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byht 于 2012-11-7 18:52 编辑
老糊涂仙 发表于 2012-11-7 18:28 
梁和平,老家彭场三江口 什么是童谣? “童子歌曰童谣,以其出自胸臆,不由人教也。”(杨慎《丹铅总录》卷二五)大体说来,童谣就是指传唱于儿童之口的没有乐谱的歌谣。它的叫法很多,如清人杜文澜在《古谣谚•凡例》中,把“儿谣、女谣、小儿谣、婴儿谣”等都归入“童谣”一类。此外,其他古籍中还有称“孺子歌”、“童儿歌”、“儿童谣”、“孺歌”、“小儿语”、“女童谣”等的。名称虽不同,内容都是一样的。
通俗来讲,“童谣,应该是由一代代人口耳相传的,在儿童口中传唱的,带浓厚的地方特色,诙谐幽默、音节和谐,形式简短的读来朗朗上口的歌谣。”
综观中国古代童谣的历史,可以发现一条明显的分界线:明代以前,童谣几乎都出于政治斗争的目的而衍生流传,它们与儿童的生活简直不相干;自明代始,在继续发展政治性童谣的同时,产生了一批真正反映儿童生活的童谣。或者说,这时才有人有意识地开始创作和收集真正意义上的童谣。明代是我国资本主义因素产生的时期,当时有一批人,冲破宋元理学的束缚,思想比较解放,他们的视野扩大到了前所未及的许多领域,加上当时印刷业的兴盛,童谣的创作或收集也就有了较好的成绩。现存我国最早的儿歌专集是明代吕坤于1593年编成的《演小儿语》,此后,这方面的专集才逐渐多了起来。
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童谣,即使没有文字的族群也创作出了大量的童谣。传统童谣属於民间文学之一,应该是包含在民谣中.基本上童谣没有很明确的范畴和界限,凡是民谣中适合孩童听闻的内容可以认为是童谣。经过长年的演变,现在大概分为十大类,分别为:摇篮歌、数数歌、游戏歌、谜语歌、问答歌、连锁调、绕口令、颠倒歌、时序歌、故事歌。(转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