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苏白 于 2012-11-12 15:57 编辑
黄颡鱼 邹剑川 黄颡鱼,俗称黄鱼,河港池沼常见。头扁尾短眼小须长,鳃边有硬骨,生毒刺,善发声,作“叽咕”响,皮滑有黏液,与鳝鱼类同。 黄颡鱼食荤,垂钓以荤饵为宜。夏日雨后,阴晴不定时,河港涨溢,水浑浊湍急,有微风时,择水草多处,辨鱼呼吸之气泡下钩,多有收获。 黄颡鱼吃钩多黑漂,见浮漂沉底,提杆刺鱼即可。此鱼喜群聚,则流水底石缝、泥穴为窝,钩底水,浮漂二目,起鱼一条,往往鱼窝之鱼接连上钩。 梁子、东沟、六十一线多连湖之港汊,多有黄颡鱼,待大雨后,大湖开闸,黄颡鱼顺流游入河港。 黄颡鱼鱼刺少,主刺一根,肉鲜却不嫩,呈板结状,不易红烧,易清汤煮,火锅涮,亦可干锅作法。 小儿食物单一,吃肉不宜时,可食黄颡鱼,因其刺少。我每野钓收获黄颡鱼,总给小女易之食用。菜场此鱼,多为家养,半斤以上居多。食之寡淡无鱼味,且有土塘死水之腥臭气。当取流水野河野港之野生黄颡,多为二两左右,味鲜、野、醇、厚。 鄙处梁子岛之人喜食鱼面,招牌早点为黄颡鱼汤面,此等食法,汤不汤,面不免,鱼不鱼,且色汤浑浊,几无食欲。 或有餐馆喜制黄鱼汤,清水煮之,类鸡汤熬法,附以白萝卜等物。因此鱼油厚,而觉得汤水肥腻,食之不美。 我喜干锅制法,小锅仔辅以酒精锅或电磁炉,烹蒸半熟之黄颡鱼。佐以青椒、蒜苗、胡萝卜等物。少水干煮,与干锅田鸡、松滋童子鸡做法类似。 黄颡鱼当取野生之活鱼,现场烹调,否则无味,重在鲜活,干锅类黄鱼,其味雷同田鸡、童子鸡,但略有鱼香。若有兴致,可在食至过半时,加啤酒若干,那就有些啤酒鸭的意味了,可助酒兴。 偶在黄州“好吃街”吃过干锅黄鱼,鄂城有家小馆亦有推出,偶尔去去,也还吃得。 只是每见小女邹易之,年方岁余,食我之野钓黄鱼,汤色腥黄,鱼滚烂腐败之相。易之仅有八颗牙费力拒绝,鱼皮、鱼肉、鱼汤满嘴满脸。从此几乎再无食此鱼之兴致。 不过小女现两岁半有余,体型硕大,身长米余,力大无比,精力旺盛,吃饭如狼似胡,风卷残云,口中常“荷荷”作响,以示精力旺盛,时常欺负比她大一、二岁的男童。我这等文弱书生,如何养出此等匪女、暴徒?难道是吃多了,我垂钓之野生黄鱼之故? 我是否也当时常黄颡,阔别修长玉树,衣带当风之姿,以慰籍我平生茁壮肥硕、横肉凸肚之志。 只是近来肾部无症状结石,进入输尿管,时有发作,痛不欲生。医生告之,饮食不要吃得太好,勿大鱼大肉、高钙、海鲜啤酒、牛奶巧克力、高蛋白高蛋白食物。 天可怜见,想我吃货半生,致力肥胖事业,竟落下一身病症,不由哀叹造化弄人。多年的资深“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奢侈富贵,穿梭茶楼酒肆酒吧夜市,一掷千金,豪爽大气,竟换来一高血脂且有结石的可怜瘦子下场。真恨不得遁入深山,去过每天白菜萝卜,清汤寡水,虽然嘴巴淡出鸟来,但心无挂碍,身无病痛的幸福生活。 (1117字) 2012年11月1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