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统计局公布了我省2011年“百强乡镇”名单,其中,富池镇从2010年的第283位冲进了百强行列,排名94位。据悉,“百强乡镇”是省统计局通过对经济指标(23项)和社会指标(7项)等数据进行全面评估后得出的排名,能比较客观的反映出乡镇社会经济综合实力。
石头靠什么在水面浮起来?靠的是速度。在发展问题上,慢不得、等不起。唯有与时间赛跑,更好更快,才能赢得先机和主动。近年来,富池镇抢抓被省政府列为幕阜山特困地区集中连片开发重点区域的机遇,以阳新产业扶贫滨江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为载体,紧紧围绕县委“一主四推”战略,全镇干群统一思想,团结一心,奋勇争先,大力实施“一带二区三园”战略方针。今日富池镇吹响了提速发展的号角,新措频推,全面发力,一股发展劲风迎面扑来。
据了解,2011年,富池镇实现生产总值31亿元,工业增加值10.23亿元,财政收入1.35亿元,招商引资9.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1亿元,农村人均纯收入7146元。富池镇正在精彩演绎“在提速中加速”:镇域经济发展速度全面提高,经济总量快速增加,人民幸福指数直线攀升,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富池镇用实力证明了“发展才是硬道理”。
“现在是凤凰很少,关键看梧桐树栽的好不好”。围绕省委李鸿忠书记这一论断,富池镇深深懂得,梧桐栽得好,凤凰就回来,梧桐栽不好,凤凰就会远走高飞。富池镇适时提出“招商不如先亲商、安商、爱商、富商”这一口号,响亮喊出以诚招商、以情招商、以商招商的口号,创新思路,树立“先商后政、先外后内”、“发展第一、服务至上”、“程序服从效率效果”新理念,推行“15分钟到现场”工作法,变“重招轻安”为“招安并重”。亲商安商做到敢想、敢试,强力打通“中梗阻”、清除“拦路虎”、砸碎“绊脚石”,不死抠条文,不搞削足适履,只说“Yes”不说“No”,真正把富池镇打造成全市乃至全省发展软环境最优的乡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富池镇的成功经验说明,产业是城镇发展的核心,强镇必先兴业。没有产业的发展,城镇就不会有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就必然失去造血功能,失去发展动力和后劲。而一个镇要做强做大,必须因镇因地制宜,找准主攻方向,发展主导产业,避免“一盘散沙”。要通过产业布局、产业规划、产业政策来引导集镇的发展,制定有利于促进二三产业集中的扶持政策,筑巢引凤,通过招商引资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形成产业集中区,形成生产要素聚集地,既壮大镇区经济实力,又增强对农村经济的辐射功能。
镇域经济是县域经济、省域经济以及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和决定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乡镇经济强,则县域经济强;县域经济强,则省域经济强。短短一年时间,富池镇在全省乡镇排名上升189名,这是个令人振奋鼓舞的数字,此次富池镇率先进入百强乡镇,实现了阳新零的突破,为阳新今后镇域经济发展注入了一股强劲的动力。富池镇在镇域经济发展格局中,牢牢树立“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理念,自加压力,加快创新步伐,通过项目“满园”,市场主体“膨胀”,形成经济发展的多点支撑,奏响了项目建设最强音,做到了在“稳”上有更大贡献,在“进”上有更大作为,在“好”上下更大功夫,在“快”上有更大突破,以快于、优于、好于常规发展的成效实现了跨越发展。富池镇成功实现赶超晋位,是该镇着力打造工业经济走廊,使之成为功能定位清晰、规模优势突出、集聚效应明显、辐射带动有力的多个产业集群的结果。它不仅凸显了全县各级产业集聚区的集聚效应,也折射出我县镇域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
百舸争流,破浪者领航;千帆竞发,奋勇着争先。进入全省百强并不是富池镇的最终目标,站在历史新起点,富池镇将以更加崇高的目标去谋划全局,以更加严格的标准去落实部署,坚定不移地走“一带二区三园”的科学发展之路。我们坚信,在不久的将来,富池镇将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荆楚大地,让人们看到一个崭新的奇迹!我们希望,像富池镇这样个性突出、特色鲜明、实力强劲的乡镇越来越多。
须晴日,看富川大地,分外妖娆!
(本网特约评论员 胡海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