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仙桃市郑场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 朱慧玲 郑场是仙桃名不虚传的口子镇,旧称大有庵,取年丰曰大有之意。这里既是仙桃西北角一颗历史悠久的璀璨明珠,又因民风淳朴、人文荟萃而显得颇为独特。来到郑场之后,我对郑场人的印象是多种感觉同时交织的:恬淡中带着奋斗,安稳中求着进取,安逸中不乏拼搏,有着自有的幸福观。 时间车轮滚滚,时代轮回变迁。近年来,仙桃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新的幸福观冲刷着旧思维,正对郑场固有的幸福观带来一系列考验、深思与重组。如何在新形势下为幸福郑场注入新的活力因子?我时刻思索,努力探究,更希冀有所作为。 思想是源头,是总开头,是一切工作的统领,思想更是活力之源,思想解放的程度更是幸福的深度。郑场虽安逸,拼搏意识尚缺。但跳出郑场看郑场,正因为有压力,才更有加速发展的动力;有差距,才更有发展的空间。解放思想,就是要打破旧有禁锢的思想观念,就要有舍安逸,比拼搏贡献的开拓精神;要有舍资源禀赋,比干劲的奋斗思想;更要有舍小利求大利、有舍近利逐远利的长远考虑。思想解放则天地广,思想解放则幸福的涵义更深。 经济社会的发展,财政实力的提升,直接影响着人民幸福的程度。工业经济始终是镇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郑场要发展,就必须做大做强工业主体。我们的思路是:依托现有的橡胶企业、铸造企业做好循环经济产业园,做大做强橡胶产业园,铸造产业园;依托本地的丰富的农产口品资源,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精加工和农副产品流通产业,服务农民增收致富。 城乡面貌的改善体现着幸福的广度。村庄环境大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大提升,自然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人民生活定将更幸福。我镇正借市委、市政府支持后发薄弱地区加快发展的东风,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抓紧实施土地整理项目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工程、南水北调补偿项目工程,从根本上改善郑场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齐心协力,干事创业,谋划发展的良好氛围反映了幸福的宽度。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的主观能动性也是最有力的助推器。郑场本就是一个民风淳朴的好地方,有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团结协作精神。我们将最大程度地发挥郑场人脉资源广的优势,调动各级干部群众拼搏创业的热情,合力建设新郑场,共谱幸福新篇章。 发展的目的是为了群众,发展的成果就一定要让群众共享。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千百年来从政者最为朴素的思想。到一个地方当“官”,这是组织对一个人的信任,要把群众作为衣食父母,才能当一个让群众认可的“父母官”。要将群众的衣食住行冷暖放心头,保教卫医安全记心中,多予少取赢得民心。 时代偏爱弄潮者,发展须有制高点。我坚信,当所有催化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因子注入郑场,幸福的律动感必定会充盈这块朴素的土地和生活在这里的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