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春林

阳新县检察院检察长潘柳荫(左二)到企业回访

检务督察规范文明办案

“80后”检察官读书日活动

“三位一体”质量管理认证审核
湖北省阳新县检察院强化科学发展意识,创新工作思路,以提高执法公信力为抓手,加强“执法规范化、队伍专业化、管理科学化、保障现代化”建设(四化建设)取得了良好成绩,“四化建设”之路越走越宽。2011年来,该院先后被高检院确定为“全国基层检察机关四化建设示范单位”,被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最佳文明单位”,被黄石市授予“五一劳动奖状”,控申接待室被授予“全国文明接待室”,驻所检察室被评为“一级规范化检察室”,公诉科被评为全国优秀公诉团队,反渎职侵权局被评为“湖北省十佳反渎职侵权局”。
“四个教育”促进规范化执法
如何在加大办案力度的同时提升办案质量,减少案件错误率和安全隐患?阳新县检察院从抓好“四个教育”入手,帮助干警统一思想认识,认清办案安全的重要性,牢固树立严格依法办案、办案安全第一的思想。一是日常安全教育。邀请办案专家授课,让每位干警充分认识到办案安全的重要性,牢固树立安全意识,以良好的执法作风和务实的工作态度规范办案行为。将执法工作基本规范编成试题纳入在线考试系统题库,要求干警每季度在线学习和考试一次,使办案安全入脑入心。制作办案纪律提醒卡,要求办案干警随身携带时刻遵守。二是案前动员教育。办理每一起案件前,反贪、反渎、法警等办案部门结合侦查计划安排召开安全动员会,明确具体责任和办案安全工作要求,增强安全防范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是案中督促教育。办案过程中,检察长和分管自侦工作副检察长通过远程指挥系统,适时监控和指挥办案人员办案,发现问题立即督促纠正,敦促干警提高责任意识,保持高度警觉,防止办案安全事故发生。四是案后警示教育。定期开展“一事一总结,一案一评查”,结合具体事例对干警进行办案安全警示教育,做到警钟长鸣,及时总结反思。
同时,阳新县检察院制定推广了一系列促进公正、规范、文明执法的工作机制,包括检务督察办法、办案安全工作规则、办案区使用制度、办案安全责任制度、办案安全预案制度、医疗应急预案制度、办案过错责任追究办法等,通过制度约束规范执法行为。该院还建立了“数量、质量、效率、效果、规范”五兼顾的执法规范评价机制,根据“力度大,效果好,质量高,不出事”的总体要求,制定《执法考评细则》,科学设置考评要素,围绕办案数量、质量、效果、安全等关键“控制点”,定期对业务科室办案工作实行量化计分。只要案件进入办案程序,阳新县检察院检务督察小组和办案安全督察员就会作为“流动哨”,随时对办案过程进行“规范化扫描”。
据了解,阳新县检察院平均每年办理案件732件,一直保持着批捕准确率、起诉成功率、有罪判决率三个100%,无错捕错诉、无超期羁押、无违规办案、无办案安全事故、无涉法涉检上访。
多措并举打造专业化队伍
“我一定会努力学习,增长知识才干,为检察事业作贡献……”近日,阳新县检察院干警蔡庸文收到了华中科技大学检察专业法学硕士在职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他将到该校进行为期3年每年3个月的脱产学习,毕业后将取得华中科技大学颁发的法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证和法学硕士学位证书。蔡庸文考取的在职研究生班由湖北省检察院和华中科技大学联合开办,经过阳新县检察院的推荐、上级院的审核和招生单位的笔试面试,他顺利被录取。在阳新县检察院,像蔡庸文一样已经攻读法学硕士研究生并取得学位的还有2人。
引进人才和留下人才“双管齐下”。针对检察官队伍一度出现的老龄化、后续力量明显不足问题,阳新县检察院一方面铺路架桥引进人才,先后在市委组织部人才库中选调7名优秀人才,通过统一公务员考试招录22名大学生,为检察工作发展注入了活力与动力;另一方面唯才是用,把人才留下来,给干警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多压担子,使他们得到锻炼和提高,迅速成长起来。
典型引路。2012年,阳新县检察院专门开展“挖掘典型、宣传典型、学习典型”专项活动,先后树立了群众的贴心人曹中阳,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眼中的“微笑姐姐”陈丽,一路坚持敢打敢拼的女检察官陈绪丽等一批先进典型,用先进典型的精神向全体干警传递正能量。
从严治检。坚持把从严治检作为抓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突破口,阳新县检察院出台了一系列纪律规定,对检察工作各个环节进行严格制约。每一项制度的出台,党组成员都向干警公开承诺,率先垂范,以实际行动叫响“从党组做起,向党组看齐”的口号,以表率作用和务实作风影响、带动干警遵纪守法。几年来,该院没有发生一起违法违纪事件。
着力培养年轻骨干。针对年轻干警学历高、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经验不足的特点,阳新县检察院实施了“80后”检察官读书日制度,引导年轻干警树立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理念;推行年轻干警控申接待中心挂职锻炼制度,提高他们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创新开展检察官讲堂活动,定期挑选业务能力突出的检察业务骨干为年轻干警授课;开展传、帮、带活动,新进选调生、公务员、军转干部和初任检察官,该院统一指定带教检察官,利用“传带教”帮助新进人员尽快掌握业务技能,尽快适应岗位要求。2011年来,该院先后有3名80后年轻干警走上中层正职岗位,有5名年轻干警成为中层副职。
据了解,近年来,阳新县检察院通过为干警成长搭载体、建平台、创条件,干警的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比例由过去的70%上升到95%,有25人通过了国家统一司法考试,67人通过国家计算机一级考试,30人被评为检察业务能手。该院现有45岁以下干警60人,占干警总数的60%,80后检察官27人,占27%,已形成年龄优势明显、知识层次整体较高的专业化检察队伍。
管理科学化使各项决策更具有生命力
作为高检院确定的首批“三位一体”质量管理体系试点院,阳新县检察院建立起了一套包括质量管理手册、13个程序文件和185个操作规范共计50多万字、内容覆盖检察工作方方面面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近几年来,该院坚持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在检察工作过程中严格实行过程控制,狠抓质量管理,以容易发生问题的工作环节和部位为重点,认真开展内部审核、管理评审和质量认证审核,不断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2012年10月25日,阳新县检察院通过了ISO9000: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复核。
注重运用以目标责任制考核奖惩为核心的绩效管理机制,是阳新县检察院探索科学管理模式的一大特色。该院制定了《全员绩效管理考核制度》,根据不同岗位合理提出考核要求,分领导班子、科室负责人、普通干警三个层面进行季度考核,考核结果与评先表模、公务员考核、教育培训、晋级晋职挂钩。
在内部管理中,该院注重发挥干警的主人翁意识,让干警成为管理的“主体”,努力实现干警的自我管理,提高管理的效果。凡是院机关重要制度的制定、修订和废除,加强机关自身改革和建设以及涉及干警切身利益等重要事项,决策前都先要组织干警讨论,充分征求和吸纳干警意见,集思广益,使各项决策更具有生命力,更有可操作性。
科学管理产生了明显效果。几年来,在湖北省检察院和黄石市检察院对基层院的考核中,阳新县检察院多项检察业务走在黄石市乃至湖北省前列,仅2011年就有13项工作名列黄石市第一,该院的综合考核成绩连续五年位居黄石市第一。
一个个科技强检项目的实施夯实保障基础
2012年5月,受贿犯罪嫌疑人王某依法在阳新县检察院办案工作区接受讯问。刚开始,王某对涉嫌受贿的犯罪事实闭口不谈,该院分管反贪的副检察长王晶通过指挥系统指导审讯,结果仅用3个小时就促使犯罪嫌疑人如实交代了受贿10万元的事实,整个审讯过程规范、文明、高效,打了一场“漂亮仗”。据阳新县检察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院将检察长办公室和侦查指挥室与办案区和看守所同步录音录像讯问室进行连接实现互联互通,更好地促进了职务犯罪查处工作的规范化。
阳新县检察院坚持走科技强检之路,近年来,电子检务平台、自动化举报受理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多媒体示证、电子取证应用等一个个科技强检项目逐步实施,三级专线网、局域网、检察门户外网、机要通道全部开通……在科技强检过程中,该院积极主动向地方党委、政府汇报,加强与党委、人大、政府等相关部门统筹与协调,争取党委政府对检务保障工作的大力支持,有力破解了检察经费困难和资金需求的难题。目前,阳新县检察院办公办案和侦查专业技术大楼已经竣工并进入装修阶段。
已经荣获“全国基层检察院四化建设示范单位”这个殊荣,如何推动“四化建设”再上新台阶?面对这个问题,阳新县检察院检察长潘柳荫认为:基层院“四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靠执法来实现,靠队伍来维护,靠管理来优化,靠保障来推动。他表示,要立足实际需要和现实条件,充分发挥干警的主观能动性和首创精神,形成上下联动的合力,以更大的决心,下更大的气力,推动“四化”建设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更大成效。(向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