
     面对脚下这片深情的土地,我们只有用孔子在易经中的的那句话来告慰我们的心灵和大地;自天佑之,无不吉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内蒙
精华
5

18

主题

66

帖子

280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280

IP属地:内蒙古巴彦淖尔市

 楼主| 发表于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 2012-11-11 11:02:22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字篇                                                                     
       华夏大地上有这样一个神奇的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女神叫女娲,她独自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她看到河水静静的流淌,河里的鱼儿欢快的嬉戏,看到山川峻秀,草木繁茂,鲜花盛开,树上百鸟争鸣,树下各种异兽奔驰,草中虫豸跳跃,好一副美丽的景象。看到这些她总是有种莫名的孤独和寂寞,且无处诉说。山川不懂她的烦恼,飞禽走兽不懂她的寂寞。于是她颓然坐在一个池塘旁边,呆呆的看着水中自己的影子。那影子随着自己的晃动而晃动起来,这时她突然想起,要是再有个她多好啊?那就不会孤独寂寞了。于是她就在池塘边挖了一坨泥照着自己的样子捏另一个跟自己一模一样的东西。捏完之后这个东西就活了,还能跟她说话,于是她很高兴,就叫这个捏出来的东西为人。她又继续捏了很多很多的人,于是就有了这个人类社会。

       西方圣经里面也有一个很美丽的传说,上帝在东方造一个伊甸园,里面有两棵树,一棵生命树和一棵智慧树。还配上了很多动物。上帝又造了亚当,让他到园子里去,告诉他除生命树和智慧树上的果子外,其它的果子他都能吃。亚当到了伊甸园里上帝就让他好好睡一觉,亚当睡觉的时候,上帝取下他的一根肋骨,用这根骨头造了女的,这样,亚当就不会孤单了。亚当和女人光着身体,跟上帝一起生活在伊甸园里。然而有一天一条邪恶的蛇诱惑女的,让她吃下了智慧树上的一个果子,她还摘下一颗给亚当吃下了。当他们吃下果子后马上有了清醒的意识,看着对方,发现自己都赤裸裸的,无地自容,于是随手摘下一些无花果的叶子遮挡着自己的身体。晚上,上帝发现了他们吃了禁果,就将他们两个撵出了伊甸园。将他们下放到尘世,亚当必须整天辛苦的劳动,女的必须生孩子。后来亚当就给这个女的,也就是他的妻子起名叫夏娃,于是他们两个人就繁衍了人类。

      人类对于未知的事物总是充满了神秘,并编造出很多的神话故事。关于人类的起源还有待于科学家们进一步的去考证,人类的这个人字,甲骨文的人字跟后来的小篆的人字基本上相象。都是如同一个人躬身伸直双臂的样子。只不过小篆的人字躬身幅度较大。右边的一笔长,左边的一笔短,左边的支撑着右边的一笔。现代的人字就是一撇一捺。正好相反,左边的一撇较长,右边的一捺较短,右边的一捺支撑着左边。无论哪一种字体,人字给我们的理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支撑关系,人是不能一个人独立存在的。这是一个象形字,却又似会意字。

     【说文】中对人字的解释是;天地之性最贵者也。【禮·禮運】中的解释是;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可见人是天地间最有灵性的生物,是吸天地之精气孕育而成的。易经中有一句话叫做;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阴一阳不就是指的女人和男人吗?女人为阴,男人为阳。阴阳交合,繁衍生息。这一阴一阳不就是人类之起源吗?

      人字是一种支撑的结构,但是在人类社会中便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对他人形成一种良好的支撑的作用。孔子曾将人分为三种,一是圣人,二是君子,三是小人。其实这是对不同人格的定位。圣人又是什么样的人呢?圣人就是无我之人,就是胸怀天下,完全不考虑自己的人。以天下为家,以国为家的人。尧舜禹为圣人,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眼前的这个家只是个栖身之所,而真正的家就是天下的黎民百姓。孔子也是圣人,他是中国最早开办教育的人,他办学的特点是有教无类。有教无类就是普及教育,不分国籍,不分种族,不分老幼,不分贫富贵贱。这是第一个真正把知识强国和知识改变命运的口号变成实际行动的人。当时也有人称孔子为圣人,但是孔子恭敬小心地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圣人是多么的谦虚啊。孟子说【圣人,人伦之至也】。荀子说【圣也者,尽伦者也】。圣人就是拥有出世的精神,积极的入世,勇于担当,道德完美。与天地合德。爱人以德,立人达人,忠信孝义,智勇刚朴,胸怀坦荡。这难道是常人可以做到的吗?

      孔子说【君子怀德】,【君子喻于义】,【君子忧道不忧贫】。可见君子是胸怀远大,视野开阔,以德修身之人,德行仁义礼三纲。君子就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的自我提升,从而拥有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去济世救人。周文王姬昌被纣王囚禁在羑里,为了天下黎民百姓假装对纣王的忠诚,吃掉了用自己儿子做的肉羹。后来灭了纣王,建立了繁荣安定的大周朝。孔子拒绝了逆贼阳货的邀请,舍弃个人的政治前途,这都是坚守作为君子的道德操守。正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就在于君子怀有仁义,而小人总是揣摩自己的利益。君子在穷困的时候仍然能够坚持操守,而小人在穷困的时候就会丧失操守而乱来,做损人利己的坏事。季桓子的管家阳货就是个典型的小人,欺上瞒下,终于蓄积了强大的势力,与公山弗扰共谋杀害季桓子而挑起内战,结果是流亡晋国。战国时期楚怀王听信了奸臣上官大夫的谗言,上官大夫谗言说屈原炫耀功劳,很自大,心怀不忠,而将屈原免去。最终怀王如丧家之犬,客死秦国。这个上官大夫可谓与宋代的秦桧一模一样,当然中国历史上的小人是举不胜举。【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的内心是坦坦荡荡的,没有私心,而小人总是偷偷摸摸的背后做小动作,为自己谋取利益,哪怕是违背伦理道德和人性。
      圣人我们是可望而不可及,人之初,其性本善。天赋让我们做不到圣人那样的伟大。我们只能是在君子和小人之间徘徊,但是要尽量的做成一个谦谦君子,少一些欲望和势利。多一些关爱和怜悯,拥有一颗感恩之心。就像孟子所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是以伦理道德和法制为基准。而人与人之间又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相互作用才能促进发展。社会虽然很复杂,但是人却是最简单的一个个体,人只有了解了人这个字体一撇一捺这种简单的支撑结构,才能在综错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活得简单,活的坦然,活的自由,活的轻松,活的洒脱。

                                                 2012.1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87

284

主题

4294

帖子

6326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6326

IP属地:湖北省咸宁市

发表于 湖北省咸宁市 2012-11-12 20: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天、地、人,天地人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内蒙
精华
5

18

主题

66

帖子

280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280

IP属地:内蒙古巴彦淖尔市

 楼主| 发表于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 2012-11-24 19:2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易经中的婚姻
      《易经·序卦传》‘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乾主阳,‘乾道成男’,坤主阴,‘坤道成女’。一阴一阳之谓道。‘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于是这就有了婚姻。
      婚姻需要一种维系,以保持恒久稳定。‘昔上古男女无别,伏羲始制嫁娶,俪皮为礼。正姓氏,通媒妁以正人伦之本,而民始不渎”。可见要想维系婚姻恒久稳定的一个很重要的规则就是伦理。
     那什么是伦理呢?
     伦;析开必伦。——《周礼》
     通“论”。议论。 有伦、有义、有分、有辩。——《庄子·齐物论》
     伦,辈也。——《说文》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论语》,这里的乱就是违反的意思,就是分辨。而字可以说是不的意思。其意就是要洁身自好就要遵守人和人之间的一种正常的关系。不能没有分别,不能乱套。
     理:治玉也。顺玉之文而剖析之。——《说文》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说文解字·叙》。 事物本身的纹路、层次。条理。事理。就是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
     中国古代原指音乐的条理。后用来比喻封建社会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各类等级尊卑关系及其相应的道德规范。其义与人伦一词相同。“伦理”与“道德”一词有时通用,如“伦理关系”即“道德关系”。
     婚姻有了这个伦理观念的规范那么才有了恒久稳定。
     那么易经又是怎么样的去规范这个伦理呢?
    《易经》第三十七卦 家人 风火家人
彖曰: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可见家庭婚姻的重要性,关乎天下啊。
     易经当中有很重要的四个字,也是核心的东西,那就是易经中首卦乾卦的四个字,元 亨 利 贞。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元;就是始的意思,开始。
     亨;就是通的意思,亨通。
     利;就是和的意思,和谐。
     贞;就是正的意思,中正。
    《子夏易传》:「元,始也:亨,通也;利,和也;贞,正也.言干禀纯阳之性,故能首出庶物,各得元始开通谐和贞固,不失其宜,是以君子法干而行四德,故曰干:元亨利贞矣.」
     元亨利贞四字概括的是自然进化的规律,天地絪缊,万物化醇。始生万物而得元始亨通,能使物性和谐,各有其利,又能使物坚固贞正得终,使得其所。天地造化之德。所以元亨利贞为人之四德,即仁义礼智。所以元亨利贞也是对婚姻的伦理规范。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这就是中国古代的尊卑次序。而把男性放到前面,所以叫男女,叫夫妇。叫父子。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父系氏族之后了。
     易经又是怎么样的给我们展现出一副古代婚姻的图景的呢?
     在那个礼仪规范制度下的时代没有恋爱,婚姻是有父母决定,包办。或者是强取豪夺而来,就是抢婚。男大当婚,在中国古代家庭中是首要之事。“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孟子《离娄》。意思是1,父母有错不去订正;2,家境贫寒还不外出做官拿俸禄养家;3,不娶妻生子留后。三者无后为大。
     婚姻不只是为了传宗接代,还有个意思就是让男人接受压力,去承担一个家庭的责任。不能总是在父母的庇护之下过无忧无虑的生活,要独立起来。
     易经第四卦 山水蒙
     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
     《序卦传》说:“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
     这一卦的爻辞讲的就是家有男子,长大成人了,但是不懂事,不能自立自强,那么就要约束他了,怎么约束呢?该娶妻了,用婚姻和家庭还约束他的行为规范,学会独立和承担责任。不然会学坏了败家的,故说‘子克家’,只有‘纳妇’方吉利。
     一直以来,中国人在选择婚姻的问题上讲究合婚,就是想求得一段美满的姻缘和和睦长久的家庭。
     我们来看《易经》第第十七卦 泽雷随 随:元亨利贞,无咎。
     六二:系小子,失丈夫。
     象曰:系小子,弗兼与也。
     这是一个合婚的卦,意思就是女人克丈夫。
     六三:系丈夫,失小子。 随有求得,利居贞。
     象曰:系丈夫,志舍下也。
     这个卦是讲的是男女合婚。
     繫,约束也。——《说文》 繫,系也。——《易·系辞》释文 。
     这一卦反映当时的男女在婚配上开始很重视合婚的。直到现在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婚配上,要看男女双方的八字合不合的,合就定亲,不合就黄了。为了子孙万代的未来嘛。也是为了家庭的和谐和健康长久。
     我们来看一个婚姻不合的卦,易经第四十四卦 天风姤    姤:女壮,勿用取女。
     壮;大的意思,也是伤。通“戕”(qiāng)。这就是说这个女人的性格很强悍,很霸道,很泼,这样的女人娶回家克伤很大的,克伤父母,克伤丈夫,克伤子女。还伤及邻舍。所以这样的女人是不能娶的,不能合婚。勿用取女,勿用,就是行不顺。就是算了,黄了这门亲事。
     易经的第三十一卦 咸 泽山咸   咸:亨,利贞,取女吉。
     咸,皆也,悉也。——《说文》
     窕则不咸。——《左传》,阴阳相合而感应,夫唱妇随。所以咸卦的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下女上,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咸卦就是一个合婚很成功的卦。
     当合婚成功后那么就要求婚订婚了。
     易经第三卦 屯 水雷屯
     六四:乘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
     这是说一个人骑着高头大马,还带着媒人或者是几个说客,高高兴兴的去求婚了。但是却又有点犹豫的,因为害怕嘛。我们现在讲的就是上门,就是和媒人第一次去女朋友家有点紧张。
     订婚成功了那么就要结婚了。
   《易经》第二十二卦 贲 山火贲
     六五:贲于丘园,束帛戋戋,吝,终吉。
     贲就是修饰,装修。把家里装饰一下,把院子里给清扫清理一下。准备张灯结彩的举行婚礼婚宴了。虽然不富裕,就五匹布料作为答谢宾客的礼物,古代布匹是五匹为一束。这点礼物显得有点太少,看上去有点吝啬。但是事情还是办得圆圆满满,大吉大利。
     这样一个婚姻就建立起来了。但是婚姻的维系是很艰辛的啊,需要男女双方的坚守和努力。需要对爱情和婚姻及其家庭的忠贞不渝,需要一种坚定的信念和责任,需要博大的爱去理解,需要广阔的胸怀去包容。用一颗淡定的心去生活,相濡以沫。
     易经 第三十二卦 雷风恒   恒: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
     九二:悔亡。象曰:九二悔亡,能久中也。
     能坚持中庸的原则,可使后悔消除,不会有后悔,即不会做错事情。
     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一个人要时时刻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去待人处事,以保持一颗善良中正之心去生活和工作。去对待婚姻和家庭,这样才会和睦安稳。
     易经第四卦 山水蒙
     六二: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冠婚耩,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
     屯”是困顿、困难。“邅”是进进退退。此卦此爻讲叙的是男女在婚姻中的感情不和谐,经过十年的磨合,最终怀孕生子。
     易经第三十一卦 泽山咸  此卦是讲男女交感,相互爱慕,婚姻美满。
     九三:咸其股,执其随,往吝。
     象曰:咸其股,亦不处也。 志在随人,所执下也。
     意思就是夫唱妇随,形影不离,志同道合,就是男人跟着女人,女人跟着男人不离左右的,出双入对,风雨同舟。
     九五:咸其晦,无悔。
     无论男女双方的哪一方有点错误都可以包容,理解的,开导,纠正错误,这样就没什么分歧了,和和美美。
     美满的婚姻家庭当然是人人都很渴望的,但是婚姻家庭又是个很复杂的体系,家庭,虽然这个单位体系不大,但是因为人的思想意识不同,经济环境不同,还有对子女的要求不同,以及一些外来因素的干扰,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也会造成不和谐的因素。
     易经第五十三卦 风山渐  渐:女归吉,利贞。
     九三: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凶。利御寇
     这是讲叙一个家庭中的丈夫出征在外,就是当兵打仗,吉凶不明。妻子独自在家抚养着年幼的孩子,古代的没有跟现代样的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所以出一趟远门就需要很长的时间,一年,或者是几年的,特别是出征的士兵,那一般就是好几年的,看着天空飞过的鸿雁,想到丈夫杳无音讯,马上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易经第五十卦 火风鼎 离上巽下
     此卦是二女同宫,也就是说一夫二妻相处。鼎在这里就是变革,改变的意思。
     初六:鼎颠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无咎。
     此卦此爻看似是一个贵族或者是大户人家在吃山珍海味。实则是讲叙的纳妾。为何纳妾?为了传宗接代,就是给生儿子。可以见得重男轻女思想从古至今在延续啊。一房不生再娶一房。儿子是生了,但是姨太太们却有意见了。明争暗斗的。家庭搅和得不能安宁。所以就要变革,立个家法家规的。
     易经第二十八卦 泽风大过
     九二: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
     这是讲叙一个大户人家的老汉娶了个跟自己的女儿差不多大的少女为妻。
     九五:枯杨生华,老妇得士夫,无咎无誉。
     这是一个大户人家的老妇人,跟一个比自己小很多的仆人或者是管家什么的男人好上了。无名无份的。故象曰:枯杨生华,何可久也。 老妇士夫,亦可丑也。
     意思就是这样的关系是不能长久的。迟早会露陷,到时候多丢人,多么的出丑呢。这是一种乱伦。从而也可以看出这个古代大家族中一夫多妻情况下,失宠的女人的灵魂和肉体的目标转移。
     易经第五十九卦 风水涣 巽上坎下
     涣,流散也。——《说文》
     涣者离也。——《易·序卦传》
     巽为长女,坎为长男,巽女在上,坎男在下,这是一个妖艳的女人在勾引一个男人。这个卦是讲叙一对成年男女私奔的事情。婚姻中性格不和谐,或者是因为家庭条件不好而同床异梦,最后跟别的男人私奔。
      易经第四十四卦 天风姤    姤:女壮,勿用取女。
     九三:臀无肤,其行次且,厉,无大咎。
     此卦讲叙的是女人很强势,很霸道,很强悍。性格不是很好的。这么样一个性格不好的女人在一个家庭中那一定是个很能闹事的人。所以必定会招致丈夫或者是其族人的家法,家规的法办。故曰【臀无肤】被打得屁股开花了。
      易经第二十三卦  山地剥
     六四:剥牀以肤,凶。
     这是讲叙晚上夫妻两在床上躺着交谈,因为意见相冲突,丈夫发火而将妻子按在床上痛打一顿,打得体无完肤,凶狠至极。古代实施家法家规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这个是不民主和不平等的时代,在现代来说就是家庭暴力,现代家庭中也还存在着种种家庭暴力的。夫妻之间一定要冷静的理性的处理家庭问题和矛盾,心平气静的协商解决。没有必要动武。
      易经第二十四卦  地雷复
     六四:中行独复。
     这是讲叙一个人专行独断,以自我为中心的我行我素,不顾及家庭成员的感受,甚至视家人夫妻于路人,这就是一种家庭冷暴力的状态。这种孤僻的性格必定会导致抑郁,最终将自己推向毁灭。
       其实婚姻便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他是很复杂的一个结构。婚姻就如一个转动的轴承,他会带动很多的齿轮随之而转动起来,男方的父母,兄弟姊妹和朋友,还有亲戚。女方的父母,兄弟姊妹和亲戚朋友等等,还有单位的同事和领导们。婚姻的好坏直接的影响到这些个方方面面的跟自己有关联的人。父母对自己的婚姻是一种美好的期待,希望家庭和美,子孙健康聪明,从而享受人间天伦。亲友希望自己的婚姻和美,这样大家都很快乐的,要是不和美那么你整天会把不愉快的烦躁的情绪传染给大家,甚至还要找大家帮忙,搞的都不快乐的。子女希望有个完整的家,才能幸福的成长。单位的领导和同事也希望你的婚姻幸福的,那样你的工作激情高,大家在工作中和和睦睦的。所以易经给了我们对于婚姻的一个指导思想就是【元亨利贞】这四个字,它就是仁义礼智四德。遵守这四德,人生的婚姻才会和美。家庭是社会组成的一个最基本的元素,家庭的和谐和稳定促进社会的和谐和健康发展。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人不仅要自强自立自信自新,更需要宽厚宽容宽敞的胸怀,这是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源流,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核心。几千年的中华文明正是在【易经】的这种哲学思想的指引下,正迈步在光明坦荡的康庄大道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