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岛湖人民的伟大奉献永远值得我们敬佩
今天人们游览仙岛湖的时候,都对她优美的山水组合赞叹不已。人们可曾知道,今日仙岛湖的美景是以仙岛湖人民的利益牺牲为代价的,是王英人民几万人的无私奉献换来的。那是一个极权的时代,那是一段无情的岁月,还有那一群疯狂的执行者。历史翻到上世纪的1969年。。。。。。
阳新是一个著名的水袋子,咸宁武昌又是一个旱包子。既为了治水也为了抗旱,国家想到了引阳新之水解武昌之渴,这样既在讯期解决了阳新的涝灾,又可以蓄水灌溉咸宁武昌,还可以发电,创造效益,这样一举几得的事就这样决策了。
当时正值文革疯狂的1968年,湖北的王任重已经被打倒,主政的是曾思玉。看来有些造反派也不是完全不做事,王英水库就是在曾思玉的主导下进行的。1968年开工,历时三年,1970年峻工。动用了阳新及黄冈地区的部分县的民工五万余人,采取蚂蚁搬家的方式,运用人海战术,硬是用肩膀和推车垒起了这座海拔70米高的大坝。
去过仙岛湖的人都知道,仙岛湖即王英水库,它的坝址选择还是蛮合理的。这个地方原名叫“牛屁股”,是整个仙岛湖流域的出口,之所以取名叫牛屁股,古人肯定是按这里的地形地貌形状取名的,因为这里狭窄,工程预算低,土方量不大,可以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也真难为了当时的施工者,几万人拥挤在这么狭窄的地方,听说所有的民工都是三班倒,人歇工地不歇。那三年这里一直是灯火通明,车水马龙。所以MAO主席说,世界是人民创造的。人民啊!你真是伟大,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创造出来。
仙岛湖的淹没区当时有三个公社,两万余人,还是属于通山县管辖。其中太平公社是重点淹没区,几乎全部移民,东源公社,杉木公社是大部淹没区,70%移民。这些淹没区的地方可都是宽畈良田,鱼米之乡。一个居住繁衍子孙几千年的故土说没就没了,人们心里那个痛啊,简直无法用语言形容。那个时候不像现在的三峡移民,只要提一个包子就行,国家什么都跟你办齐了,国家还派车送达,简直就像现在的干部旅游考察。那个时候的移民就一个字:惨!
当时的移民是强制性的,像现在的计划生育,“动不动三分钟,再不动龙卷风”,那时还没有手铐,对不听话的就地取材,割罗绳一捆,押着就走。每人70元的移民费,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被移民的人就像右派一样,按规定时间到达指定地点。当年干部的那种威风,过去的经历人现在谈起来仍唏嘘不已,那时的小孩见着移民办的人哭都不敢哭。这让我想起了杜甫的诗:“耶娘妻子去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而仙岛湖的移民户可是没有人送,只有人赶,没有人敢拦道哭,有泪也只能心里流。他们被赶到一些荒无人烟的湖泊,有的有牛栏,有的只好搭茅棚安身,好一点的就投亲靠友,或安插在人少田多的地方插队。。。。。。
过去了这么多年的事我也不想评论那时的是是非非,毕竟是时代造成的悲剧,仙岛湖的人民现在也安居乐业了,有的生活还相当幸福,这也要感谢现在国家的库区政策,但愿仙岛湖的明天越来越好。
今天我们游览仙岛湖美景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仙岛湖的人民曾经为国家做出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