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氏禹祠广场前大禹雕像
荆楚网消息(记者夏青锋)11月10日,记者在麻城市盐田河镇夏氏禹祠筹建理事会获悉,夏氏禹祠将在11月25日举行开祠庆典。“传承先祖业绩 弘扬大禹精神”活动主题。弘扬大禹治水治国的先行者,不忘先祖公而忘私,为民造福的伟大精神;要学习他敢与天斗,敢与地斗,敢于战胜各种自然灾害的雄心壮志;传承他清正廉洁,一心为民的高尚品德。
夏氏禹祠坐落在大别山南麓麻城市盐田河镇南冲庙村天福岗脚下,此处地势开阔,气势宏伟,交通便利,风景优美,是人文、物产丰富的宝地。
雄伟气魄的大禹雕像高高耸立在禹祠前。禹祠建筑为一进三幢,上殿为夏氏祖宗牌位和祭堂,中殿为夏氏族人中的名人堂及族人聚会堂,下殿为戏楼和接待处。建筑主体为仿古徽派风格,飞檐走兽,气势辉煌。每到重大节日,这里便是人山人海。
夏氏禹祠筹建理事会会长夏巨辉介绍,夏氏禹祠总占地面积1900平方米,建筑面积780余平方米(包括附属配套房屋)。禹祠分为三期建设工程,一期工程禹祠主体框架和附属配套房屋;二期工程禹祠外墙装饰、大禹雕像以及广场土建和公路硬化;三期工程主要以禹祠内部装修和配套的园林绿化、水电安装等工程。禹祠的建设资金全部为民间集资,历经5年的筹备,三年的基础建设,目前,一二期工程已基本完工,耗资180余万元。三期工程建设资金正在运筹,预计2014年底整体完工。
资料:
夏禹是中国远古历史上夏王朝的开国君主。相传在尧舜时代,中华大地洪水为患,民不聊生,舜帝为治理洪水,开始启用禹的父亲鲧,鲧采用堵截的办法,九年来洪水无法更治,舜帝一怒之下将鲧革职,后任其子禹继续治水。禹上任后,改革其父的治水方法,变堵截为疏导,逢山开山,遇洼筑堤,疏通九河,引洪水入海,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昔日禹疏九河,才有今日的黄河长江。”在治水期间,禹吃尽千辛万苦,十三年爬山涉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伏了中华大地上的水患,使百姓得到安宁。舜帝看到禹的治水功绩,决定将自己的帝位传给禹。禹即位后,统一中国境内十几个原始部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王朝。禹王怀看励精图治的决心,全力为民造福,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深得万民拥护。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夏本记》中对禹的功绩给予高度评价,称夏王朝是“众河朝宗归大海,万方朝宗于天子”的和谐局面。孔子曰“夏禹治水,初奠山川,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历史,为中华后人树立了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