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内蒙
- 精华
- 5
中士
 
- 积分
- 280
IP属地:内蒙古巴彦淖尔市
|
道字篇
中国是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古国,她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2500多年前的中国古圣人老子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域中有四大】,域就是宇宙的意思。在宇宙空间之中,有哪四大呢?道,天,地,人。这四大构成宇宙的最基本的元素。
道是什么呢?这里的道就是纯任自然。它的存在状态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就是它比天地还要最先独立存在的东西,它是浑朴的,和谐的,圆满的。它的存在是眼睛看不见的,手摸不着的。它既是寂静又空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所不至地周而复始的运行着的。
我们来看看这个【道】字, 左边是辵【chuò】,右边是首。辵【說文】乍行乍止也。就是行走之意,后来演变成辶,就是走字底偏旁。首字,头的意思,就是头部。 隶书的道字,首部的上面两点是两短横,下面一长横,下面是一个身的上半截,这就构成了一个人的身躯,走字底是腿,自是身体的头以下腿以上的部分,上面的两短横和一长横就是头部。道,就是方向,道路之意。说文解字解释是所行道也。
【易经 系辞】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而道的首字上面的两短横就是阴,一长横就是阳,阴爻在上面阳爻在下面,这是少阴。【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可见道是万物之母,万物之根本。所以五千多字的【道德经】就阐述了这一个字【道】。它涵盖了天道,地道和人道。万物皆遵循着一种规律在周而复始的运行着,这种运行的规律就是道。所以道很大,大到无边无际而运行不息,运行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而又返回本原。而道亦很小,小到深藏在人心。
老子还说【道可道,非常道】,道是可以说出来的,但是这种道只是平常之道而已。而非常道就是不可言说的,这种道是需要我们用心去感悟,才能认知,才能明白的。佛家把这种道称之为实证,为觉悟,或者是见证。这也是佛家所说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成佛既是悟道了。
那么到底什么是道呢?老子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就是说道作为一种存在,它看上去是恍恍惚惚的,但是在恍恍惚惚之中有它的形象,又有它的物质。它是那么的悠远模糊,但其中却又有精气,这种精气又是表现得非常的真实,让人信赖。春秋时期晋国的著名琴师俞伯牙,他弹奏的曲子就是惟恍惟惚的谁也听不明白。后来他到了楚国,遇到一名叫钟子期的樵夫,从他的惟恍惟惚的曲子中听出了象,物,精,信,而分辨出了曲子的主题,成了俞伯牙的知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用心灵去感悟才能从惟恍惟惚的虚幻之中悟出道的象,物,精,信。
道其实是虚空的,但是它确是中和的。老子说;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渊呵!似万物之宗。锉其兑,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就是说道是守中的,中和的,所以它永远是平衡状态的,如万物的主宰者,它可以挫万物的锐气,解万物的争纷,调和万物的光芒,接纳万物的尘埃。它既恍惚幽隐,又好似真实存在着。道就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所以道是大的。
因此,这个道字分别是地道,走之底,人道,人的身体的上半部分的自,天道,阴阳。而走之底在下面,拖住人,而人头顶着天,这就构成了一个和谐圆满的世界。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