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底,荆州义乌小商品城开工庆典在荆州市沙北新区举行。义乌小商品城落户荆州,为荆州商贸服务业发展增添了新的巨大动力。那么三国故里,古城荆州商业“跑马圈地”加速的“欲望”来自哪里?作为服务行业的供电部门在“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商业角逐中,如何做好商业用电的优质服务以及规范管理呢?
商业跑马圈地 荆州自古就是商贾云集、货通天下,物资西出东进的中转站、南下北上的集散地。近现代以来,荆州工业、农业和商业的迅速发展,逐步成为长江中游重要的港口城市、国家轻纺工业基地、粮棉油生产基地和淡水渔业基地,是连接川、湘、鄂广袤地区的经济纽带。
早在两年前,全市各类商品交易市场已达到350多个,成交量过亿元的专业交易市场有11个,国家级商品市场3个,可见荆州商品市场发展势头之强劲。
据荆州市商务局相关资料显示,自1996年以来,荆州市商业服务业充分利用区位和市场优势,积极对外开放,实施品牌战略,引进了一批包括沃尔玛、肯德基、麦当劳、大润发、国美、苏宁、中商、武商、工贸在内的一批大企业。目前,国家界定的17种零售商业新型业态,在荆州有15种,大大增强了荆州商贸服务业的功能、活力和生命力。
义乌之所以看中荆州,他们认为:作为传统的商业城市,荆州商业基础设施相对比较完备,现已基本形成了以商品交易市场为龙头,以各类大中型卖场为骨干,以社区商业为基础的城市商业体系。综合商业体量在湖北省仅次于武汉,在地市州位居第一。
荆州商贸飞速发展带动商业用电强劲增长。沿袭多年商业用电增长的惯性,1至9月份,荆州供区商业用电与去年同期增长11238万千瓦时,增长20.32%,成为当前受内外市场疲软影响,整体电量增长缓慢情况下,荆州用电类别中增长最快的一匹黑马,由此传导之下的一、二、三产业用电结构发生变化:商业归类三次产业的用电结构由上年同期5.74:82.88:11.38,变化为本年期的4.98:81.71:13.31。
开辟“绿色通道” 该公司主动服务,开辟“绿色通道”。制定出台了《报装提速十项措施》等一系列办法举措,坚持“一口对外、便捷高效、三不指定、办事公开”的原则,严格落实“内转外不转”的服务理念,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今年8月份,经销商刘华君到江陵供电公司客服分中心申请低压动力报装,按正常流程下来,从受理到接火送电至少需要一周时间,因门面开业庆典,急切期盼两天内接火,该公司根据用户实情,确定了专人主动上门服务,开辟“绿色通道”,按照优选方案、优先保障、优化流程、优质服务的“四优” 原则,实现受理快、勘查快、审查快、验收快、送电快的“五快”目标,该项目两天内顺利接火送电。
“除报装提速外、供电可靠性等方面,商业用电同样是我们优先考虑的重点”,荆州供电公司的一位负责营销领导强调。
荆州供电公司客服中心为了有效遏制荆州城区公用变压器的超载和线路超负荷运行,特别是在荆北路等路段新发展的娱乐区、学校周边网吧区以及住户相对密集的住宅小区的“双超”集中区域进行重点安排,成立了负荷调整专业组,并由单位分管领导担任工作负责人,全面负责变压器的调配和线路的更换,该单位还安排安全员和质量监督员同步跟踪现场,确保了类似以商业用电为主的迎峰度夏工作。
针对商业步行街,荆州供电公司出于方便商业用电的考虑,对商业门面按照一户一表的标准进行了用电安装,租用门面的客户不用再进行用电报装,一旦租用即可用电。
电费颗粒归仓 在做好优质服务的同时,商业电费回收及规范管理也是供电部门的重中之重。
“针对近年来商业类用电激增的情况,荆州供电公司多管齐下防范商业用电风险:采取执行预付费及分期结算的方式;大力宣传POS机、自助终端等多种缴费方式,推荐客户采取电费转账避免大额现金交易,以规避资金风险;加强日常用户动态跟踪,密切关注用电的经营动态,对用户的经营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尽可能采取预防措施,防范电费流失;建立电费回收考核机制,将电费回收工作层层落实,责任到人”。该公司一位电费回收专业人士这样介绍。
江陵公司建立低压大客户VIP服务,开辟一对一服务通道,将月度电费在3000元以上的客户定义为低压大客户,视同专变客户管理。对这类客户采用信用评估,发放VIP服务卡,在营业所开辟一对一的绿色优先缴费服务,保证大数额的电费及时回收。
该公司加大对商业用电电价执行的清理整顿也是商业用电增长的有效措施。
今年以来监利供电公司开展对城区商业电价大清理活动,对街道门面商业电价执行不到位,以及执行比例不合理的全部清理,对252商业电价执行不到位的用户执行到位,为312户商业电价比例执行不合理的用户调整比例。
郢都供电公司郢城供电所根据用电检查所提供的稽查工单,对月用电量大于500千瓦时的居民电价用户进行了普查,查出部分商业门面电价执行不到位,立即开据营销工作单对其进行了调整。对于新建楼房,有很大一部分用户都将一楼用作商业用途,供电所对此单独安装商业电表计量。截止到9月,郢都供电公司商业电量418461千瓦时,比去年同期350411千瓦时增长68050千瓦时,增幅达16.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