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阳新讯(记者 张贵华 程婷)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自十六大以来,阳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昨日,记者走进城区的大街小巷,与各行各业的人坐在一起,倾听他们心目中阳新这十年的变化以及他们对未来的期待。
医生:治病不用再跑外地
昨日,在县人民医院胸心脑外科及整形整容科,医生龚顺松说,国家科技迅猛发展,医用器材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以前,碰到稍复杂的病症,病人就必须往黄石市区、武汉跑,不仅路途远、费用高,还有可能耽误治疗最佳时间。如今,阳新引进了不少先进医用器材,好多病可以直接治疗了,如脑部CT、核磁共振、胸腔镜等。“现在医学水平高了,确诊和治疗的速度以及效果也大为提高。”龚顺松说,现在医院用的脑腔外科显微镜,能快速准确地进行诊断,很多微创手术只需要开一个很小的口子,极大地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同时也利于伤口快速愈合,使病人尽快恢复健康。
医生陈从华说,国家出台了很多居民治病就医的优惠政策,如新农合、医保,对老百姓就医的费用报销比例也逐渐提升,让老百姓能看得起病。
教师:贫困生享受伙食补贴
说起教育方面的变化,兴国镇中心小学教师刘玉红更有切身感受。刘玉红说,她从事教育行业已经15年了,这一路走来,变化实在是大。“这十年,国家对基础教育投资越来越大,学生有了更好的学习环境。”
让刘玉红感受深刻的是,现在国家对贫困学生发放伙食补贴。刘玉红说,以前贫困学生想在学校吃饭但是经济条件不允许,只好每天一放学就匆匆忙忙赶回家,然后又急忙赶往学校上课,这样一来就耽误了不少时间,与其他学生的差距就越来越大。现在,贫困学生可以在学校食堂吃饭了,可以放心地学习了。
刘玉红认为,教育的大变化是家长对待教育的认识更先进了。“现在的家长不仅重视应试教育,也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了。”刘玉红告诉记者,以前好多孩子读完初中,家长就让他们出去打工。现在不同了,更多的家长要让孩子上大学。
对于未来,刘玉红希望政府能加大对学校硬件设施建设力度。作为一名英语老师,刘玉红还希望学校能早日有一间语音室,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
保洁员:让阳新变得更美丽
十年来,阳新的生活、绿化环境也是越来越好,保洁员正是这一变化的直接见证者。昨日上午,在兴国大道,记者见到了保洁员石章权。他穿着橘黄色工作服,头戴草帽,拿着扫帚,拉着绿色垃圾桶,一边走一边清扫垃圾。
石章权告诉记者,他今年已经56岁了,老家在白沙,是一位地道的农民。后来家庭条件变好了就搬到了县城。他觉得闲着也没什么事,就找了一份保洁员的工作。
说起阳新这十年的变化,让石章权感受最深的要属正在修建的兴国大道了。“现在铺上了柏油,工作越来越轻松了。”石章权一脸兴奋地说,看着那么宽的路,又没有灰尘,工作时的心情变得好多了。以前,兴国大道的灰尘特别厚,每次扫完地回去就是一身灰。
“不过,还是有少数人乱扔垃圾,随地吐痰。”说起现在的环境,石章权有些无奈,他希望大家能共同爱护环境,让阳新变得更美丽。
导购员:商场品种多种多样
“现在抬头看四周,发现阳新有点大城市的感觉了。”在步行街一家鞋店当导购员的胡女士笑着说,如今,阳新的楼房越建越高了,超市、商场也是又大又亮堂,商品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跟大城市一样,买啥都不愁了。胡女士是木港人,十几岁时就外出打工,后来嫁到外地,所以一直在外地生活。前段时间,从父母那得知,阳新现在发展得越来越好了,可以考虑回家乡工作。听到父母这样一讲,胡女士心痒了,于是就带着孩子回阳新了。现在,胡女士一边带孩子一边工作,生活得不错。
说起农村的变化,胡女士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她说,自己之前一直生活在农村,很少到城镇去,外出打工也很少回,这次回家后她发现家乡变化特别大。“家里建了好多新房子,一排挨着一排,非常漂亮。”胡女士说,镇里的泥巴路也换成了水泥路,现在杭瑞高速建起来了,出行就更方便了。
“看着这些变化,有些让人不大相信。”胡女士希望未来的日子越来越红火,自己能多花点时间孝顺父母。
退休老人:业余生活丰富了
家住龙港路的一名姓阮的老人在谈到十年间的生活变化时说,十年前一双儿女还未成家,一家人挤在70平方米的小屋里,那时候家里唯一的电器就是一台小黑白电视机,自己的每个月工资不到一千元。
“现在不一样了,你看,现在电视机都换成了32寸的了。”老人环顾了一下屋内说,“冰箱从无到有,现在又换了新的,空调、热水器也都有了,连洗衣服都可以用热水了。”谈起一双儿女,老人更是高兴,她说,儿子都换了几套房子了;女儿也不用挤在娘家了,自己买了一套14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日子都还过得不错,不用她和老伴操心。“我和老伴的退休工资加起来快有五千元了。”老人笑呵呵地说,政府越来越关心退休老人,工资待遇在逐年提升。
“不仅是家里变化大,整个阳新变化也很明显。”老人说,现在的楼房建得又高又漂亮,路也变得又宽又平坦,业余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多彩了。一到晚上,城区到处都是跳广场舞的人,社会风气越来越好。
市民:阳新有旅游景点了
说起阳新的变化,家住桃花泉路的陈女士提出了不一样的感受。“最大的感受就是,阳新有自己的景点了,外地人可以到阳新来玩了。”原来,陈女士一直爱好旅游,喜欢到处走走。每次外出旅游,让她感到尴尬的是,当其他游客问她“是哪里的人、家乡有什么好的旅游景点”时,她一个也说不出。现在不同了,陈女士会胸有成竹地介绍王英仙岛湖、白沙七峰山等景点。
对于未来,陈女士希望阳新的旅游业能发展得更好,旅游景点也越来越多。通过发展旅游,让更多的外地人走进阳新,了解阳新。
|